神學院畢業(yè)感言
請大家?guī)兔ο胂氪髮W生基督教團契畢業(yè)歡送會的主持臺詞。
謝謝。
親愛的同學們,弟兄姊妹們,。
今天是大學生團契畢業(yè)歡送會, 如果X年前的邂逅僅僅是一次命定之外偶然, 那么今天的離別則是X年豐富、幸福、溫存時光經(jīng)過后的必然。
火紅的仲夏注定成為我們收獲的季節(jié),也注定了我們的離別。
你們就要滿懷累累碩果,告別母校,告別那些充滿歡笑、淚水的日日夜夜,背起行囊踏上新的漫漫征程。
但是,歲月的流逝揮不去執(zhí)著的夢,時光的飛馳也帶不走永恒的心,讓我們?yōu)檫@即將遠行的XX級畢業(yè)生送上最真摯,最深厚的祝福。
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協(xié)會全體成員們對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我們交流經(jīng)驗的學長學姐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希望能通過這次歡送會,表達我們對弟兄姊妹們的美好祝愿,愿上帝照看的火柱一般照看著他的仆人,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讓即將走出校園的學長學姐們再次感受協(xié)會大家庭的溫暖并能留下對大學生活的美好回憶, 與此同時也希望學長學姐們能給我們一些經(jīng)驗和建議,讓我們能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更愉快,更有意義地度過這短暫而又美好的神學3年學習修行生活。
下面“神的仆人,傳道人同工會20XX屆畢業(yè)生歡送會”正式開始。
第一項,由XXX發(fā)言。
第二項,由06級弟兄們送上最誠摯的祝福,分享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
并為畢業(yè)生提供平臺來表達他們對母校及老師、同學們的一些感想和建議。
第一位。
。
。
。
第二位。
。
。
第三項,大家可以向?qū)W長學姐們提問,咨詢有關(guān)出國、考研或者就業(yè)等方面的問題,也可以隨便問一些大家想知道了解的問題相聚是緣,不舍是情,就要走了,就要離開這生活了四年的校園,離開還一直關(guān)心著的老師和學弟學妹們,畢業(yè)生,你有話要說嗎
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們就記錄下他們的內(nèi)心的想要說的話語以及對我們的祝福吧。
(下面我們做一小游戲。
。
。
) 為表達我們隊學長學姐們的祝福,我們也特地準備了禮物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帶著我們的祝福乘風破浪,迎向充滿光彩的未來。
讓我們一起合唱迦南詩選,用的贊美歌聲再次表達我們的祝福和我們的感謝。
一邊唱歌一邊致詞: 基督青年團契他們是一群應(yīng)對上帝呼召的年輕人, 他們放飛心中的理想暢想青春的旋律, 他們追逐成功的喜悅把握無悔的明天, 當贊美的歌聲響起,往事歷歷在目,, 讓我們虔誠禱告,祝福彼此,,只是當時已惘然。
歌聲逝去,前程始于足下,期待下次瑰麗的相逢, 感受人生,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五百年。
們,歡送會到此結(jié)束了,祝所有畢業(yè)生同學一路順風,鵬程萬里
主與你們同在。
————————————————————————完
凡高的故事
宋慶齡故居觀后感每次提到宋慶齡,腦海里最先浮現(xiàn)出來的永遠都是那個執(zhí)著、愛國、知性、優(yōu)雅、學識的她。
她執(zhí)著,所以不顧父母反對,也要同流亡的孫中山結(jié)婚;她愛國,所以當日本侵略、國難當頭時,竭盡全力為國共兩黨實現(xiàn)第二次合作搭橋鋪路;由于酷愛讀書,造就了一個知性、優(yōu)雅、學識的宋慶齡。
今天,終于有機會能親自參觀她所居住過的地方,心中倍感激動。
走進門里,見到了宋慶齡的雕像,站著看了很久,雕刻的宋慶齡很逼真,神態(tài)非常慈詳,自己仿佛都能感受到當年宋慶齡先生在此生活的場景……故居里,四處花香、小橋流水、蟲鳴鳥叫,不禁感嘆,能在如此閑適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居住,生活該是多么愜意啊。
在院中參觀游玩時,不由得想起小學時學過的一篇課文《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雖然此篇課文描述的是上海宋慶齡故居的景色,但北京宋慶齡故居的樹相比于上海,也絲毫不遜色。
一樣是那么的雄壯繁茂,似乎象征著中國革命也將如此樹一樣,屹立不倒,生機勃勃。
接著,我們參觀了宋慶齡紀念館。
由于館內(nèi)不允許拍照,所以覺得很遺憾。
但是,仔細參觀完館內(nèi)的布置、介紹等,宋慶齡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深刻了。
宋慶齡于1963年遷居于此,在這里工作、學習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逝世。
故居內(nèi)的陳設(shè)保持宋慶齡生前原樣,收藏著大量的宋慶齡生前使用過的物品,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她所寫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畫、印章和圖書,留下的照片等。
在陳設(shè)簡樸的小餐廳里,宋慶
有哪些關(guān)于宋慶齡的文章嘞
1950年,她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
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聯(lián)絡(luò)委員會主席。
1954年9月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副委員長。
1959年4月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她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1975年1月,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再次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副委員長。
78年2月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任常務(wù)委員會副委員長。
80年8月3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擔任大會執(zhí)行主席。
《為新中國奮斗》,《永遠和黨在一起》 單篇著作 《受外國教育的留學生對中國的影響》 (1911年) 《四個小點》 (1912年) 美國《威斯理安女子學院文學雜志》 1912年4月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 (1912年4月) 《阿媽》 (1913年4月) 中國《團結(jié)報》 1987年3月7日 《現(xiàn)代中國婦女》 (1913年4月) 《廣州脫險》 (1922年6月) 《在神戶高等女子學校的講演》 (1924年11月28日) 《為“五卅”慘案對上海〈民國日報〉記者的談話》 (1925年6月) 《為爭兩廣關(guān)余向英帝國主義斗爭的孫先生》 (1925年6月) 《為廖仲愷遇刺逝世致廖夫人的唁電》 (1925年8月) 《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1926年1月8日) 《在廣州女校團體歡迎會上的演說》 (1926年1月20日) 《孫中山〈建國大綱〉親筆稿石印本跋》 (1926年11月) 《為創(chuàng)辦湖北婦女黨務(wù)訓練班敬告全國女界同胞書》 (1927年1月20日) 《向蘇聯(lián)婦女致敬》 (1927年) 《婦女與革命》 (1927年9月25日) 《關(guān)于北平婦女會的聲明》 (1933年1月30日) 《致魯迅》 (1935年6月5日) 《給全國各界聯(lián)合會第二次執(zhí)委會信》 (1936年10月) 《致英國工黨書》 (1937年9月17日) 《國共合作之感言》 (1937年9月24日) 《中國走向民主的途中》 (1937年10月20日) 《中國當前的急務(wù)》 《向全世界的婦女申訴》 (1938年3月7日) 《雙十節(jié)告全國婦女界》 (1938年10月9日) 《在重慶婦女界歡迎會上的講話》 (1940年4月7日) 《勉婦女界努力憲政運動——在成都歡迎茶會上講話》 (1940年4月24日) 《中國婦女爭取自由的斗爭》 (1942年7月) 《電復中國福利基金會所屬單位的孩子們》 (1949年10月) 《“三八”紀念與家庭婦女生產(chǎn)建設(shè)》 (1950年2月) 《解放斗爭中的中國兒童——為莫斯科〈少年先鋒報〉作》 (1950年5月8日) 《在列寧的鼓舞下》 (1955年4月) 《致父母、教育工作者兒兒童保工作者的公開信》 (1955年6月1日) 《在印度新德里各界女歡迎大會上的講話》 (1955年12月) 《在孟買婦女團體舉行的宴會上的講話》 (1955年12月24日) 《在加爾各答婦女團體舉行的歡迎會上講話》 (1955年12月27日) 《給國際民主婦聯(lián)理事會會議的賀信》 (1956年4月24日) 《紀念“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為蘇聯(lián)〈少年先鋒隊真理報〉作》 (1956年5月) 《“叫我慶齡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