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好詞好句好段大全
好詞:
參天 巍然 高大粗大 粗壯 茁壯 蒼勁 蒼翠 挺立 筆直 挺秀 挺拔 繁茂 茂盛 蔽日 敗葉 零落
傲然挺立 千姿百態婀娜多姿 迎風傲雪 生機勃勃 碧綠如蔥 濃密 旺盛 蔥綠 蔥蘢 蔥郁
俊秀 青翠 綠濤 墨綠 飄灑 飄零 婆娑 搖曳 搖擺 倒垂 盤曲 合抱 舒展 垂柳依依 楊柳依依
楊柳含煙 輕煙柳影 果樹飄香 虬枝龍爪 盤根錯節 亭亭如蓋 郁郁蔥蔥 枝葉繁茂 根深葉茂
蒼翠挺拔 青翠欲滴 蔭翳蔽日 遮天蔽日 枯木逢春 俊秀挺拔 高大挺拔 萬木吐翠 萬木崢嶸
古木參天 林木青翠 林海茫茫 浩瀚林海 綠色海洋 松濤陣陣 枝葉婆娑
好句:
【第1句】:老榆樹的樹身很粗,樹皮裂成了一塊兒一塊兒,像大片的魚鱗。
【第2句】:刺桐樹長在校門口的臺階上方,像一位高大強壯的哨兵,日夜守護著美麗的校園。刺桐樹的樹干上有很多刺,像刺猬一樣用來防身的。它的葉子又寬又大,像我們的手掌。
【第3句】:岸邊,排排楓樹,舉著那被秋風染紅的葉子,在微風中搖曳,發出輕輕的嘩嘩聲,偶爾落下幾片紅葉,給發黃的草坪綴上斑斕的色調。
【第4句】:巖洞上,一棵棵巨傘般的古松盤根錯節,裸露的樹根似蟒蛇,似鋼筋,密密匝匝地箍在石壁上,仿佛要把整個巖石勒得透不過氣來。
【第5句】:大樹在春天撒下了希望。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大樹的精神時刻伴我們成長。
【第6句】:大槐樹長著圓形的枝蓋,掛滿了黑綠色的葉子,開著一串串白中透黃的花朵,散著幽香,像是一個天然的大帳篷,遮住偏西的陽光。
【第7句】:白天,在人人都忙碌的時候,大樹便舒展葉片,將污濁的空氣過濾,將純凈的氣息縈繞在我們的心頭。每分每秒,一刻不停,辛辛苦苦,竭盡全力。疲勞的感受在身體,欣慰的感受在心中。
【第8句】:春天,花兒張開了美麗的笑臉,紅撲撲的,嫩綠的草兒在春姑娘的撫慰下探出了腦袋。樹木長出了葉子,那么翠綠,微風吹拂下的花草樹木不停地在成長,大地上一片勃勃生機。
【第9句】:大樹在夏天獻出了慈愛。烈日下遮陽,呼嘯中擋風,全然不顧枝怎樣,葉怎樣。他心中只想著樹下的我們,流沒流汗,受沒受傷。
【第10句】: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正有一棵小樹苗準備破土而出,它在等待著、祈禱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雨也終于來了,它的祈禱成功了,它在里面跳著,唱著。它聞到了泥土的味道,它看到了一絲陽光。
好段:
【第1句】:那株長著橢圓形葉子的小芽在風中擺動著,那棵半截的老樹抖動著斷了的枝干,仿佛也在附和著,為它的新生而歡快地唱著歌。我相信:老樹憑著不屈的信念,憑著頑強的抗爭,一定會得到新生!隨著新綠一天天擴展,象征著生命的墨綠會重新掛滿它的枝頭!
【第2句】:夏天的掛樹,巍巍然郁郁蔥蔥,一派生機,驕陽下如華蓋蔽日,烈焰下送來陣陣清風。夏季常有雨,暴雨如注時,我便坐在窗前的書桌前,凝望著暴雨中的那棵掛樹。它任由狂風吹得搖搖欲墜,滿樹的綠葉呼號猶如一頭發怒的雄獅,翻滾著,咆哮著,顫栗著,呻吟著。原以為它會被暴風雨所折斷,閃電雷鳴照亮黑暗的瞬間,我看見它的樹干始終巋然不動。大雨過后,它輕快地抖著身上的水珠,滿樹葉子被雨水洗的發亮,那樣安詳,靜寂。
【第3句】:待我走近后,才非常驚奇地看到,那殘斷的樹干中,抽出了一絲嫩綠的小芽。在并不溫暖的初春的風中,在周圍的一片綠色中,它顯得那么柔弱,卻又那么堅定地挺在那里。這也是與它周圍的生命不一樣的地方,那完全是一種頑強,一種融入了生命之中的不屈不撓的頑強。
【第4句】:鐵樹的葉子是綠色的,但有上到下越來越深,上面是新葉成淺綠色,下面是老葉子是深綠色的。上面的葉子短一些,下面的葉子長一些。每條葉子都從中間向四面伸展著,既像一個個羽毛,又像一個個吊床,一層一層的排列著。湊近鐵樹聞一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如果用手碰它一下,硬硬的,還扎手呢。
【第5句】:春天來臨,小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皂莢樹里。下了幾場春雨后,皂莢樹長出了許多嫩綠嫩綠的葉子,小鳥們在皂莢樹搭了窩,你只要走進我們的校園,就會發現皂莢樹上有許多小鳥的窩。夏天到了,皂莢樹長得郁郁蒼蒼,皂莢樹為我們遮風擋雨,我們經常在皂莢樹的下面無憂無慮地做著游戲,可高興了。皂莢樹長出了許多小皂莢,小皂莢像一個彎彎的月亮。秋天,皂莢樹的葉子黃了,秋風一吹,葉子“呼呼呼”地飄落到地上。只有小皂莢還在樹上你擠我碰,小皂角經過風吹雨打,變得結實了。冬姑娘來了,雪花給皂莢樹披上了美麗的銀裝,漂亮極了。
【第6句】:秋天,花木凋零,沒有了春天的活力,夏天的興奮,可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大樹上葉子就翩翩起舞,像舞蹈家似的,代表著我們勇于表現。冬天,操場上更是美麗,積雪雖壓彎了樹枝,卻仍沒折斷,它,象征著我們的勇氣。
【第7句】:到了秋天的時候,樹上的葉子慢慢地變黃了,涼涼的風吹過來,樹葉像蝴蝶在空中飛舞。花兒們也慢慢睡著了,到了明年春天還會長出新的花朵。小草和花兒一樣也慢慢地枯萎了,但是我相信明年春天小草會是第一個醒來的。記得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秋天是金色的季節,是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地勞動終于收獲了豐碩的果實。
【第8句】:夏天來了,樹木郁郁蔥蔥,枝繁葉茂,就像一把大大的遮陽傘,給人們帶來一片陰涼。五顏六色的花兒都盛開了,有紅的、有藍的、有粉的、有黃的,紅的似火、藍的似海、粉的似霞、黃的似金,這些花把夏天裝扮的絢麗多彩,所以夏天是彩色的。
【第9句】:樹下是一片一望無邊的大草坪,一眼望去,像一塊綠色的地毯。花開在草與草之間,不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把蝴蝶都吸引過來了。這兒一片紫,那兒一片黃,它們是繡在地毯上的花紋呀!
【第10句】:夏天到了,樹更加茂盛了,一棵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像綠色的士兵一樣成排地站在街旁給人們帶來一片陰涼。花壇里的花盛開了藍的如藍色的海、白的如白色的雪、紅的如紅色的火……,小草綠油油的,夏天是多么美麗呀!美麗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了。綠油油的小草變了像金子一樣黃,花基本上都凋謝了,只有桂花仍在生長。大樹上碧綠碧綠的葉子葉變黃了,不過黃色的葉子也很好看,在微風的吹動下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秋天多么迷人呀
【第11句】:當明媚的春天來到,春姑娘給垂柳脫去灰白色的衣裳,細長的柳條上鼓出點點嫩黃的葉芽,好像披上了一件淡綠的外套。春風吹過,細長的柳枝在風中婀娜多姿地搖擺著,真是美麗極了。每當夏天到來時,小伙伴們都喜歡在柳樹下乘涼、做游戲。柳樹默默奉獻著它的綠蔭,為人們抵抗空氣污染。
【第12句】:大樹是最最平凡的,而平凡中卻蘊藏著偉大。如果沒有了大樹,世界就會變成沙漠,智慧的伊甸園將一片荒蕪,希望之花怎能綻放?理想之果如何結出?有了大樹,大地才生機無限,山河才錦繡多嬌,火紅火紅的朝陽才噴薄于東方的地平線……
【第13句】:我們的世界綠樹成蔭,鮮花遍地,猶如人間仙境非常美麗,可有些工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被金錢蒙蔽的雙眼,濫伐木,濫開采。我想對那些破壞地球的人說:醒醒吧!無知的人們!為了地球上的千千萬萬條生命,拯救我們的自然資源!別讓些可愛的生靈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消失!
【第14句】:到了秋天,別的樹的樹葉已微微泛黃了,可柳樹并沒有什么變化,夏天的蟲苞似乎也沒有因為球的涼意而消失不見。到了深秋,別的樹的樹葉已黃的發紅了,而我家門前的那棵柳樹也才有了一些變化,葉子泛黃,那些蟲苞也不知去向。葉子飄飄灑灑的紛紛落下,為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有幾個大人在附近散步,他們一直在談論什么,也許是在贊嘆這美麗的風景吧!
【第15句】:樹在夏天里長高了,那桃花謝了,在葉片間露出了一個個小小的青桃。橡樹十分高大,葉子長得十分濃密,像一把綠色的大傘,時時刻刻為別人遮陽。知了停在樹干上唱著歌,好像在贊美夏天呢!
怎么教孩子摘抄好詞好句
在指導孩子摘抄好詞好句時,重點不在于摘抄積累了多少,也不在好詞好句的深度如何,而在于孩子摘抄之后的態度。
“好詞好句”一定要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不是的。一定是辭藻華麗的句子?也不是的。是孩子在讀到這個句子后,對它有喜愛之感,讓他看到后印象深刻的句子。能表達自身情感的句子才是好句子,有感情的句子寫出來的文章才能更打動人心和真實。
上面說到,摘抄好詞好句重點在于孩子摘抄之后的態度(僅代表個人觀點),無論摘抄了多少好詞好句,如果你不去看它,記住它,如何能運用到文章中。就像無論多少堆落葉,都代表不了一棵樹一樣。無論收集多少好詞好句,也難以寫出一篇好文章,都是一個道理。把好詞好句運用到文章還不夠,只知道死板硬套的代入,會讓你寫的文章缺少感情色彩。
只有摘抄后不斷地模仿,把他物變成自己的東西,學以致用,熟能生巧,多次運用,他人的東西慢慢的也會變成自己的財富。所以轉變孩子的思想很重要,一個孩子的思想感悟,需要從具體的日常生活中學習和培養。只有充沛的精神和濃厚的興趣,才能激活那些平淡詞語身上的光彩。
家長應該時刻提醒孩子:永遠只想摘抄,不會進步,只會成為一個會抄寫的工具。就如嬰兒需要喝奶,但永遠不斷奶,不會真正的長大。只會硬套別人的句子是不會發出光彩當然,只有學會吸取別人的過人之處,變成自己的東西,才能流露自己的靈動。
最后,平時讓孩子保持寫日記的習慣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希望對你有用。
有養蠶的好詞好句嗎
養蠶方面的詩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蠶食鯨吞!
《三國演義》中的好詞好句都有哪些
我是以史為鑒,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詩詞、名言、警句都是一大看點。
有些是著名后世文人所寫,作者直接活學活用。有些是三國時期人物自己的作品,作者換個劇情講述。有些是作者自己所寫。以史為鑒大概挑幾類非常有代表性和知名度非常高的詩詞,分享給大家。
一,臨江仙
《三國演義》開場的一曲《臨江仙》完美展現了全書的背景基調。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臨江仙并不是羅貫中原創,而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狀元朗楊慎貶官期間,感受紅塵所做。
95版《三國演義》中,楊洪基低沉的聲音讓這首詞傳唱整個華人文化圈。
二,曹操詩詞
《三國演義》中對于曹操寫的名篇《觀滄海》、《短歌行》都有通篇講述。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作為建安文學的頂級代表,這兩首詩甚至可以說是冠絕三國。只不過老版《三國演義》把短歌行放在了赤壁之戰前,曹操因為酒后還殺了一名勸諫的大臣。
三,出師表
出師表不用多說,大家上學的時候都被記憶并背誦全文過。
但是出師表的確是文辭優美,感情真摯。諸葛亮憂國憂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氣節盡在其中。
諸葛亮伐魏前,讓劉禪體味劉備創業的艱難,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親賢臣,遠小人”的分析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四,篇尾詩
三國演義全篇結束時,羅貫中寫了一首篇尾詩,總結全書。甚至可以說是總結整個東西兩漢、魏晉三國的歷史。同開篇《臨江仙》相呼應。
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 光武龍興成大統,金烏飛上天中央。 哀哉獻帝紹海宇,紅輪西墜咸池傍! 何進無謀中貴亂,涼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計誅逆黨,李莈郭汜興刀槍。 四方盜賊如蟻聚,六合奸雄皆鷹揚。 孫堅孫策起江左,袁紹袁術興河梁。 劉焉父子據巴蜀,劉表軍旅屯荊襄。 張燕張魯霸南鄭,馬騰韓遂守西涼。 陶謙張繡公孫瓚,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專權居相府,牢籠英俊用文武。 威挾天子令諸侯,總領貔貅鎮中土。 樓桑玄德本皇孫,義結關張愿扶主。 東西奔走恨無家,將寡兵微作羈旅。 南陽三顧情何深,臥龍一見分寰宇。 先取荊州后取川,霸業圖王在天府。 嗚呼三載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將天補。 何期歷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 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 鐘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 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馬又將天下交。 受禪臺前云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 陳留歸命與安樂,王侯公爵從根苗。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
五,其他名言警句更是非常多:
比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既生瑜,何生亮?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血染征袍透紅甲,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幼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我是以史為鑒,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閱讀就是把好詞好句整理出來嗎
本人常年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我所教的班級作文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最強,遠遠高于其它班級的孩子,但是我雖然也主張讓學生多閱讀,并每天我學生們分享讀書心得,我們一節課有時共同聊一本書,但是我從來沒有讓學生整理過好詞好句。即使有整理的也是學生自愿去做的。
一、從閱讀的目的來看
閱讀的目的應該是為滿足人的更高精神層面的需求,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思想感悟能力,豐富自己的情感、拓展自已視野、啟發自己的心智,最終提升思想的高度、深度,獲得精神力量。
而文字組合成文章也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對人對事的看法,集中表達文中人事和作者的三觀,而拋開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而僅學習好詞好句,那無疑是斷章取義,得其皮毛。
二、從閱讀效果來看
怎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那些每天摘錄好詞好句的學生們,他們的閱讀理解有沒有提高,他們的作文能力有沒有提高?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被老師或家長逼著摘抄好詞好句的學生,他們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根本無法提高,究其原因就是這種閱讀方式往往因效率低,負擔重而使閱讀效果大打折扣,久而久之,還會消磨掉孩子閱讀的興趣,所以我一直主張:閱讀興趣是需要培養和保護的,而這種邊讀邊摘錄的方法恰恰摧殘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試想,在你閱讀時,被強迫著去找出好詞好句并作摘錄,你還有心讀下去嗎?這樣怎么會培養起閱讀興趣來呢,無異于殺雞取卵、涸澤而漁。所以奉勸大家早早結束這種錯誤的閱讀方式吧。
三、從閱讀可以掌握的能力來看
在學習期間,大量閱讀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理解能力,能準確把握文章主旨,體會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或表達思想情感的,或者能準確把握文章的所傳達的科學文化知識及新穎獨到的觀點等。而摘抄好詞好句根本無法達到這一目的。
就作文而言,大家都知道閱讀可以豐富孩子的閱歷,豐富孩子的情感,提升孩子的思想成熟度,并有意識的努力思考如何用文字把充盈在自己心中的情感、思想、觀點表達出來,而摘抄好詞好句相對于整體把握所閱讀文章的整體思想精髓效果要差得多。
因此,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上得知,只有把閱讀當作一種享受,一種思想情感的交流,就像和書中的人物交往交流一樣輕松,才不會感到疲憊和負擔,只有保持閱讀的連貫性,才不會斷章取義,才能更容易在思想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思想得以升華。
再次奉勸大家,停止這種本末倒置的錯誤做法吧,孩子的閱讀興趣需要得到培養和保護,而且閱讀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閱讀的量達到一定程度,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才會得到質的飛躍,而到那時你的孩子也將擁有一生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思想和精神力量。
如果真想幫孩子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的話,那么就要像我一樣,和孩子們共讀一本書,并分享讀書的樂趣,體悟書中的人生道理,在愉快的交流中,閱讀的興趣才會得以提升,在交流思考中,文中的思想精髓也會被孩子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