抨擊諷刺戰爭格言5篇
關于戰爭的格言
導語:戰爭似乎就意味著血和鐵,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些關于戰爭的格言,歡迎查閱與借鑒,謝謝。
關于戰爭的格言
【第1句】:決斷力與謹慎,是一個將軍必備的才能!——塔西佗
【第2句】:沒有正義的和平就是暴虐。
【第3句】:要進行戰爭只有一個借口,即通過戰爭我們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壞的和平環境中。——西塞羅
【第4句】: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第5句】:愛情和戰爭都是不擇手段的。——弗·斯梅德利
【第6句】:在戀愛和戰爭中先發制人,都是天經地義的。——貝恩
【第7句】:金錢是愛情的基礎,也是戰爭的資本。——托·富勒
【第8句】:兵者外以除暴,內以禁邪。——管仲
【第9句】:贏得戰爭只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羅·勃朗寧
【第10句】:不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為和平與諒解服務。——海塞
【第11句】:一個國家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處于和睦狀態。——休·金斯米爾
【第12句】:叫喊戰爭的人是魔鬼的參謀。
【第13句】:戰爭滿足了,或曾經滿足過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時還滿足了人對掠奪,破壞以及殘酷的紀律和專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奧特
【第14句】:戰爭在你愿意時開始,卻并不在你樂意時結束。——馬基雅弗利
【第15句】:包括懦夫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發動戰爭,但要結束戰爭卻得到勝利者的同意。——薩盧斯特
【第16句】:戰爭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軍事上的成功。——蒙森
【第17句】:戰爭的先決條件是:以好斗為唯一美德,以求和為唯一恥辱。——肖伯納
【第18句】:生者有功掛玉印,死者誰復招孤魂。——薩都剌《過居庸關》
【第19句】:要和平,就得準備戰爭。
【第20句】:戰爭一開始,地獄便打開。
【第21句】:作戰基本原理,切勿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克勞塞維茨
【第22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第23句】:戰爭是死神的盛宴。
【第24句】:只有勝利者,才能用戰爭去換取和平。——薩盧斯特
【第25句】:唯有自傳才是真正地歷史。——托·卡萊爾
【第26句】:戰爭是人類生活中一種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生物法則,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起調作用的東西。——伯恩哈迪
【第27句】:你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韋格蒂烏斯
【第28句】:戰爭也愛吃精美的食品,他帶走好人,留下壞人。——達·湯普森
【第29句】:戰爭用伯也用黃金。——奧維德
【第30句】:最初的.奮力一擊,是戰爭成功的分水嶺。——高爾史密斯
【第31句】:皇帝動刀槍,百姓遭了殃。
【第32句】:機在于應事,戰在于治氣。——尉繚《尉繚子·十二陵》
【第33句】:戰爭是驕傲之子,驕傲是財富之女。——喬·斯威夫特
【第34句】: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馮夢龍《古今小說》
【第35句】:一次正義的戰爭能在高尚的國度里喚起神圣的愛的力量,這已為無數感人的事例所證實。——特賴奇克
【第36句】:只有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才是正義的。——伯克
【第37句】:沒有不用軍事計謀的戰爭。——列寧
【第38句】:戰爭造就竊賊,和平把他們吊死。
【第39句】: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王昌齡
【第40句】: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亞里士多德
【第41句】: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威·申斯通
【第42句】:可憐萬里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張藉
【第43句】:戰爭似乎就意味著血和鐵。——昆體良
【第44句】:戰爭來臨時,真理是第一個犧牲品。——海·約翰遜
【第45句】: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富蘭克林
【第46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47句】: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善用之則為禍。——呂不韋《呂氏春秋·蕩兵》
【第48句】:血戰乾坤赤。——杜甫
【第49句】: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克勞塞維茨
【第50句】:霍布斯明晰地證明,所有動物都生活在一種自然的戰爭狀態中。——喬·斯威夫特
【第51句】: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賀拉斯
【第52句】: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李白
【第53句】: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合理的。——李維
【第54句】: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露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
【第55句】: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普坦漢姆
【第56句】:建立一個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總要訴諸血和鐵。——史文明
【第57句】:有國家就有戰爭。——伯克
【第58句】:戰爭在你愿意時開始,卻并不你樂時結束。——馬基雅弗利
【第59句】: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老子
【第60句】: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只有鐵和血才能解決。——俾斯麥
戰爭與和平的經典格言
在和平主義的溫床上培植香菌,那是不需要什么肥料的,一夜之間它們就可以突然茁長起來。小編收集了關于戰爭與和平的經典格言,歡迎閱讀。
從呼喊的深淵中,從一切憎恨的深淵中,我要向您高歌,神圣的和平。——羅曼·羅蘭《神圣的祭壇》)
在和平主義的溫床上培植香菌,那是不需要什么肥料的,一夜之間它們就可以突然茁長起來。——羅曼·羅蘭《搏斗》
在春寒料峭的三月,當我們看到初放的花朵時感到無比幸福。現在,當我看到嬌嫩而充滿活力的人類善良之花沖破歐洲仇恨的凍土南昌怒放的時候,我又感到了這種幸福。它們證明,溫暖的生活仍然存在,任何東西都不能把它摧毀。——《羅曼·羅蘭傳》
國家用兵,是為的正義。如果國家一旦侵犯了正義,那與我們揮斧相向的暴君的巢窟何異。——羅曼·羅蘭《狼群》
鮮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會有好收成。——《雨果戲劇集》( 綏棱教育信息網 http://www.semjishu.com/ )
千百年來,人類用犧牲、苦難、堅韌的努力、英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信心贏利了自由。我們呼吸它珍貴的氣息,我們很自然地享受它,正如我們享受那吹拂大地、充塞在我們肺部的清鮮空氣一樣……而只要幾天,這顆生命的寶石就被人偷去了;幾小時內,在全世界,一片窒息的網羅便籠罩在“自由”的顫栗的翅膀上。——羅曼·羅蘭《先驅者》
把世界擁抱在整個懷抱之中!戰利品太沉重了……——羅曼·羅蘭《母與子》
戰爭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托爾斯泰《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爾》
武力正表現了人類的軟弱。——泰戈爾《犧牲》
誰殺人的本領再高強,上帝都不會給他褒獎。——周大新
戰爭是地獄之子,和平是藝術的保姆。——莎士比亞
做好戰爭的準備是保持和平最有效的辦法。——華盛頓
金錢是戰爭的筋骨,和平是財富的源泉。——拉伯雷
和平優于戰爭,是因為和平時兒輩埋葬父輩,戰爭時父輩埋葬兒輩。——培根
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克勞塞維茨
戰爭在你愿意時開始,卻并不在你樂意時結束。——馬基雅維利
戰爭的`先決條件是:以好斗為惟一美德,以求和為惟一恥辱。——蕭伯納
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賀拉斯
要進行戰爭只有一個借口,即通過戰爭我們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壞的和平環境中。——西塞羅
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富蘭克林
不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為和平與諒解服務。——黑塞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老子
戰爭來臨時,真理是第一個犧牲品。——約翰遜
建立一個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總要訴諸血和鐵。——史文明
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合理的。——李維
和平是理智的杰作。——繆勒
世界和平是今天最寶貴的財富。——卡里略
沒有一個偉大的國家能長久保持和平,假如沒有外敵存在,那么就會發生內在的敵人。
——佚名
皇帝動刀槍,百姓遭了殃。——俗語
寧做太本犬,不做亂離人。——民諺
一個國家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處于和睦狀態。——佚名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維護和平,反對不義的戰爭
和平的環境有利于經濟發展
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
恐怖主義和分裂勢力威脅著世界和平
維護和平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
關于戰爭的高中作文
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后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第1句】: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后,日軍準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涌向租界避難。最后,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臺兒莊”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余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圣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后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圣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關于戰爭的作文
1937年8月28日,天黑沉沉的,太陽被層層的烏云遮住了。但在上海的火車南站還是熱熱鬧鬧的,準備乘火車出發的人們一點兒也沒有注意到,一小隊全副武裝的日本士兵正向火車站的入口處逼近。他們手里端著槍,腰間掛著子彈袋,用惡狼般的眼睛迅速地掃視著四周忙碌的'人們。
突然,一名指揮官模樣的人舉起手中的槍對著喧鬧的人群一陣掃射,檢票口處的幾個年輕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得不知所措,轉眼都倒在了血泊中。那些坐在站臺前休息、玩耍的孩子們,有的膽小的,早被嚇的大哭起來;還有一些膽子大的,都向四處逃散開了。整個火車站被恐懼籠罩著,空氣中凝固著陣陣殺氣。
伴隨著“嗡嗡”的響聲,幾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的領結式戰斗機正朝這里飛來,只見它們像幾只兇惡的老鷹盤旋在火車站的上空,丟下了幾顆炸x,然后遠走高飛了。一小時前還熱熱鬧鬧的火車南站瞬間變成了一片廢墟。
從火車南站的廢墟中傳來了一陣接一陣的稚嫩的哭聲,只見一個小男孩兒正坐在濺滿鮮血的地上無助地哭著。他衣衫襤褸,瘦弱的身體支撐著大大的頭,顯然又是一個營養不良的窮苦孩子。他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同時也是一個最幸運的孩子。當敵機丟下炸x時,年輕的父母把熟睡的孩子壓在了自己的身子底下,用自己的生命為他提供了一個避難的場所。幾分鐘后,一塊鋼板不偏不正地落在了這對夫婦的身上……
孩子醒來時,他怎么也無法從周圍面目全非的尸體中找到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可能已經意識到了最愛他的人已經離他而去了,除了哭泣,他不知還能做些什么。
當春天的腳步向我們走近時,我們會伸開雙臂靜靜地等待;當戰爭的槍炮再次響起時,我們卻要用心祈禱:在春風的人們都能沐浴和平和愛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