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45句格言集錦70條
曾國藩名言名句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孫。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第1句】:凡行公事,須深謀遠慮。——曾國藩
【第2句】:聽言當以理觀。一聞在輒以為據,往往多失。——曾國藩
【第3句】:今日所說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曾國藩
【第4句】:放開手,使開膽,不復瞻前顧后。——曾國藩
【第5句】: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曾國藩
【第6句】: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曾國藩
【第7句】:決不可存茍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輕狂態,決不可做憊賴人。——曾國藩
【第8句】: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曾國藩
【第9句】: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曾國藩
【第10句】:法者,天討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國藩
【第11句】: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曾國藩
【第12句】:居官四敗曰:昏惰任下者敗,傲狠妄為者敗,貪鄙無忌者敗,反覆多詐者敗。——曾國藩
【第13句】:凡人無不可為圣賢,絕不系乎讀書之多寡。——曾國藩
【第14句】:既有定識,又有定力。——曾國藩
【第15句】:名節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曾國藩
【第16句】: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曾國藩
【第17句】:不深思則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國藩
【第18句】: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曾國藩
【第19句】: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
【第20句】: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曾國藩
【第21句】: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曾國藩
【第22句】:今人計較擺布人,費心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自損了元氣。——曾國藩
【第23句】: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開端。——曾國藩
【第24句】: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曾國藩
【第25句】: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曾國藩
【第26句】: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曾國藩
【第27句】: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曾國藩
【第28句】:家和則福自生。——曾國藩
【第29句】:未有根本不正,而枝葉發生,能自暢茂者也。——曾國藩
【第30句】:凡將舉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曾國藩
【第31句】:人見其近,吾見其遠,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曰精明。——曾國藩
【第32句】: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曾國藩
【第33句】:家勤則興,人勤則健。——曾國藩
【第34句】:薦賢不可示德,除奸不可威。——曾國藩
【第35句】: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曾國藩
【第36句】:作善豈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謗招禍也。——曾國藩
【第37句】:觀人之法,以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為主。——曾國藩
【第38句】:舉世惟一真字難得。——曾國藩
【第39句】: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曾國藩
【第40句】:有才干,定要表現之。——曾國藩
【第41句】: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曾國藩
【第42句】: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曾國藩
【第43句】: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國藩
【第44句】: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曾國藩
【第45句】: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曾國藩
【第46句】:人于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曾國藩
【第47句】: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曾國藩
【第48句】: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曾國藩
【第49句】:有理義以養其心,則雖老而神明不衰。茍為不然,則昏于豢養,敗于戕賊,未老而志衰矣。勵志之士,可不戒諸。——曾國藩
【第50句】:沽虛譽于小人,不若聽之于天。遺貨財于子孫,不若周人之急。——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