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思考的句子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第1句】: 比喻思考的成語是什么
【第1句】: 長慮顧后 慮:思考;顧:回頭看。從長遠考慮問題。
【第2句】: 出處:《荀子·榮辱》:“非不欲也,幾不長慮顧后而恐無以繼之故也。”
【第3句】: 沉思默想 形容深入地思考。沉:深。默:不作聲。
【第4句】: 出處:魏巍《路標》:“在沉思默想的時候,我仿佛聽到一種深沉有力的呼喊。”
【第5句】: 沖昏頭腦 因勝利而頭腦發熱,不能總冷靜思考和謹慎行事。
【第6句】: 出處:李欣《“無限風光在險峰”》:“勝利之后,也不‘萬事大吉’,不可沖昏頭腦,否則還可能喪失勝利的果實。”
【第7句】: 大處著眼 從大的方面觀察、思考問題,抓住主要矛盾。
【第8句】: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嘁嘁嚓嚓,招生是非,搬弄口舌,決不在大處著眼。”
【第9句】: 多謀善慮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第10句】: 出處: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第11句】: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飯。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第12句】: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序》:“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第13句】: 發人深省 發:啟發;省:醒悟。啟發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第14句】: 出處:唐·杜甫《游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第15句】: 發人深思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第16句】: 出處:唐·劉禹錫《柳花詞三進首(其二)》:“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撩亂舞晴空,發人無限思。”
【第17句】: 好謀善斷 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第18句】: 出處:晉·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第19句】: 囫圇吞棗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第20句】: 出處: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第21句】: 集思廣益 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第22句】: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第23句】: 焦思苦慮 著急憂慮,苦心思考。
【第24句】: 口誦心惟 誦:朗讀;惟:思考。口中朗誦,心里思考。
【第25句】: 出處:唐·韓愈《上襄陽于相公書》:“手披目視,口誦其言,心惟其義。”
【第26句】: 口誦心維 口里念誦,心里思考。
【第27句】: 苦心積慮 積慮:長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費盡心思長時間的思考問題。
【第28句】: 困心衡慮 困:憂;衡:橫。心意困苦,思慮阻塞。表示費盡心力,經過艱苦的思考。
【第29句】: 出處:《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第30句】: 能謀善斷 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第31句】: 出處:晉·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第32句】:
【第2句】: 什么詞來形容思考
研精竭慮 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研精致思 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困心衡慮 心意困苦,思慮阻塞。表示費盡心力,經過艱苦的思考。
苦心積慮 積慮:長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費盡心思長時間的思考問題。
口誦心惟 誦:朗讀;惟:思考。口中朗誦,心里思考。
遷思回慮 形容反復思考。
研精覃思 研:研究;精:細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口誦心維 口里念誦,心里思考。
千思萬慮 形容反復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熟讀深思 反復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熟思審處 反復思考,審慎籌劃。
行思坐想 謂不停地思考。
研精竭慮 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研精致思 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專精覃思 覃:深入地。精心專研,深入思考。
能謀善斷 〖解釋〗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行思坐憶 〖解釋〗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研精苦思 〖解釋〗精心研究,深入思考。同“研精覃思”。
【第3句】: 比喻句是什么意思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種常用修辭手法比喻句的含義 比喻句,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要說的意思,把一個很平常的東西說得不一樣一點,另類一點,就是把不是的東西比做是的。用另類而形象的句子來打一比方,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隱喻之分。
例子:
1)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
2) 皎潔的明月高掛在淡藍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
3) 月亮慢慢地從江心升起來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好像一個銀盤。
4) 春風像一支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5) 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6) 云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的飄浮在空中。
【第4句】: 形容思考的名言有哪些
【第1句】: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 【第2句】:學而不思則惘。——孔子 【第3句】: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
——柏拉圖 【第4句】: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布萊希特 【第5句】:真知灼見,首先來自多思善疑。
——洛克威爾 【第6句】: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普朗克 【第7句】:思考才使我們閱讀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
——洛克 【第8句】:人們都是憑天性思考,按規則說話——愷撒 【第9句】:缺乏知識就無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得不到知識——日本 【第10句】:今天心里知道的事,明天頭腦就明白了。——James Stepens 【第11句】:把時間用在思考上是最能節省時間的事情。
——卡曾斯 【第12句】:智力取消了命運,只要能思考,他就是自主的。——愛默生 【第13句】:思維世界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驚奇的不斷擺脫。
——愛因斯坦 【第14句】:誰有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歌德 【第15句】:人應當相信,不了解的東西總是可以了解的,否則他就不會再去思考。
——歌德 【第16句】:偉大不只在事業上驚天動地,他時常不聲不響地深思熟慮。——克雷洛夫。
【第5句】: 形容思考的詞語有哪些
深思熟慮、冥思苦想、思前想后、絞盡腦汁、深謀遠慮
一、深思熟慮
白話釋義:深入地反復地考慮。
朝代:宋
作者:蘇軾
出處:《策別第九》:“而其人亦得深思熟慮,不過十年,將必有卓然可觀者也。”
翻譯:而這個人也有深入地反復地考慮,不用十年,將必然有客觀的發展
二、冥思苦想
白話釋義:指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朝代:1981年
作者:佚名
引證:《十月》:“這會兒你在這兒冥思苦想,腦子里一定在盤算:怎么樣再?”
三、思前想后
白話釋義:形容前前后后地反復思考。
朝代:明
作者:許仲琳
出處:《封神演義》:“第五十二回:“太師十分不樂;一路上思前想后。”
翻譯:太師十分不高興,一路上前前后后地反復思考
四、絞盡腦汁
白話釋義:費盡心思。
朝代:近代
作者:老舍
引證:《四世同堂·偷生·三十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顯出絞盡腦汁的樣子;替她思索。”
五、深謀遠慮
白話釋義:計劃得周密,考慮得久遠。
朝代:漢
作者:賈誼
出處:《過秦論》:“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
翻譯:計劃得周密,考慮得久遠,是行軍用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