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名言名句
【第1句】: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第2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王安石(宋)
【第3句】: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為先。王安石
【第4句】: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宋)王安石
【第5句】:修身絜行,言必由繩墨。宋王安石
【第6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第7句】:人生樂在相知心。王安石
【第8句】: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車書。--王安石
【第9句】: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以人為本,誠心服務。
【第10句】:非明而后可以施賞罰。王安石
【第11句】:人生樂在相知心。——王安石
【第12句】: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王安石
【第13句】: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王安石
【第14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傳》
【第15句】: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宋.王安石《孤桐》
【第16句】:)霸祖孤身取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第17句】:司馬光拍拍王安石的肩膀跟我斗?你還是太單純了。王安石淡定地回擊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砸個水缸嘛?換了我也一定會這么做,我和你比,只是少一個機會罷了。司馬光眼中射出兩道寒光機會,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你只知道老夫砸缸,卻不知道那孩子是怎么掉進去的吧?
【第18句】: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王安石(宋)
【第19句】: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言事書》
【第20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第21句】: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王安石
【第22句】:貪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王安石
【第23句】: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禮樂論》
【第24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第25句】:富其家者資之國,富其國者資之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王安石
【第26句】: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車書。(宋)王安石
【第27句】: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作者王安石
【第28句】: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第29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
【第30句】: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王安石
【第31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第32句】: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第33句】: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第34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第35句】:宋朝的王安石有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綠?在風的吹拂下,滿山滿坡的野花睜開了眼,一朵兩朵,一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煩惱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第36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第37句】: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生命是一支越燃越高的蠟燭,是一份來自上帝的禮物,是一筆留給后代的遺產。懷特曼
【第38句】: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第39句】:夙興夜寐,無一日之懈。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
【第40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第41句】:感情和氣味是這么一種東西它們猶如光之于太陽,音樂之于風。華茲華斯《米切爾》百姓所以養(yǎng)國家也,未聞以國家養(yǎng)百姓者也。王安石
【第42句】:霸祖孤身取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第43句】: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第44句】: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宋.王安石
【第45句】: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xiàn)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tǒng)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于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于時代,為后人推崇和尊敬。
【第46句】:善理財者,不加賦而國用足。王安石
【第47句】:人櫪聞秋風,悲鳴思長道。王安石
【第48句】:他必須對一切都下功夫,那也許還能有所收獲。屠格涅夫才有長短,取其長則不問其短情有忠偽,信其忠則不疑其偽。王安石
【第49句】: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第50句】:作者簡介王安石(年月日-年月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千首,吏部文章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