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格言諺語歇后語
有人說,語文是海洋,是森林,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語文的海洋和森林中。也正因為如此,學生可能會在這片森林和海洋中迷失方向, 喪失語文學習能力。
語文學習能力,最簡單的就是表現在交往過程中聽說讀寫的能力,這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統一的。無論是口頭的說,還是筆頭的寫,無非是調動大腦中儲存的信息,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而成的。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學生語文閱讀表達能力差, 習作中內容空洞的關鍵,便是缺少語言、素材這“米 ”。雖然教師在課堂上反復傳授做飯的方法,學生也銘記于心,并且能對蒸飯、煮飯、炒飯說長道短,但他們仍然是無法做出飯來。
可以很肯定的和大家說——沒有語言量的積累,就難有語文能力質的飛躍。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根本”和“泉源”就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否則無異于舍本逐木。 “塞源而欲流長”,其結果只能是費力不討好, “少、慢、差、費”。
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 我們不應在“流”上下功夫,而應在“源”上做文章。經常會有家長和學生問我:老師,現在語文要改革,有這么多變化,我們怎么學啊?
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哭笑不得:這些提問的家長和同學們,大部分人連基礎的字音字形、成語詞語、文言實詞都沒解決,詩歌鑒賞、閱讀、作文沒有一個能拿到高分,就著急怎么解決新題型的10分20分了。大家要知道,無論余語文改不改,怎么改,這些最核心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聽說分值增加就趕緊開始學、聽說有改革就急著自己也變一變,這樣的舉動都是舍本逐末,完全不可取的。踏踏實實把該學的東西學好一定是最重要的原則。
今天,我特意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學基礎的語文資料給大家,這份資料整合了小學1~6年級的重要基礎知識點,建議家長替孩子保存。平時讓孩子多看看,以增加印象,無論是對孩子的組詞、造句,閱讀理解,以及寫作文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