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唯有讀書好句子
【第1句】: 人生與讀書名言警句
【第1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愛迪生
【第2句】: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鐘點。——拜倫
【第3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第4句】: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第5句】: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第6句】:時間給勤奮者以榮譽,給懶漢以恥辱。——高士其
【第7句】: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海倫·凱勒
【第8句】:人家不必論富貴,唯有讀書聲最佳。——唐寅
【第9句】:自家慢詡便便腹,開卷方知未讀書。——張月樓
【第10句】: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孟德斯鳩
【第11句】: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第2句】: “世間唯有讀書好,天下無如吃飯難”這句話出自哪里
出自:袁枚的《隨園詩話》
袁枚《隨園詩話》載,清乾隆進士蔣起鳳有一詩聯云:“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后不知何人將其改作對聯,曰:
人生惟有讀書好,
天下無如吃飯難。
此聯僅將蔣聯之“只”改作“惟”、“修行”改作“讀書”,境界便大不相同。此種將別的詩詞聯句改動一下便出新意者,謂之“脫化”。
“人生”二字,或作“世間”。“間”與“下”均為方位詞,對得更工。但世間即是天下,有合掌之嫌,似又不可取。
《隨園詩話(全4冊)》是清代影響最大的論詩之作,共有二十六卷,其中《詩話》十六卷,《詩話補遺》十卷,可謂皇皇巨著。其體制為分條排列,每條或述一評,或記一事,或采一詩(或數詩),有其很強的針對性。《隨園詩話(全4冊)》所論及的,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后天的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從寫景、言情,到詠物、詠史;從立意構思,到謀篇煉句;從辭采、韻律,到比興、寄托、自然、空靈、曲折等各種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鑒賞、詩的編選,乃至詩話的撰寫,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
《隨園詩話》的精華是其所闡發的"性靈說"的美學思想,正如錢鐘書先生所譽:"往往直湊單微,雋諧可喜,不僅為當時之藥石,亦足資后世之攻錯。"
【第3句】: 關于讀書的好詞好句
讀書對于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 孟德斯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 普希金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 張潮
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格言聯壁》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格言聯璧》
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長疾瘤。 (清)袁牧
讀書勿求多,歲月既積,卷帙自富。 (清)馮班
讀書必專精不二,方見義理。 (明)薛煊
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 (明)吳夢祥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 (宋)朱熹
讀書之法無它,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 (宋)朱熹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宋)朱熹
讀書要玩味。 (宋)程顥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神童詩·勸學》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兒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神童詩·勸學》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清)袁牧
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 (元)許名奎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 (宋)程顥
讀書當將破萬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對聯集錦》
立品直須同白玉;讀書何止到青云。 《對聯集錦》
勤者讀書夜達旦;青藤繞屋花連云。 《對聯集錦》
自家慢詡便便腹,開卷方知未讀書。 (清)張月樓
人家不必論富貴,唯有讀書聲最佳。 (明)唐寅
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宋詩紀要》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宋)鄭耕老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宋)朱熹
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 (宋)黃庭堅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 (宋)蘇軾
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前任俠非。 (唐)李欣
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 《對聯集錦》
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 《對聯集錦》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增廣賢文》
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 (清)王永彬
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 (清)朱用純
讀書貴有用;樹德莫如滋。
【第4句】:
春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譯文:陽光照在堂外的欄桿,流水淙淙繞著長廊流過,乘涼歸來的人們,沐浴著春風送來花香,一邊走一邊吟唱著詩歌.停在枝頭的鳥兒,那是伴我讀書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啟發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蹉跎歲月,人生只有讀書是最好的事.讀書的樂趣是怎樣的?好比綠草長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夏 新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曦.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譯文:新長出來的竹子垂壓著屋檐,屋子四周種滿桑樹.我的小書齋安靜敞亮,射入燦爛的陽光.白天變長了,讀完書以后,聽聽蟬兒在樹上的鳴叫;夜晚讀書時,燈花一節節落下,還有螢火蟲飛入帷帳.只因為向來深知讀書的樂趣,我在北面的窗戶下閑適地躺著,就像遠古時候羲皇時代的人一樣逍遙自在.讀書的樂趣是無窮的,好比沐浴著煦暖的南風,用瑤琴來彈奏一曲.秋 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譯文:昨天夜里,我聽到了庭前樹葉落下的聲音,籬笆上的紫豆花開了,蟋蟀在鳴叫.不知不覺,原野里已到處是秋天的氣息,大自然的各種聲音都含著冷清的意味,一片蕭瑟的景象.床旁多虧有一盞矮燈,就著它讀書的效果加倍地好.讀書的樂趣很令人愉悅,好比在高遠的秋夜里,起身來賞玩明月.冬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譯文:樹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這遼闊的天地間,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質.我坐在那兒,展開書卷而讀,燈光搖曳,映射在墻上,墻壁好像也跟著在晃動;我高聲朗讀著圖書,外面雪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頂全被積雪覆蓋了.地上的火爐里,炭在燃燒,鍋里正在煮著茶,我就在四壁放滿了圖書的空間里讀書.讀書之樂到哪里去尋找?就在這寒天雪地,且看那幾朵盛開的梅花,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天地孕育萬物之心.。
【第5句】: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什么意思意思
意思是:不要讓青春年華在消遣中白白地流逝,人生只有讀書是最美好的事情。指年輕時更應發奮學習。
出自:宋·翁森《四時讀書樂》
全詩: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白話譯文:
陽光照在堂外的欄桿,流水淙淙繞著長廊流過,乘涼歸來的人們,沐浴著春風送來花香,一邊走一邊吟唱著詩歌。
停在枝頭的鳥兒,那是伴我讀書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啟發我作出美妙的文章。
不要蹉跎歲月,人生只有讀書是最好的事。讀書的樂趣是怎樣的?好比綠草長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擴展資料
詩詞賞析:
環境優美。首聯寫了詩人讀書的環境。新長出來的茂竹垂壓著屋檐,竹子在古代是非常優雅的植物,小書齋前長滿了修竹,清幽的環境傳遞出主人情趣的高雅。
屋子四周種滿桑樹,古人非常注重非常注重耕讀,有句著名的聯語就是:讀書傳家久,耕讀繼世長,這是書齋的四周。
詩人的小書齋安靜敞亮,燦爛的陽光照進書齋,由室外入室內,小書齋被燦爛的陽光映照得與讀書人的心一樣敞亮。
日夜讀書。頷聯緊扣夏日的特點,夏日白天變長了,在詩人看來這是非常適合讀書的,讀完書以后,聽聽蟬兒在樹是的鳴叫,這是白天讀書。
到了夜晚讀書時,燈花一節節落下,還有點點營火蟲飛入帷帳,將夏日的景物與讀書氛圍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幽雅中傳遞出情趣。
情趣高雅。頸聯則傳達出詩人的志趣,只因為詩人向來深知讀書的樂趣,在北面的窗戶下閑適地躺著,涼風習習,安靜中充滿愜意,就像遠古時候羲皇時代的人一樣逍遙自在。原來炎炎夏日還有這樣安靜而美好的讀書樂趣。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四時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