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語錄
【第1句】:藝術向來都是要投入整個身心的事情,因此,藝術歸根結底都是悲劇性的。
【第2句】:此生的快樂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們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懼;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種恐懼引起的我們的自我折磨。
【第3句】:它們(報紙)折斷了想象力的翅膀。這是很自然的。圖畫技術越完善,我們的眼睛就越弱。
【第4句】:我們就像被遺棄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當你站在我面前,看著我時,你知道我心里的悲傷嗎,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傷嗎?
【第5句】:是的,人太可憐了。因為他在不斷增加的群眾中一分鐘一分鐘地越來越孤獨。
【第6句】:你可以避開這個世界的苦難,你完全有這么做的自由,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這種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難。
【第7句】:只有目的,沒有道路。道路是種搖曳不定的東西。
【第8句】:人總是追求他沒有的東西。各國人民共同的技術進步越來越使它們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們追求民主特性。現代民族主義是抵制文明進攻的運動。
【第9句】:對我們塵世生活短暫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辯護哪怕只有半點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們當前的負罪狀況令人壓抑得多。忍受前一種相信的力量是純潔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這種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第10句】:沒有擁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種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第11句】:藝術是一面鏡子,它和鐘表一樣,有時也會‘走快’。
【第12句】:夢揭開了現實,而想象隱藏在現實后面。這是生活的可怕的東西,藝術的震撼人的東西。
【第13句】:精神只有在不成為支撐物時,它才會自由。
【第14句】:許多所為的科學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個科學的層次上,從而獲得榮譽,被人看重。
【第15句】:美的是孤獨而絕望的。
【第16句】:害怕失去飯碗,這種恐懼心理敗壞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這樣。
【第17句】:他們把活生生的、富于變化的人變成了死的、毫無變化能力的檔案號。(他們指公務員,卡夫卡短暫一生的工作都在從事法律辦公室工作,他非常討厭痛苦辦公室工作。)
【第18句】:為了這個世界,你可笑地給自己套上了挽具。
【第19句】:仿佛一條秋日的小徑:在還沒有來得及把它清掃干凈之前,便又蓋滿了落葉。
【第20句】:邪惡能引誘人類,但不能成為人類。
【第21句】:青年充滿陽光和愛。青年是幸福的,因為他們能看到美。這種能力一旦失去,毫無慰籍的老年就開始了,衰落和不幸就開始了。誰能保持發現美的能力,誰就不會變老。
【第22句】:理論上,有一種完美無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內在的那種無可毀滅的成分,但并不鍥而不舍的追求。
【第23句】: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這件事可能的話,那么這樁工作一定會被允許的。
【第24句】:歷史是由每一個毫不足道的瞬間的錯誤和英雄業績構成的。歷史大多由公務活動所構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窮人的貧困為代價。
【第25句】:看這些銀幕畫面,人們只能變成現實盲。
【第26句】:你必須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第27句】:每一件真正的藝術品都是文獻和見證。
【第28句】:你就是問題,不必再到處去尋找什么知識了。
【第29句】:我們生活在一個惡的時代。現在沒有一樣東西是名符其實的,比如現在,人的根早已從土地里拔了出去,人們卻在談論故鄉。
【第30句】:與牢房墻壁的斗爭,不分勝負。
【第31句】:在這場你與世界的戰爭中,我支持這個世界。
【第32句】:人無法通觀自己,他處在黑暗中。
【第33句】: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負的鐵柵欄后面、比起人,動物離我們更近。這是鐵柵欄。與動物攀親比與人攀親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這一點人們看不見。人們不愿意看見這一點。
【第34句】:人只因承擔責任才是自由的。這是生活的真諦。
【第35句】:他們可以選擇,是成為國王還是成為國王們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們全都要當信使,所以世上盡是信使,他們匆匆趕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國王,他們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義的消息。他們很想結束這種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職業誓言的約束,他們不敢這么做。
【第36句】:精神只有不再作為支撐物的時候,它才會自由。
【第37句】:誰若棄世,他必定愛所有的人,因為他連他們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開始察覺真正的人的本質是什么,這種本質無非是被人愛,前提是:人們與他的本質是彼此相稱的。
【第38句】:除了一個精神世界外,別的都不存在,我們所稱之為感性世界的東西,不過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惡而已,而我們稱之為惡者,不過是我們永恒發展中的一個瞬間的必然。
【第39句】:筆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第40句】:我永遠得不到足夠的熱量,所以我燃燒,因冷而燒成灰燼。
【第41句】:書必須是用來鑿破人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第42句】:光勤勞是不夠的,螞蟻也非常勤勞。你在勤勞些什么呢?有兩種過錯是基本的,其他一切過錯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懶惰。
【第43句】:我愛她,但不能跟她說話,我窺視著她,以便不與她相遇。
【第44句】: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訓練活動的基礎上。這是文化的目的。按達爾文主義的觀點,人類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個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擺脫構成他的生存基礎的東西的。
【第45句】:事實上,作家總要比社會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對人世間生活的艱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強烈。
【第46句】:整個世界都是悲劇性的,技術的鐵拳粉碎了所有的防護墻。這不是表現主義。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們象罪犯一樣被綁赴刑場那樣,被趕往真理。
【第47句】:心臟是一座有兩間臥室的房子,一間住著痛苦,另一間住著歡樂,人不能笑得太響。否則笑聲會吵醒隔壁房間的痛苦。
【第48句】:用人類來考驗你自己吧。它使懷疑者懷疑,使相信者相信。
【第49句】:文學力圖給事情蒙上一層舒適的、令人高興的光,而詩人卻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實、純潔、永恒的領域。文學尋找安逸,而詩人卻是尋找幸福的人,這與舒適相去十萬八千里。
【第50句】:人必須對某些永恒之物懷有不易之心。
【第51句】:我們的藝術是一種被真實照耀得眼花繚亂的存在:那照在退縮的怪臉上的光是真實的,其它都不是。
【第52句】:盡管人群擁擠,每個人都是沉默的,孤獨的。對世界和對自己的評價不能正確地交錯吻合。我們不是生活在被毀壞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錯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