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情佛家經典語錄
關于愛情佛家經典語錄
【第1句】:若于出家一切人邊起惡心者,則同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等前為惡無異。――源自:《大方廣十輪經》
【第2句】: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第3句】:佛曰:剎那便是永恒。
【第4句】:須具只眼,莫依他人作眼。――源自:《黃蘗傳心法要》
【第5句】:若有諸眾生,未發菩提心,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源自:《華嚴經》
【第6句】: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源自:《楞嚴經》
【第7句】: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源自:《金剛經》
【第8句】:一切諸佛身,皆有無盡相,出現雖無量,色相終不盡。――源自:《華嚴經》
【第9句】: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10句】: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及涅盤寂靜,是三是法印。――源自:《蓮花面經》
【第11句】: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源自:《增一阿含經》
【第12句】:若人壽百歲,邪偽無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受正智。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惟佛法要。――源自:《法句經》
【第13句】: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14句】: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源自:《金剛經》
【第15句】:諸利根本,信為大力。――源自:《大智度論》
【第16句】:以己為洲,以己為依處,不以他人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他為依處。――源自:《南本大般涅盤經》
【第17句】:又如大海同一咸味,佛法亦爾,同趣涅盤,一味解脫。――源自:《佛說華手經》
【第18句】: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源自:《楞嚴經》
【第19句】:為除三毒刺,專求利智犁。――源自:《華嚴經》
【第20句】: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源自:《大智度論》
【第21句】:佛曰: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第22句】: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第23句】:一切諸法皆從自業因緣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緣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源自:《無字法門經》
【第24句】:佛曰: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第25句】: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源自:《佛遺教經》
【第26句】:一切法各各為因,各各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論》
【第27句】:信為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源自:《大智度論》
【第28句】: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正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源自:《佛遺教經》
【第29句】: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畢竟無有般涅盤者,唯除為欲調伏眾生而示現耳。――源自:《華嚴經》
【第30句】: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源自:《佛遺教經》
【第31句】:圣僧者,謂正行、應理行、和敬行、質直行,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凈功德,凈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源自:《隨念僧經》
【第32句】: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源自:《大日經》
【第33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源自:《大般泥洹經》
【第34句】:佛曰: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第35句】: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源自:《華嚴經》
【第36句】:諸佛、正法、賢圣僧,直至菩提我歸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愿成佛。――源自:《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第37句】: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源自:《摩訶般若經》
【第38句】:善知識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緣。――源自:《付法藏經》
【第39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源自:《地藏經》
【第40句】:若悟實相,即藉一法,或藉一字,均可證果。――源自:《中有聞教得度密法》
【第41句】:誦持佛名故,超億千萬劫,一切諸煩惱,疾得成菩提。――源自:《八佛名號經》
【第42句】:三乘所有三寶實義,唯取圣位名僧寶。――源自:《涅盤經》
【第43句】: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第44句】:一切眾川流,皆悉歸大海,若飯佛及僧,福歸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盤經》
【第45句】:有出格見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學問;有超方學問,方有蓋世文章。――源自:《靈峰宗論》
【第46句】:吾觀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說難盡,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若男若女若龍神,報盡應當墮惡道,至心歸依大士身,壽命轉增除罪障。――源自:《地藏菩薩本愿經》
【第47句】: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源自:《佛本行集經》
【第48句】: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源自:《雜阿含》
【第49句】:聞所說而信者,不名為信;智慧知己,名為信。――源自:《大智度論》
【第50句】: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后斷一切見,如此為善巧。――源自:《四百論》
【第51句】: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第52句】: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師,卜問祠祀,請乞邪神,天神遠離,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現世罪人,非佛弟子!――源自:《事佛經》
【第53句】: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幣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源自:《梵網經》
【第54句】:如實知已,以理為依,不由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佛若僧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源自:《瑜珈師地論》
【第55句】: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源自:《無量壽佛經》
【第56句】:自歸三尊,最吉最上,唯獨有是,度一切苦。――源自:《法句經》
【第57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七佛通戒偈)――源自:《法句經》
【第58句】:于佛起惡心,毀謗生輕慢,入大地獄中,受苦無窮盡。――源自:《分別善惡報應經》
【第59句】:若值無道,俎醢之酷,湯火之厄,終不釋正從彼妖蠱也!――源自:《六度集經》
【第60句】:若聞阿彌陀德號,歡喜贊仰心歸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則為具足功德寶。設滿大千世界火,亦應直過聞佛名,聞阿彌陀不復返,是故至心稽首禮。――源自:《無量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