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經文語錄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佛家經文語錄

            即心即佛,回頭是岸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參學。遵元音老人囑咐,2000年后,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離此心外,更無別佛。無量法門,只為悟心,離此一事,更無別旨。唯大丈夫,方能如是而信,如是而行,如是而證,余者皆信不及,行不達,證不得。諸佛祖師,古圣先賢,何曾向外求索?他們只是覺悟了自心的人。一大藏教,只為指示此心,只為證悟此心。

            臨濟祖師問答云:

            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未審此意如何?乞師指示。

            師(臨濟)云:大通者,是自己。于處處達其萬法無性無相,名為大通。智勝者,于一切處不疑,不得一法,名為智勝。佛者,心清凈光明,透徹法界,得名為佛。十劫坐道場者,十波羅蜜是。佛法不現前者,佛本不生,法本不滅,云何更有現前?不得成佛道者,佛不應更作佛。[1]

            黃檗祖師說:

            只為不識本心,謾作見解,才作佛見,便被佛障,作眾生見,被眾生障,作凡作圣,作凈作穢等見,盡成其障,障汝心故,總成輪轉。[2]

            六祖大師云: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于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3]

            三善道的眾生,以善業為主,受善業之報,受善業之縛,不得解脫。三惡道的眾生,以惡業為主,受惡業之報,受惡業之縛,不得解脫。迷人不得無作,不作此業,便作彼業。

            善業雖善,若著其善,亦屬不凈。學人不可落腳在善相上,不可落腳在佛相上,不可落腳在法相上,不可落腳在僧相上,不可著一切相。若著一切相,則成一切污染。

            心是萬法的妙體,相乃自心的相貌。面貌有多端,歸源唯一人。這一人,便是諸人了了常明的無相真心,即是諸人的本佛,亦名諸人的本真。

            佛乃清凈大海眾菩薩之體,亦曰眾子之母。清凈大海眾菩薩乃佛之妙用,亦名一母眾子。母喻體,子喻用。攝用歸體,念念歸宗,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或曰現前當來,必定見性。凈土宗所說的“花開見佛”,就是禪宗所說“明心見性”,名雖有異,實際不二。

            此心此佛,人人本具,個個現成,不假外求,故佛教云“回頭是岸”?;毓庖灰?,一見見得,即到彼岸,亦名往生凈土。彼岸不在別處,只在諸人當下,只是諸人的遍含萬相而又一塵不染的妙明真心。若人識得此心,則塵塵剎剎,無非凈土。德山禪師云:

            于己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無心于事,無事于心,則虛而靈,寂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毫厘系念,三涂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圣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及其厭之,又成大患,終而無益。[4]

            人人有一頭,不可向外更求頭。人人有一佛,不可向外更求佛。人人有一心,不可向外更求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二名,異名同實。

            達摩大師云: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5]

            布袋和尚云: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6]

            蓮池大師云:

            只平常念去,但念不忘,忽然觸境遇緣,打著轉身一句,始知寂光凈土,不離此處,阿彌陀佛,不越自心。[7]

            千經萬論,若顯若密,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除此心外,更無所詮。[8]

            登達彼岸之人,或曰悟了自心的人,須于彼岸上養道,須于心體上養道,直至最后,此岸消融,彼岸無存,渾然一體,是真彼岸也。

            佛祖相傳,實無一法與人,只是令人發明本心。達摩祖師云: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處?心外既無佛,何起佛見?遞相誑惑,不能了本心,被他無情物攝,無自由分。[9]

            六祖大師云:

            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10]

            黃檗祖師云:

            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11]

            自古佛祖,以心印心,心心不異,只是這一心。此心即是佛,佛即是此心,不可心外更覓佛。不悟此心,向外覓佛,不是佛法,而是外道。

            自古佛祖,佛佛傳授,實無一法與人,只教人執定金剛王寶劍,斬斷一切所知、所見、所聞、所覺、所悟,只剩下這個赤裸裸、光皎皎、一塵不染、一絲不掛的,便大事了畢。

            有志于弘揚圣賢文化的人,有志于人類文明的人,應當發起大愿,盡此一生徹底拼搏,誓愿證得自性實相,誓愿度盡自性眾生,自利利他,普利群生。所謂度眾生,亦非離心之外,別有眾生可度,而是度盡自性眾生。所謂自性眾生,就是自己的習氣毛病。自性眾生,亦非實有,故云“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12]永明延壽大師云:“修習空華萬行,安坐水月道場,降伏鏡像天魔,證成夢中佛果。意云若因若果,皆從緣生。如夢幻故,是以若實若幻,皆是一心。以實是心之性,幻是心之相,以因了相虛。見自心性時,是得道之處,故云道場。”[13]

            諸佛祖師,古圣先賢,說東說西,種種方便,只為學人,證悟自心。心者,無相真心,亦名清凈法身。以明鏡而喻之,圓明寶鏡,隨緣現相,青來現青,黃來現黃。然而,圓明寶鏡,卻非青黃。今借佛典公案而說明之。

            世尊一日,示隨色摩尼珠,問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

            時五方天王,互說異色。

            世尊復藏珠入袖,卻抬手曰:“此珠作何色?”

            天王曰:“佛手中無珠,何處有色?”

            世尊嘆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將世珠示之,便各強說有青黃赤白色。吾將真珠示之,便總不知?!盵14]

            迷人不識鏡體,妄取鏡中幻相,捕風捉影,徒勞無益。永嘉大師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里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凈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里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盵15]鏡中萬相,或青或黃,然而,圓明寶鏡,卻非青黃。若言明鏡是青,那么,青去黃來,豈不無了明鏡?若是無了明鏡,豈能更現黃相?若言明鏡是黃,那么,黃去青來,豈不無了明鏡?若是無了明鏡,豈能更現青相?萬相空去來,明鏡依舊在。迷人見青,認青為心。迷人見黃,認黃是心,今日流行的“心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也。此心現青現黃,此心卻非青非黃,此心是個無形的妙體,古德稱為無形的大道,佛家稱為無形無相的法身,或曰法身無相。

            相不現相,唯心現相。青不現黃,黃不現青,一切萬相,皆不現相,唯有此心,是現天、現地、現青現黃的主人公。此心即是佛,佛即是此心,道家名之曰道,亦名谷神,儒家稱之為仁,亦名良知心體。

            諸人的無相真心,以及心中的生生不息的萬相,便是諸人的大千世界。若人不識無相真心,妄取心中幻相,則大千世界,則成娑婆。娑婆苦海,六道輪回,其罪魁禍首,則是捕風捉影的貪心。有了這個捕風捉影的貪心,便有了得意忘形、失意忘形的嗔心。有了這個得意忘形、失意忘形的嗔心,便有了認假當真、無繩自縛的癡心。

            若欲覺悟自心,回歸自性,當須熄滅貪嗔癡,去掉自心的污染。覺悟了自心,回歸了自性,便獲得了本然的解脫,便回歸了太平的天下。這是自性的本然境界,這是自心的本然境界。佛教所說的凈土世界,其實,就是這個清凈污染的自心境界。

            [1]《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冊,第502頁上中。

            [2]《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大正藏》第48冊,第384頁下。

            [3]《六祖法寶壇經》,《大正藏》第48冊,第348頁下。

            [4]《景德傳燈錄》卷十五,《大正藏》第51冊,第317頁下。

            [5]《少室六門》。《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三六九頁下。

            [6]《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七?!洞笳亍返谖迨粌?,第四三四頁中。

            [7]《禪關策進》?!洞笳亍返谒氖藘?,第一一〇四頁下。

            [8]《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嘉興藏》第三十六冊,第三一八頁下。

            [9]《達磨大師血脈論》,《卍續藏》第63冊,第2頁中。

            [10]《六祖法寶壇經》,《大正藏》第48冊,第354頁中。

            [11]《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大正藏》第48冊,第380頁上。

            [1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一?!洞笳亍?冊,第749頁上。

            [13]《宗鏡錄》卷二十七。《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五六九頁中。

            [14]《五燈會元》卷一,《卍續藏》第80冊,第29頁中。

            [15]《永嘉大師證道歌》?!洞笳亍返谒氖藘?,第三九五頁下。

            《西游記》算佛家經典還是算道家經典

            明顯的抑道唱佛。把道神,仙,精怪當故事編,添加熱鬧,增加可讀性。把佛家當求世主唱。應該說作者是佛徒傾向。也應說是以宣揚佛家為主的一部小說。(個人觀點)。

            佛家關于愛情的經典禪語,你知道多少

            愛情是這樣美好,令世人如癡如狂,那么佛家是怎么看待愛的呢?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十個經典禪語故事,告訴你愛情的真諦。

            一:一切皆為虛幻

            第一句語出金剛經: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美好的愛情,動人的愛情,原來都是虛幻的!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真摯,羅密歐和朱利葉的忠貞:原來一個是傳說,一個是小說。

            牛郎和織女的凄美,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個是神話,一個是童話。

            《泰坦尼克》沉沒了,《魂斷藍橋》隕落了,《亂世佳人》在飄搖,《人鬼情未了》也已經離逝了!

            可是虛幻的愛情卻也是最美的!如墜夢中,近在眼前,卻觸摸不到;遙遠的總是最美,因為遙不可及,充滿想象,卻難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營造的幻境。

            這種美,值得我們凡人一直去追尋,即使花去畢生的時間,得到心碎的結局,卻依然在憧憬。

            佛說:在這個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的?它既不是你失去的,也不是你沒有得到的,而是你正擁有的!

            二:不可說

            很多的東西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別人告訴你,那么你就達不到自己修行開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眾生要拋棄妄念執著,進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狀態!所以"說"這一行為本身需要一個妄念才能實行,所以不可說!之所以佛陀有這么多經書,這么多語錄是為了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為之,故禪宗講求不執著于文字就是這個道理。

            看了再多的愛情電影,再經典的愛情小說也只是惘然,愛情是只有自己體會了才會明白!因為愛情也是不可說的。

            陷入愛情的人是癡的,周圍的人永遠都不會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為這種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雖然1000個幸福的結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愛情經歷卻各不相同!只有戀人們自己知道他們的小秘密,對外人不可說!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經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師所譯,盡得禪宗精髓!全句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兩個概念,佛家講"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質的表象!

            擁有美麗的容顏的女人,總是會獲得眾多的青睞!可是再美麗的女人,依然會有蒼老的一天!當你老去以后,曾經的一切是否依然?原來當美麗凋謝的時候,一切才回歸本來面目!一切的風光與繁華,甜言與蜜語也只是過眼云煙。女人,找個真正愛你的人,擁被入眠吧!

            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于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

            充滿誘惑的塵世間,愛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愛,是一種容易凋謝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風中最讓人無可奈何的那朵玫瑰。當新的誘惑出現的時候,心中的欲望開始萌動!原來,愛情也是一種原罪??墒?,偷食禁果之后的懲罰呢?迷失的人兒早已經沉迷而無法自拔!

            也許也只有體會真愛的人,面對著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動、風動、心不動吧!

            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語出《佛典》,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現在很多相愛的人,會因為對方的貧窮而離開!這是真正的愛情嗎?也許會有人說愛情和面包的理論!可是,過去的老人們都說,有情飲水飽。我也相信:真正愛一個人,雖然貧窮,但是只要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覺得飽!愛就是這樣的一種心境:得到了愛,就仿佛已經得到了全世界!

            當面對自己心愛的人,不管身在何處,也如沐春風。記得天龍八部里,西夏選駙馬。當問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遙快樂?段譽答到:枯井底,污泥處.為什么呢?因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愛!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你說:緣是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說:緣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說:緣是縱然兩情相悅,仍難逃宿命之劫。我說: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緣是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窗前點滴到天明。緣是無盡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靜靜的看著它緣起緣滅。

            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還記得阿甘正傳里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隨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來的時候,以為圣人要大講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隨者說到:Iamtired。

            愛情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羨慕那些黃昏下,互相攙扶的老夫妻,他們一起回家,即使沒有說一句情話,可是只是一個微笑也已經勝過前言萬語!他們做到了“執子之手,與子諧老”的愛情境界,只是在這平靜的畫面中!

            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p>

            現實生活中的男人,常常說自己喜新不厭舊,他們就像貪玩的孩子,總會瞅準一個空偷著出去玩玩,玩累了他們自然會回家。在外,他們可以風流快活;在家,他們也想做好丈夫好父親。他們腦子中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老婆和情人,最好是一舉兩得。他們中有些人即使曾失足變心,但在現實利弊輕重的權衡之下,在結發之妻眼淚的攻勢之下,在親朋好友群起而攻之的嚴峻形勢下,大多能改邪歸正、痛改前非,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

            而女人,她們往往視愛情若生命,在她們骨子里,愛情這兩個字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數女人又都是懷舊的,如果沒有傷及靈魂痛徹心骨的經歷她們是絕不會輕言放棄的,而女人一旦決意放棄,那她曾視之為生命的那份愛情定已全然摧毀,她早已沒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變了心絕了情,那是永遠都不會回頭的了。就如同那只飛離主人肩膀的鳥兒,一去不返。女人的愛,因為忠誠,所以毅然決然。

            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寫一偈來確定接班人,奪冠呼聲最高的神秀寫的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當時慧能還是個勤雜人員,還不識字,找了個小沙彌給念了一遍,然后就說出了那個現在很知名的偈子(還得找人幫著寫在原作邊上),五祖看了之后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該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來上了一課小灶(有點西游記的意思),然后為了避免紛爭,傳了學位就讓六祖趕快帶了衣缽溜了!

            這四句主要講的是要人們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經中說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執著于空!

            前兩句只不過借菩提樹和明鏡來講明:不要執著與事物。后兩句講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執著于道,反而與道越來越遠。禪宗主要闡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還記得馮鞏相聲里說到:女人一輩子也聽不夠的是“我愛你”三個字,《過把癮》里的杜梅拿刀架在方言的脖子上就是為了聽他說這三個字!沒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很愛聽這三個字,而且是百聽不厭。每個女人都希望有人愛她,但是其實這些只是形式而已!真正的愛往往都是很深沉的,是把愛放在心里的!

            這種愛,是沉靜;是一種內蘊深厚,雋永深沉的愛。它沒有曇花一現的驚艷,沒有“山無棱,天地絕,乃敢與君絕”的壯烈誓言。這是一種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愛;是攜手一起慢慢變老,共守日落日出從容的愛。這種愛,是流瀉指間清逸舒緩的琴音,滌蕩浮躁的靈魂,舒展紛亂的心情,梳理出沉靜平和的人生。

            太熱烈奔放的愛總是易于枝頭凋落,而平和沉靜的愛卻是暗香持久,心香永恒。當火焰般燃燒的愛情化為灰燼,當愛情的潮水慢慢消去,守望在那里的,依然是一顆寬大博愛的心,包容接受撫慰著那顆傷痕累累的心。

            當然,沉靜的愛絕不是沉悶的愛。那是心靈的守望,是一種心底深處深藏的真切牽掛。似清風,如明月,美麗而不媚俗,平和而不平庸,平靜卻不沉悶。透過愛的清清溪水,你會看到細石粒粒,看到游魚歡快地在溪水中游來游去。這種沉靜的愛所蘊含的美麗,是要用一輩子用心去讀的,才能在平淡真實中讀出鮮活和感動。

            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當年地藏王菩薩原可以成佛,但他見地獄里有無數受苦的魂靈,不忍離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這句話的由來,屬于佛教的大乘。

            記得木村演的一部電影里曾經這樣詮釋“愛”,說愛一個人就是當他幸福的時候你比他更幸福,當他痛苦的時候你比他更痛苦……

            其實給別人幸福,被別人需要著,是一件能給自己帶來很大滿足與快樂的事情,至少我會很享受別人對自己的依戀,也同時依戀著別人,這是我與外部世界對話的方式,也愿意相信這樣活著才算是完整而純粹的人生吧!

            教父經典片段語錄

            《教父》為美國作家馬里奧·普佐于1969年所寫的小說作品,描述有關的在美黑手黨教父維托與其家族的歷史。馬里奧·普佐從小喜歡聽意大利黑手黨Mafia的故事。普佐與弗朗西斯·科普拉(Francis Coppola)合作,將《教父》改編成電影劇本,1972年搬上銀幕,由巨星馬龍·白蘭度主演,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放異彩。

            【經典語錄】

            【第1句】:讓朋友低估你的優點,讓敵人高估你的缺點。

            【第2句】: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第3句】: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第4句】:我花了一輩子,就學會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夠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

            【第5句】:最好的威脅是不采取行動,一旦采取行動卻沒收到效果,人們就不再怕威脅了。

            【第6句】: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的。

            【第7句】:離你的朋友近些,但離你的敵人要更近,這樣你才能更了解他。

            【第8句】:把意外當做是對自己尊嚴侮辱的人永遠不會再遭到意外。

            【第9句】:不要輕易說出你的理想,不給別人嘲笑你的機會。

            【第10句】:這個世界本身就沒有所謂的清白而言,你能坦言自己從來就沒說過慌,這是自欺欺人。

            【第11句】:如果一個人很慷慨,那他就必須把自己的慷慨表現得充滿感情。

            【第12句】:當你說“不”時,你要使“不”聽上去像“是”一樣好聽。

            【第13句】:你花時間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嗎?我當然有。 很好!不照顧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個男人。

            【第14句】:在這個世界上,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時刻留意的話,總有機會向那些不可一世的人報仇雪恨。

            【第15句】:如果歷史教育了我們什么,如果生活教給我們什么,那就是我們可以殺任何人。

            【第16句】:友誼就是一切。友誼比才能更重要,比政府更重要,它和家庭幾乎是可劃等號的。千萬別忘記這一點。

            【第17句】:政治與犯罪本是一回事情----金融就是槍,政治就是摳動扳機的時候 。

            【第18句】:但凡男女之間的那點“意思”,常常是從“不好意思”開始,到“真沒意思”結束。

            【第19句】:社會上常常會有突如其來的侮辱,那是必須忍受的。

            最經典的語錄有哪些

            【第1句】: 受傷了別不斷地跟別人嘮叨訴苦,他們不喜歡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心事。沒錢了自己賺去,別老是告訴別人,否則他們會遠離你。失敗了想想怎么重新開始,別竭心盡力跟別人證明你有多倒霉,否則他們只會覺得你懦弱。別矯情,直面人生的慘淡!努力使自己活得更好是你一個人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幫你!

            【第2句】: 小時候我們有著很大的理想。長大之后很少人圓夢,都默默認命做著自己喜歡不喜歡的職業,換取一份或多或少的報酬。人長大后會越來越少去要求和責怪別人,因為我們慢慢學會了設身處地后,會發現每個人都很難,大家都是一邊放棄一邊委曲求全走到了今天。所以你變得越來越寬厚,包容。你長大了。

            【第3句】: 已經到了一個能坐下來和過去握手言和的年紀。覺得生活怎么過,其實都挺好的。老天沒太眷顧我,也沒把我往絕路上逼。還有很多選擇,可以自己做決定。還有很多空間,可以自己去努力。反正時間就這么多,能享用的世界就巴掌大,最后什么造化,還是看自己。不怪命,命沒有害過你。

            【第4句】: 曾經你顛沛流離,曾經你臥薪嘗膽,曾經你迷途知返。生活就是這樣,總要不停付出才能收獲,總要不停跌倒才能成長。用疼痛下酒,以辛酸為梯,只有勇敢經歷,才能真正治愈。終有一天你會明白,成熟是不去抱怨,是能溫柔的面對孤獨的過去、傷心的回憶、失落的自己。接受它們,從此學會微笑。

            【第5句】: 如果你被人惡意攻擊,請記住,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獲得一種自以為重要的感覺,而這通常意味著你已經有所成就,并值得別人注意。許多人,在罵那些各方面比他們優秀得多的人的時候,都會獲得某種滿足感。請將別人不公正的批評當成是對你的另一種認可。沒有人會去踢一條死狗。

            【第6句】: 有人有大的夢想,有人有自己小的幸福。沒什么高低之分,只要自己過得開心就好。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就是不去打擾別人的小幸福,也不去嘲笑別人的夢想,只要他們都是真的投入其中??傆幸惶炷銜靼鬃屗腥硕枷矚g根本無法做到,只要身邊的人和你自己喜歡就夠,沒必要去聽太過熙熙攘攘的聲音。

            【第7句】: 沒有什么能一下拯救你,就像沒有什么能一下打垮你。你不能期待一個刺激就可以順利地改變你,也不能期待時間拯救你。時間不能拯救你,它只會帶著人往前走,修正方向的只能是你自己。你只有每天多吸收一點多刺激一點,直到那變成你的習慣。畢竟今天不多走一點,明天就要用跑的了。

            【第8句】: 成功是件困難的事兒,這誰都懂,但也別太繃著,你得有自己的生活,有喜歡的人就去追,哪怕到頭來是一場錯過。有想要的夢就去做,哪怕最后一場空。失敗沒什么,誰都有被嫌棄的時候,可命運就是這樣一個積累的過程。有一天你突然美夢成真,你以為是撞了大運,其實不是,那是一份遲到的禮物。

            【第9句】: 很奇怪,人總是想留住那些根本留不住的東西。比如青春熱血,毫無保留的信任,無所顧忌的真誠。這些曾經擁有過的東西,都隨著時間的流逝遠走了。在變成另一個自己之后,我們百般回首,以懷念來回避現實,盡管那現實可能不太糟糕。你知道回不去的,可你想回去。你正在擁有的,你嗤之以鼻。

            【第10句】: 如果你是個過來人,請不要給正在進行中的人潑冷水,不管是社團活動還是旅行,不管是考研還是唱歌。即使你在這件事上有發言權,也不要覺得他們做的都是小菜一碟不屑一顧。只要一個人在用心地認真地做一件事,不管這件事在你看來多渺小多輕而易舉,都值得真心去鼓勵。

            有哪些經典的情感語錄

            你開心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那個人,一定是你最愛的人。

            難過的時候想到的第一個人,一定是最愛你的人。如果你想到的是同一個人,好好珍惜吧,茫茫人海,錯過TA,也許就再難遇見第二個。不要讓你自己留下終身的遺憾

            總要允許有人錯過你,才能趕上最好的相遇。 總有人真誠地愛著你,相愛, 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先經營好自己, 最好的愛情是你剛好成熟我剛好溫柔。

            總有人會穿越人海找到你 擁抱你, 無論海水漲潮還是退潮,無論日出還是日落, 他都會堅定地奔向你,不退縮 不猶豫。

            我們之間的關系像一場游戲, 我練到滿級,你刪了游戲。 深情的人,總是容易被辜負。 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 陪伴勝過言語,細節勝過情話。

            如若愛一個人 就不要說太多做不到的承諾 如若不愛一個人 就不要輕易接受對方所有的好 承諾要趁晚 拒絕要趁早 我們經不起來來回回的辜負 也扛不住反反復復的背叛"

            曾經打動我們的小說語錄,還記得嗎

            “這一次我去香港,認識了兩個很有趣的人,一個女孩兒,就蹲下為一個黑幫頭子系了一次鞋帶,說了一句話,就讓那個黑幫頭子放下了一切榮華富貴,跟她隱居山林?!?

              “那個女孩兒說——男人的路不好走,得穿一雙好鞋,把鞋帶系緊,才能走的穩健,走的遠”

              “現在,我忽然想改一改那句話了——一個男人,總得幫自己的女人把鞋帶系好,才能讓對方跟著自己一輩子走下去,而且,時常也得回頭看看,千萬別自己的女人丟了都不知道,那是悲劇。人活在這萬丈紅塵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富貴名利說到底都是過眼浮云,到死的時候,和自己一起在棺材里躺著的那個,永遠是自己的女人,不能等到老了才看清,悔之晚矣!人活一世,挺不容易的,聰明的人應該看清本心,愛該愛的人,不拜蒼天,但叩父母,一個情字擺在心里最中間的地方,多多在乎一些,且行且珍惜?!?

            經典的短句語錄有哪些

            【第1句】: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來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劇中人。

            【第2句】:生活不是電影,沒有那么多的不期而遇。

            【第3句】: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時光,而是留住記憶。

            【第4句】:我們的一生一定會遇見兩個人,一個驚艷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第5句】:最好的自己留給最后的人

            【第6句】:人生何必初相識,但求相看兩不厭。

            【第7句】: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了我們言不由衷。

            【第8句】: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第9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第10句】: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第11句】:青春是最好的資本。

            【第12句】: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第13句】:有些事,一轉身就是一輩子,人生若只如初見。

            【第14句】:哪里有喜歡孤獨,只不過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

            【第15句】:如果你不出去走走,就會以為眼前的就是全世界

            【第16句】: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第17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第18句】: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

            【第19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上聯:河上和尚把經文合上。求下聯

            上聯:河上和尚把經文合上,

            下聯:山下傷者要治療三天。

            佛家講究“因果”,為什么歷史上“滅佛”佛家把自己形容成受害者,而不說自己種下的因

            【第3句】:佛祖出世后,“明心見性的不二正法”大顯于世,也就正式開始了紅陽世。達摩把“佛心印”送還中國后,到了慧能大師時代(638-713年)才真正的發揚光大,度回了“應該回天”的真佛子。之后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那是一個頻繁改朝換代、軍閥割據時期,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度走了善根厚的智慧人,滅除“畜生不如”的愚迷人。用神圣的話講,叫做:道劫并降。優勝劣汰,獎善罰惡,這是自然界的規律與法則。

            “一花開五葉”之后,進入“口頭禪”時代,沒有僧人用“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的言行來證明他拿到了“佛心印”,實際只是表面的昌盛,因為“道入火宅”的法運來臨,寺院弘法盛極而衰,從此以后就是真正的“末法時代”。起于宋朝的960年以來,因為法運的原因,宗教界已經全面進入了“末法時代”,實際就是“魔法時代”,為什么說是“魔法時代”呢?就是沒有“明心見性的不二正法”(無為法)的時代,就是把讓人“心神向外,迷失自性”的“有為法”當成“無為法”的時代。

            進入“末法時代”之后,禪宗的人也沒有踐行《金剛經、壇經》,步入了“禪凈雙修”的階段,當“佛珠”這個“有為法”掛在了禪宗弟子的脖子上、“佛像”也出現了在了禪宗的寺院、《百丈清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被廢除之后,“功德箱”也出現在了“佛像”前面,這時候,禪宗也就徹底的名存實亡了。提倡“禪凈雙修”的凈宗六祖永明延壽(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僧,為凈土宗六祖,亦為法眼宗三祖,這個人是讓禪宗徹底的名存實亡的關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69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