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原文及翻譯_注釋_賞析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原文及翻譯_注釋_賞析

            原文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⑴。漸霜風凄緊⑵,關河冷落,殘照當樓⑶。是處紅衰翠減⑷,苒苒物華休⑸。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⑹,歸思難收⑺。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⑻。想佳人⑼妝樓颙望,誤幾回⑽、天際識歸舟。爭知我⑾,倚欄桿處,正恁凝愁⑿!

            注釋

            ⑴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寫眼前的景象。瀟瀟暮雨在遼闊江天飄灑,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涼。瀟瀟,下雨聲。一說雨勢急驟的樣子。一作“蕭蕭”,義同。清秋,清冷的秋景。

            ⑵ 霜風:指秋風。

            凄緊:凄涼緊迫。

            關河:關塞與河流,此指山河。

            ⑶殘照:落日余光。當,對。

            ⑷是處:到處。

            紅衰翠減:指花葉凋零。

            紅,代指花。

            翠,代指綠葉。此句為借代用法。

            ⑸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時光消逝,漸漸(過去)的意思。

            物華:美好的景物。

            休:這里是衰殘的意思。

            ⑹渺邈(miao3):遠貌,渺茫遙遠。一作“渺渺”,義同。

            ⑺歸思(舊讀:sì,做心緒愁思講):渴望回家團聚的心思。

            ⑻淹留:長期停留。

            ⑼佳人:美女。古詩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懷念的對象。

            颙(yóng)望:抬頭凝望。颙,一作“長”。

            ⑽誤幾回: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只當作心上人的歸舟。語意出溫庭鈞《望江南》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天際,指目力所能達到的極遠之處。

            ⑾爭(zěn):怎。處:這里表示時間。

            “倚欄桿處”即“倚欄桿時”。

            ⑿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專注不已。

            翻譯

            佇立江邊面對著瀟瀟暮雨,暮雨仿佛在洗滌清冷的殘秋。漸漸地雨散云收秋風逐漸緊,山河冷落落日余暉映照江樓。滿目的凄涼到處是花殘葉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經歇休。只有長江水默默地向東流淌。

            其實我實在不忍心登高眺望,想到故鄉遙遠不可及之處,一顆歸鄉的心迫切難以自抑。嘆息這幾年來四處奔波流浪,究竟是什么苦苦到處滯留?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邊畫樓,眺望我的歸舟誤認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正在倚高樓眺望,心中充滿了思念家鄉的憂愁苦悶?

            創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熏陶,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其天性浪漫,極具音樂天賦,適逢北宋安定統一,城市繁華,開封歌樓妓館林林總總,被流行歌曲吸引,樂與伶工、歌妓為伍。初入仕,竟因譜寫俗曲歌詞,遭致當權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跡天涯,用詞抒寫羈旅之志和懷才不遇的痛苦憤懣。《八聲甘州》即此類詞的代表作。被蘇軾稱贊其佳句為“不減唐人高處”。

            賞析

            詞中表達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時分,感嘆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這種他鄉做客嘆老悲秋的主題,在封建時代文人中帶有普遍意義。但作者在具體抒情上,具有特色。

            詞的上片寫作者登高臨遠,景物描寫中融注著悲涼之感。一開頭,總寫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頭兩句“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用“對”字作領字,勾畫出詞人正面對著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洗”字生動真切,潛透出一種情心。“瀟”和“灑”字,用來形容暮雨,仿佛使人聽到了雨聲,看到了雨的動態。接著寫高處景象,連用三個排句:“漸霜風凄慘,關何冷落,殘照妝樓。”進一步烘托凄涼、蕭索的氣氛,連一向鄙視柳詞的蘇軾也贊嘆“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趙令疇《侯鯖錄》)。所謂“不減唐人高處”,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壯闊大;凄冷的寒風和著瀟瀟暮雨緊相吹來,關山江河都冷落了,殘日的余輝映照著作者所在的高樓,所寫的每一個景色里,都滲透著作者深沉的感情。這三句由“漸”字領起。雨后傍晚的江邊,寒風漸冷漸急,身上的感覺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涼。“關河”星是冷落的,詞人所在地也被殘陽籠罩,同樣是冷落的,景色蒼茫遼闊,境界高遠雄渾,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涼圖景,也滲透進了天涯游客的憂郁傷感。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這兩句寫低處所見,到處花落葉敗,萬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這既是景物描寫,也是心情抒發,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變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許多感觸,何況又是他鄉做客之人。作者卻沒明說人的感觸,而只用“長江無語東流”來暗示出來。詞人認為“無語”便是無情。“惟有”二字暗示“紅衰翠減”的花木不是無語無情的,登高臨遠的旅人當然更不是無語無情的,只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對長江水的指責無理而有情。在無語東流的長江水中,寄托了韶華易逝的感慨。

            上片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情,從高到低,由遠及近,層層鋪敘,把大自然的濃郁秋氣與內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暢而又興象超遠。

            詞的下片由景轉入情,由寫景轉入抒情。寫對故鄉親人的懷念,換頭處即景抒情,表達想念故鄉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鄉思的矛盾心理。從上片寫到的景色看,詞人本來是在登高臨遠,而下片則用“不忍登高臨遠”一句,“不忍”二字領起,在文章方面是轉折翻騰,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臨遠是為了看看故鄉,故鄉太遠是望而不見,看到的則更是引起相思的凄涼景物,自然使人產生不忍的感情。“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實際上這是全詞中心。“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這兩句向自己發問,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鄉的凄苦之情,回顧自己落魄江湖,四處漂泊的經歷。捫心問聲究竟是為了什么原因。問中帶恨,發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難歸的深切的悲哀。有問無答,因為詩人不愿說出來,顯得很含蘊。一個“嘆”字所傳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緒,和回顧茫然的神態,準確而又傳神。“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又從對方寫來,與自己倚樓凝望對照,進一步寫出兩地想念之苦,并與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應。雖說是自己思鄉,這里卻設想著故鄉家人正盼望自己歸來。佳人懷念自己,處于想象。本來是虛寫,但詞人卻用“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樣的細節來表達懷念之情。仿佛實有其事,見人映己,運虛于實,情思更為悱側動人。結尾再由對方回到自己,說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會埋怨自己不想家,卻不知道“倚闌”遠望之時的愁苦。“倚闌”、“凝愁”本是實情,但卻從對方設想用“爭知我”領起,化實為虛,顯得十分空靈,感情如此曲折,文筆如此變化,實在難得。結尾與開頭相呼應,理所當然地讓人認為一切景象都是“倚闌”所見,一切歸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動地表現了思鄉之苦和懷人之情。

            全詞一層深一層,一步接一步,以鋪張揚厲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現了登樓憑欄,望鄉思親的羈旅之情。通篇結構嚴密,迭宕開闔,呼應靈活,首尾照應,很能體現柳永詞的藝術特色。

            詞牌介紹

            八聲甘州,是詞牌名。全詞共八韻,所以叫“八聲”。詞分上下兩曲,上曲寫景,下曲抒情,脈絡十分清晰。《八聲甘州》簡稱《甘州》,又名《瀟瀟雨》、《宴瑤池》。唐邊塞曲。據王灼《碧雞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見,今‘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慢,有令,而‘中呂調’有《象八聲甘州》,他宮調不見也。凡大曲就本宮調制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態。若《象八聲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呂調’。”今所傳《八聲甘州》,《樂章集》入“仙呂調”。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首句増一韻者。

            格律對照

            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漸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說明: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加黑體字有韻腳所在。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于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作慢詞獨多,發展了鋪敘手法,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视频a|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秋霞午夜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 色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