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出處】唐·杜甫《登樓》。
【意思】圣朝就像北極星永保氣運,盜寇侵河山只能徒勞興嘆。
【全詩】
《登樓》
.[唐].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注釋】客心:客居者之心。錦江:即濯錦江,在今四川成都南,岷江支流, 以濯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臨近錦江。來天地:與天地俱來。玉壘:山 名,在今四川成都西北。變古今:與古今俱變。北極:北極星,又稱“北 辰”。這里喻指唐王朝。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攻入長安, 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帝,代宗至陜州(今河南陜縣),后郭子儀收復京城, 轉危為安。此句喻吐蕃雖陷京立帝,朝廷始終如北極星那樣不稍移 動。西山寇盜:指當時入侵的吐蕃。西山,指雪山(雪嶺)。同年十二 月,吐蕃又攻入松、維、保三州(皆在四川境內)及云山、新筑二城,后劍 南西川諸州也入吐蕃。意謂朝廷終不因侵擾而稍改,故吐蕃也莫相 侵。后主:指劉禪。成都錦官門外有蜀先主(劉備)廟,西邊為武侯(諸 葛亮)祠,東邊即后主祠。還:仍。《梁甫吟》:樂府篇名。相傳諸葛亮 隱居時好為《梁甫吟》。但現存《梁甫吟》歌詞,系詠晏嬰二桃殺三士 事,與諸葛亮隱居時心情似不相涉,故學者疑之。一說諸葛亮所吟為 《梁甫吟》古曲。又一說吟者是杜甫自己。
【賞析】
此詩作于廣德二年(764)春。杜甫在閬州(今四川閬中)正準備離蜀東下,聽說嚴武又任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于是又折回成都。在成都登樓眺望,觸景傷懷而作此詩。詩中既寫所見景色,又寫到吐蕃入侵時事,情調悲涼,寓意深刻,沈德潛《唐詩別裁》卷七稱此詩“氣象雄偉,籠蓋宇宙”。
作者從閬州重返成都,登成都城樓所作。其時詩人已客居四川達五年之久。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吐蕃又來侵犯,曾經攻陷長安,又攻破四川北部的松、維、保等州,繼而又攻陷劍南、西山諸州。同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這首詩就是作者的感時撫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