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出處】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意思翻譯】主人打開窗戶,眼前是平整的打谷場和綠油油的菜 園,與村邊的綠樹、遠處的青山相映成趣。我們一邊喝酒,一邊談著莊稼 事兒,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啊,老朋友,等到重陽節(jié)那天,我一定再來和 你一起觀賞菊花。
【全詩】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全詩鑒賞】
《過故人莊》是一首“通體清妙”的五律,大巧若拙的手筆,描畫了詩人隱居鹿門時應(yīng)邀赴田家作客的過程,表現(xiàn)了對真摯友情的贊美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寫得深衷淺貌,語短情長,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xiāng)土風味,是一首久負盛譽的田園詩。
首聯(lián)用對面起法點題,寫拜訪故人莊的原因。故人“邀”而我“至”,既寫出了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見出詩人聞?wù)屑粗恋乃侍孤屎蜌g欣,顯示了至交之間不講虛禮的深厚情誼。“雞黍”一詞,化用“殺雞為黍(黃米飯)而食之”(《論語·微子》)的典故,語淡而意深。以田家尋常可得的珍肴“雞黍”待客,既顯出田家之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真誠。這個開頭平靜而自然,給人以親切溫暖的感覺,然而卻是全詩極好的導(dǎo)入。
頷聯(lián)承上,描繪赴約途中所見山村天然幽美的景色。出句寫山村四周種植的綠樹,蔥蘢茂密,自成一統(tǒng),幽靜得很。對句寫青山在村郭以外橫斜著。遠處青山隱隱,起伏橫斜。這一聯(lián)對仗工整而不纖巧,寫景渾成而不刻畫。它以先寫近景后寫遠景的筆法,畫面層次疏密相間,勾畫出故人莊周圍景物的幽美,展示出一幅山村風景畫,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清新愉悅的感受。頸聯(lián)寫到家之后,賓主臨窗歡飲情景。出句寫“故人”招待客人的環(huán)境地點:打開軒窗,面對著一片平整開闊的打谷場和菜圃,遠處更有綠樹青山,相映成趣,給人以寬敞舒展之感。對句寫賓主把酒閑話時。莊稼的成長和收獲,自然地成了飲宴的主要話題。“話桑麻”,用陶淵明“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歸田園居》)語意,抒寫詩人此時此境的坦蕩襟懷。這一聯(lián)是“故人具雞黍”的具體描寫,進一步表現(xiàn)了故人淳樸深厚的情誼和簡樸可愛的田家生活,字里行間洋溢著詩人對農(nóng)村的深厚感情。
尾聯(lián)寫告別,詩人凝聚了最誠懇最動人的語言。如此寫離別,不僅照應(yīng)了首聯(lián),流露了詩人對此次“過故人莊”的滿意和對農(nóng)村風光的依戀,而且更表現(xiàn)主客間感情的親密融洽。一個“就”字妙在得神。這次是應(yīng)“邀”來訪,下次重來卻是詩人主動相就,表現(xiàn)了詩人真率的性格和豁達的胸襟。
這首詩意境清遠沖淡。以韻語紀實事,以詩人的行蹤為線索,順序展敘,有頭有尾,脈絡(luò)分明,在自然平淡中顯示出動人的藝術(shù)魅力和藝術(shù)風采。
此詩句句自然,無刻畫之跡。浩然自有“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以真對假,見稱于世。如郊野之作: “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先人留素業(yè),老圃作鄰家。” “鳥過煙樹宿,螢傍小軒飛。”皆佳。又如“山水會稽郡,詩書孔氏門。”亦佳句。(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三)。
孟集有“到得”(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之句,刻本脫一“就”字,有擬補者,或作“醉”,或作“賞”,或作“泛”,或作“對”,皆不同,后得善本是“就”字,乃知其妙。(楊慎《升庵詩話》卷六)
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筆尖幾不著點墨。淺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濃,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煉之跡俱化矣。(黃生《唐詩摘抄》)
詩以自然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 自然之妙,無須工巧。五言如孟浩然《過故人莊》,此皆不事工巧極自然也。( 〔清〕冒春榮 《葚原詩說》卷一)
紀昀:王、孟詩大段相近,而體格又自微別。王清而遠,孟清而切。學(xué)王不成,流為空腔。學(xué)孟不成,流為淺語。如此詩之自然沖淡,初學(xué)遽躐等而效之,不為滑調(diào)不止也。( 《瀛奎律髓匯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