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通禪觀,魚龍聽梵聲?!比娨馑?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水月通禪觀,魚龍聽梵聲。
【出處】唐·錢起《送僧歸日本》。
【意思翻譯】水中明月同您清寂空明的禪心相通,海底魚龍也躍出碧波聆聽您誦梵經。
【全詩】
《送僧歸日本》
.[唐].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觀,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賞析】
頸聯的描寫為上一句關于這位僧人的品格作了注腳:“水月通禪觀, 魚龍聽梵聲。”禪觀即寺院,日僧東去,所乘坐的只有船只,并無寺院。然 而“水月通禪觀”,既是寫實,亦是寫佛法。船在水面,孤寂地航行,只有船 下之水與天上月亮在水中的投影,能夠連通僧人的禪觀之地——東歸之 船。日僧持律精嚴,晚間持經念佛,并不拉下每日功課,而佛聲梵唱之聲, 吸引得水中魚龍升至水面,靜心潛聽。這兩句寫日僧持律精嚴,在東歸之 船上仍不廢頂禮佛祖。從另一個層面看,水月象征的水中之月,頗有禪 意,《佛說大凈法門經》 曰:“于是文殊師利復問其女:‘又當云何觀于色身? 答曰:‘猶如水中之月影也。’”后世嚴羽以禪喻詩,即取水月之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