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縛雞之力
無縛雞之力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無縛雞之力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無縛雞之力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無縛雞之力 成語發音: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語解釋: 縛:捆,綁。雙手連捆綁雞的力氣都沒有。形容身體虛弱或力氣小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只淮陰市上兩個少年要他在胯下鉆過去,他就鉆過去了。”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身體虛弱 成語結構: 動賓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手無縛雞之力  查看更多無縛雞之力的近義詞>> 反義詞: 拔山扛鼎  查看更多無縛雞之力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昔戰國時趙人藺相如,無縛雞之力,于澠池會上,覷秦國君臣如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