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婦代會代表感言
村書記參加市婦代會感言
、概念解釋 婦代會在婦聯組織和相關領門的領導下,組織和帶領廣大婦女參加各種物質和文化建設的社會 群眾團體。
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群眾性和社會性,是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二、基本職能 婦代會基本職能是:團結、動員廣大婦女參與單位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代表和維護婦女利益,促進男女平等。
三、其它職能
【第1句】:向婦女宣傳黨和國家在各級的方針、政策,代表婦女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發揮婦女作用,堅決完成黨委、黨支部、村委會和上級婦聯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
【第2句】:發動和組織婦女積極開展“雙學雙比”活動,發展商品經濟,積極帶領婦女投身于經濟建設,引導婦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3句】:組織開展“文明家庭”活動,提倡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尊老愛幼、鄰里團結的社會主義新風尚。
【第4句】:教育婦女遵紀守法,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打擊歧視、虐待、侮辱、殘害和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活動。
向廣大婦女宣傳法律知識,提高婦女的法制觀念;熱情關心婦女的戀愛、婚姻、家庭問題,協助調解婚姻家庭糾紛。
【第5句】:做好少年、兒童工作,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培養兒童健康成長。
【第6句】: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宣傳計劃生育政策和婦幼衛生知識,引導婦女實行晚婚、晚育、計劃生育、優生優育。
配合有關部門積極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第7句】:及時總結樹立婦女先進典型,積極向黨委、黨支部推薦優秀婦女入黨,參政議政等等工作。
村婦女主席是怎樣選出來的
從目前各地非公企業推行代表大會的探索實踐來看,一般80~100人以上的非公企業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80~100人以下的實行職工大會制度。
制定職工代表選舉辦法:根據企業規模和職工總數確定職工代表人數,按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狀況確定選區及名額分配的方案。
以選區為單位推薦職工代表候選人,候選人的差額比率一般為20%。
職工代表由職工直接選舉產生,職工代表對選舉單位的職工負責,選舉單位的職工有權監督或者撤換本單位的職工代表。
職工代表的人數和比例:百人以上的企業職代會,職工代表占職工總數的比例一般為5%至35%。
通常5000人以上的,職工代表一般不少于250人;1000人左右的,職工代表一般不少于100人;一百人以內的,職工代表最低不得少于30人。
職工代表的構成:職工代表中,直接從事生產、科研、經銷(包括班組長)的代表數不得少于代表總數的50%;從事一般管理和專門業務等人員的代表數為代表總數的30%;中層正職以上行政管理人表數不得高于代表總數的20%。
代表中青年職工和女職工應占適當比例。
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及委員是否一定為工代會代表
婦女主任不好干。
新農村的婦女主任,工作是很繁瑣,也很容易得罪人,尤其是計劃生育。
待遇不怎么樣,夠你吃喝。
制度改革后不會比以前好干些的,待遇換湯不換藥。
假如你有三寸不爛之舌,我想應該抓住這次機會,畢竟現在工作不好找。
不客氣
(*^__^*) 嘻嘻……
尤溪風云人物有哪些?
尤溪縣第一個進士——林積 林積(
~1091年),字公濟,尤溪縣常平鄉進溪里白泉村(今新陽鎮中心村)人。
宋慶歷六年(1046)中進士,是尤溪縣有史記載的第一個進士。
林積上京赴考時,途經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在旅店床上發現一個錦囊,里面有明珠數百顆。
他通過店家得悉失主是潯陽商人周仲津。
次日臨行,林積在住房門上留言:“某月某日劍浦林積住此”。
周仲津得訊后趕去,林積將明珠如數奉還。
林積初升循州判官時,承審一海盜案。
上司提刑要從重懲辦,暗示辦好可以得到保舉升遷。
林積經過反復偵訊,認為證據不足,便秉公執法,宣告58名受冤者無罪釋放。
他在安徽六合任知縣時,重視發展農桑、興建水利,倡導開鑿36口陂塘,用于防澇防旱,深得百姓歡迎。
他擔任提舉廣南礦治、市舶時,深入礦山,精心規劃,改進技術,增加產量,疏通運銷,官民獲益。
管理市舶港口時,善于調處,安撫商人,貿易興盛。
任河南轉運使時,清理漕運善管物價,通調運輸,政績突出。
深受宰相王安石器重。
在泗州任內政績顯著入覲朝廷,神宗皇帝褒揚他“廉能”。
宋元祐六年(1091)六月,林積卒于河南任所,歸葬尤溪縣管前鄉大羅岐山。
后人在縣城西門兜建晝錦坊紀念。
南宋最著名的理學家——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作仲晦,號晦翁,別稱紫陽,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轄),其父朱松曾任尤溪縣尉。
南宋建炎四年(1130)九月,朱熹誕生于尤溪縣,紹興十八年(1148)春中進士。
紹興二十一年,朱熹20歲出任同安縣主簿兼縣學。
他常向學子生員講圣賢做人處事道理,又倡建經史閣收藏書籍;公事余暇,鉆研儒學經典,探索佛、道及諸子百家的哲學思想。
3年任滿,回崇安武夷山建中山堂講學著述,曾三次步行到其父同窗李侗家(今南平)請教。
紹興三十年冬,朱熹拜李侗為師,承襲“洛學”正統,奠定理學基礎。
淳熙五年(1178)朱熹49歲,孝宗皇帝下旨授朱熹為知南康軍兼管內勸農事。
次年3月朱熹到任,適逢大旱,災害嚴重,他立即組織興修水利,救災抗荒,解困于民,10月他還督促重建白鹿洞書院,置辦學田,供養貧窮學子,培養理學生員。
淳熙十六年(1189)十一月詔命朱熹,從主管西京嵩山嵩福宮提升為知漳州郡,次年四月,朱熹61歲到任。
任內刻印“五經”、“四書”,廣為流傳,還廢除淫祠穢庵,裁撤秦檜祠,為被秦檜迫害的高登平反昭雪,并奏請朝廷免去漳州各縣無名賦稅700萬緡,減除郡內總制錢400萬緡,減輕百姓負擔,深得民心,次年4月離職。
慶元六年(1195),66歲的朱熹被舉為侍講(寧宗皇帝的老師),由于不滿宰相韓侘胄弄權,指斥其竊權害政被罷職,任侍講僅46天。
朱熹一生清政廉明,為民請命,抨政不阿,屢遭排擠與迫害,他為官9年,上朝僅46天,40余年都在講學傳道,著書立說。
先后創建云谷、寒泉、武夷、考亭等書院;著有《四書集注》、《周易本義》、《西銘解》、《太極圖說解》、《詩集傳》、《楚辭集注》等60部400多卷。
元、明、清三代列其著述為儒家正宗,開科取士考試,一律以他的注釋為準,“非朱子之傳義不敢言”。
慶元六年(1200)農歷3月9日,朱熹病逝,享年71歲,葬于建陽黃坑。
明朝靖邊將領——詹榮 詹榮(1500~1551年),字仁甫,號角山,尤溪縣四十九都高士村石龜厝(現新陽鎮高士村)人。
自少聰穎,博通經史,擅長書法,尤精篆書。
明嘉靖四年(1525),詹榮中舉人。
翌年進士及第,任戶部主事,后升員外郎。
在任期間,奉命總理山西大同儲糧,時遇當地駐兵叛亂,總兵李謹被殺害,總督劉源清率兵圍攻叛兵100余天,無法取勝。
詹榮設計策動叛兵反正,智擒主犯,平息了一場叛亂。
因此,詹榮以功勛奇著,升遷為光祿寺少卿,繼任尚寶卿轉南太常,受令山東巡撫。
半年后又改任大同巡撫。
明嘉靖二十五年擢升兵部左侍郎。
當時,韃靼酋長俺答經常舉兵侵犯邊境掠奪擾民,詹榮協同總督翁萬達、總兵周尚文御敵。
明嘉靖二十七年,為保邊境長治久安,詹榮向朝廷陳奏,提出劃出大同一年車馬費充作軍需及開山口、筑堡臺、開辟軍運交通等8項建議,為朝廷全部采納。
他親自督修大同東段邊防長城,陽和至宣府西路的西陽和、張家口沿線邊防城墻141公里,筑堡臺169座,確保了邊境安全。
同年冬,詹榮回京主持兵部工作。
明嘉靖三十年(1551),詹榮因積勞成疾,病逝于北京,時年51歲。
明隆慶二年(1568),朝廷追贈詹榮為工部尚書,并以“皇恩特寵”匾額賜予詹榮。
國民黨起義人員——羅駿 羅駿(1896~1985年),字鈺光,尤溪縣城關鎮建設東街人。
清光緒廿二年九月初十日出生。
宣統三年(1911)畢業于尤溪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民國3年(1914)畢業于福建省立福州中學。
民國4年,考入福建公立政法專門學校。
民國5年,就讀于日本東京大學,并參加中華革命黨。
民國8年春,羅駿回國任福建華僑中學教員,兼福建省禁煙問審員。
民國14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羅駿因參加福州市學生聯合會組織學生罷課活動,被北洋軍閥福建省督軍周蔭人逮捕入獄一年多。
民國16年7月,福建省政府改組后,羅駿任福建省第一監獄署典獄長,兼省農工廳第二科主任。
民國17年解職,在福州洋頭口創辦福州勞工子弟學校。
民國20年春,國民黨福建省黨部任羅駿為尤溪縣黨務指導員。
同年,羅駿在尤溪水南開山書院創辦尤溪平民小學,招收學生200多人,實行半工半讀學制。
民國22年,羅駿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五十二師駐南昌辦事處主任。
四年后,調到武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時工作團高級組受培訓。
培訓后,任第四、第五補充兵訓練團上校秘書,隨后又任國民黨二十一軍、八十五軍、二十五軍特別黨部上校秘書、代主任等職。
抗日戰爭勝利后,羅駿任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上校參謀。
民國34年12月于杭州退役后,在福州開漁行。
1949年5月,羅駿在盧興榮的引薦下接受了福建省政府主席朱紹良的任命,為尤溪縣長。
與盧一同回尤溪就職。
羅駿贊同盧興榮的起義計劃,做了許多迎接和平解放的工作。
尤溪和平解放后,羅駿即被召回南平軍分區學習一個月,而后到福州做漁業生意。
1951年12月,羅駿以歷史反革命罪被“判刑”七年,期滿留隊就業七年。
1965年12月回到尤溪。
“文化大革命”中,羅駿受到沖擊。
1980年7月,在落實黨的政策中,羅駿被確認為國民黨起義人員,恢復名譽。
1980年11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尤溪縣委員會成立,羅駿被邀為委員并選為副主席兼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
1983年,當選政協三明市委員會常務委員。
1984年11月,在政協尤溪縣第二屆第一次全委會上再次當選副主席兼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
1985年10月24日,羅駿在家病逝,終年90歲。
革命烈士——林松青 林松青(1920~1948年),原名林新薦,號松甫,本縣云源鄉上云(今聯合鄉連云村)人。
其父林立煌,以種田為業,兼做木匠。
他8歲上學,勤讀苦學,17歲于尤溪縣立初級中學畢業。
隨后,他先后受本縣惠政、丁地小學聘為教員。
丁地小學停辦后他便回家辦私塾,招收10多名學生進行教讀。
上云村鄰近的南平縣上場、下場、菖蒲洋村,是中國共產黨開展地下活動的地方。
林松青常去那里趕圩、訪友,聽到許多革命道理和消息,受到了教育,常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感想在家鄉廣為傳播。
民國34年(1945),他與林正品、林立水等人秘密商議,確定他秘密與地下黨聯系。
民國36年冬,中共黨員蔣榮德來到上云村,住在他家,在林立水家召開了串聯戶會,宣傳革命道理和革命形勢,研究確定林立水、林松青等人負責在上云、下云開展革命活動。
此后,蔣榮德常到上云指導工作,都與林松青接頭,并住在他家。
民國37年7月20日,蔣榮德帶領游擊隊到上云,林松青、林立水等人通知串聯戶108人到上云水尾庵開會,成立了上云貧農團和貧農團總指揮部,林松青被選為委員,負責文書工作。
消息很快傳到縣城。
縣保安隊中隊長陳玉麟帶了30多個隊兵,進駐云源鄉公所所在地塔兜,一次又一次地到上云、下云查捕貧農團骨干。
8月15日,縣保安隊誘捕了林松青,在云源鄉公所進行酷刑審訊。
敵人將林松青的衣服剝光,用香線火燒燙其全身,又以辣椒水灌鼻,副他招供貧農團的組織名間。
林松青堅貞不屈,閉口不言。
陳玉麟于8月21日,派隊兵將林松青押回上云,槍殺在金雞山下。
林松青臨死不懼,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
”、“中國共產黨萬歲
”他犧牲時,年僅28歲。
革命烈士——林正恩 林正恩(1921~1948年),今聯合鄉連云村人。
幼年喪父,全靠母親替人做針線活來維修全家生活。
7歲時就為別人放養鴨群,得些微薄收入幫補家用。
稍長,向村里的財主租田耕種,每年收成的糧食,六成以上交納地租。
他雖然起早摸黑地勞動,仍然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村里的財主林紅妹,保長包圍成占有大片土地,借勢欺壓和剝削老百姓,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因此,他對地主、保長從小就在心里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民國37年(1948)春,林正恩經同村人林瑞章的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上云自然村的秘密革命活動。
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到各家各戶宣傳鼓動,他用通俗語言,揭露地主階級的罪惡;介紹沙縣、南平等地的革命斗爭形勢;要窮人團結起來打倒地主惡霸。
民國37年7月20日,中共黨員蔣榮德在上云水尾庵召開貧農團員大會(參加的有108人),正式成立貧農團,林正恩被推選為負責人。
貧農團正式成立的消息傳到縣城,縣政府和縣戡亂委員會急忙派縣保安隊中隊長陳玉麟帶30多個隊兵,進剿上云、下云村。
民國37年8月15日林正恩不幸被捕。
陳玉麟一伙,在5天中對林正恩綁捆吊打,用香線火燙燒、灌辣椒水、上夾棍、坐老虎凳等肉刑30多次,十分殘酷。
林正恩多次昏迷,醒來后仍堅決不吐實情。
陳玉麟無計可施,于8月28日把他及其他貧農團員押解縣城,路經犬吠洋時,將林正恩槍殺。
他犧牲時年僅27歲。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羅春俤 羅春俤(1925~1990年),女,尤溪縣梅仙鎮謝坑村人。
羅春俤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
新中國成立后,積極參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運動。
先后任鄉婦代會主任、互助組副組長,謝坑生產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婦代會主任,當選為縣人民代表等等。
1963年春,羅春俤任謝坑婦女耕山隊隊長,帶領9名婦女沖破重重阻力,到荒山野嶺安營扎寨,開荒造林。
次年,耕山隊發展到25人,最多時達到105人。
先后開墾了鬼洞山、虎頭山等5座荒山,種植水稻、大豆、雜糧及油桐、果樹,飼養豬、牛、羊、雞、鴨、魚等家禽家畜。
1963~1979年,耕山隊共造林3400多畝(其中油茶434畝、茶葉60畝、果樹40畝、毛竹417畝),育林2萬多畝,生產木材1萬多立方米,還生產一批松脂、山蒼籽油等林副產品。
謝坑婦女耕山隊多次受到縣、地、省的表彰。
期間,福州軍區司令員皮定鈞先后3次到謝坑,贊揚她們是“林海娘子軍”。
在羅春俤的帶動下,尤溪縣有社辦、隊辦婦女耕山隊274個,耕山隊隊員達7700人。
由于羅春俤為尤溪縣林業生產作出突出貢獻。
1969年4月,她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1973年8月,出席中共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再次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她還先后當選為中共尤溪縣委委員、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省革命委員會委員、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并擔任福建省婦聯主任等職。
1983年3月,羅春俤退休,但她仍然關心與支持林業部門和婦聯工作。
1990年1月15日,她在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尤溪縣林業股東協會第一屆代表大會中,因突發腦溢血于1月24日7時55分逝世,享年65歲。
全國綠化勞動模范——阮傳成 阮傳成(1933~2003年),1933年8月27日出生于泉州市鯉中區,漢族,大學本科文化。
中共黨員。
福建農學院林學系畢業。
分配尤溪縣林業系統,一直從事林業科研和林場生產工作,先后在縣國有林園溪經營所、林場總場、城關林場、經營林場擔任技術員、技術主任、副場長。
1981年6月獲森林經營工程師職稱。
同年8月任經營林場場長。
1988年7月晉升營林高級工程師職稱,同年9月調任縣林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1996年3月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職稱,1998年12月退休,2003年1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70歲。
1957年8月,阮傳成大學畢業服從國家分配,從繁華的泉州來到貧窮落后的尤溪山區,隨他一起分配尤溪的還有他的同班同學,新婚不久的妻子林如蘭。
阮傳成分配在園溪國有林經營所,林如蘭分配在湆頭國有林經營所,新婚的分居,沒能動搖他對大山的摯愛。
他到經營所的頭一件事,就是設計尤溪縣城四周山頭的綠化方案,他耳聞目睹一起起森林火災的禍害,當時就萌生一種決心,就是從根本上研究森林防火的措施。
否則,森林造得再多,再好都有可能因一場大火而毀于一旦。
為找出最佳的防火樹種,他把營造防火林帶作為造林必不可少的要求,在山脊線上分別種上油茶、木荷、火力楠等防火林帶,進行對比試驗,其中城南后山
【第9句】:1公里的山脊線全部營造木荷樹。
文革期間,為研究人工營造楠木林,他不顧動亂干擾,不管人家嘲笑,也不怕扣上“白專”帽子,他依然抱著專業書籍和科技資料,悄悄地躲進一個不引人注目的林坑山溝里,選擇一片161畝的杉木次生林,進行杉木次生林冠下營造楠木試驗,種下
【第2句】:4萬株,成活率達85%。
不僅成功地總結了人工營造楠木林的經驗,而且提高林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產量,這片楠木林長勢良好,平均高達12米多,胸徑17厘米,這項科研成果,后來榮獲省林業廳“發展珍貴混交林”二等獎。
培育林木良種,是林業科研中又一項艱巨工作,為突破這一研究項目,他從1977年起,在華口溪工區建立多樹種林木良種基地。
基地面積1967畝,共培育杉木、建柏、禿杉、楠木、黃櫸、紅豆杉、火力楠、短葉松和厚樸等9個樹種,還優中選優,新建了杉木一代生產性種子園和杉木二代試驗性種子園。
到1994年他完成《杉木第一代改良種子園高產無性系選擇的研究》,經專家鑒定,成果達國內領先水平,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到了九十年代,臨近退休年齡的阮傳成也到了他人生的金秋時節,他一生中最輝煌成果是獲過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988年《木荷防火林帶防火效能試驗研究》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杉、闊次生林培育改造試驗研究》獲省政府三等獎;1993年《細柄阿丁楓人工栽培技術與利用研究》獲省政府三等獎;1995年《杉木第一代改良種子園高產無性系選擇的研究》獲省政府三等獎;《木荷生物工程防火機理及應用研究》獲省政府三等獎;1997年《杉木世行貸款造林環境監測研究》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阮傳成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林業科技事業,貢獻給祖國的綠化事業。
本來在1993年他就年滿60歲,完全可以功成身退。
然而,作為三明市首批拔尖人才,他聽從組織的安排,繼續擔任縣林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繼續忘我地從事樹木育人的百年大業。
他先后42次獲得縣以上先進工作者獎勵,其中國家級2次,省部級8次;有19項次科技成果在省部級、市廳級以及縣級獲獎,其中省部級獲三等獎6項次;有24篇專業論著發表,其中國家級19篇,省級5篇。
阮傳成在林業科技領域的卓越貢獻給他在全國林業科技界確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1992年他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待遇,1998年他獲國家科委授予“全國科技成果推廣做出突出貢獻”獎稱號,同年3月,獲“全國造林綠化功臣碑”功臣稱號。
1999年8月,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
尤溪山區開發第一人——李記中 李記中(1933~1996年),1933年11月10日出生于尤溪中仙華仙村農民家庭,大專文化。
歷任中仙農技站農技員,尤溪縣農科所、良種場技術副場長、縣農建站、農業科技干事、縣農技站副站長、站長、縣農業局副局長、縣科委秘書、縣科協副主席、科委副主任,縣山區綜合開發辦主任。
李記中長期從事農業科學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工作。
系中國銀杏研究會會員、福建食用菌協會會員、三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高級農藝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的專家。
至20世紀90年代,正如他在自己業務自傳中寫的那樣“老牛明知夕陽近,不用揚鞭自奮蹄”。
他更加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竭力工作,獻身事業。
1990年3月被晉升為高級農藝師,1991的被縣政府授予首批拔尖人才稱號,1993年10月,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待遇。
1994年3月光榮退休。
在這段時間里,他重點抓靈芝高產栽培新技術研究與開發;抓國家星火計劃項目草栽食用菌綜合技術開發的組織實施;抓尤溪名優特果樹——銀杏速生早果豐產的研究與開發;抓農業科技興農,制定尤溪縣第八個五年計劃科技規劃。
1990和1991兩年《草栽食用菌綜合開發》均獲三明市科技興農成果一等獎,被市評為先進工作者。
1992年縣食用菌總產值達117
【第80句】:817萬元,其中草栽食用菌產值占3350萬元,受到國家科委稱贊。
在靈芝高產栽培新技術研究中,他采用邊試驗、邊推廣的辦法,促進靈芝生產迅速發展,三年推廣50
【第31句】:5立方米,創產值3
【第82句】:1萬元,純收入2
【第19句】:73萬元。
《靈芝高產栽培新技術研究》成果于1992年經省科委組織鑒定,達國內同類研究先進水平。
其論文獲省級微生物學會食用菌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開展銀杏速生早果豐產研究與開發,也初見成效,改變了人們對銀杏結果遲的看法,出現了發展銀杏生產的好勢頭…… 李記中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一直走到他生命輝煌的頂點。
正當李記中準備以有生之年為尤溪的科技事業承前啟后發揮余熱多作貢獻的時候,1996年11月10日,因高血壓突發逝世,享年63周歲。
李記中主要論著有《尤溪食用菌產業深入開發途徑探討》、《靈芝短段木熟料高產栽培新技術》、《怎樣盡快獲得山區技術開發效益》、《怎樣使食用菌產業更加興旺》、《技術+資源=財富》、《開發銀杏資源,建立創匯基地》等9篇。
此外還參與編寫《金柑》一書,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獲1991年全國金柑第四屆學術研討會一等獎。
李記中的業績傳略載入《當代八閩科技人才名典》、《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
婦聯執委的工作職責
【第1句】:團結、動員婦女投身改革,參與經濟建設,促進社會發展。
【第2句】:教育、引導廣大婦女,增強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全面提高素質,促進婦女人才成長。
【第3句】:代表婦女參加社會協商對話,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參與有關婦女兒童法律、法規、條例的制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第4句】:為婦女兒童服務。
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推動社會各界為婦女兒童辦實事、辦好事。
【第5句】:鞏固和擴大各族各界婦女的大團結,促進四個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
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婦女的友好交往,增進了解和友誼,維護世界和平。
婦聯的工作方針是:團結教育廣大婦女,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發揮積極作用,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推進婦女解放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