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元宵的寓意 ,元宵節吃元宵的象征
【第1句】:湯圓與“團圓”讀音相似,并且元宵往往就是歸家的游子再次離家的時候,于是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寄托了對新的一年美好的意愿,希望年也能團團圓圓。
【第2句】:傳統的湯圓是糯米做皮,五谷雜糧做餡料,例如我們經常吃的花生、芝麻等。所以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則是希望新的一年能有個好收成,風調雨順。豐富的餡料,也寓意著財廣進,福氣滿滿。
【第3句】: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是月滿之時,在古代夜生活不像現在如此豐富,所以古代常有與家人賞月話閑聊的習慣。而白凈圓潤的湯圓如同天上的明月,所以古人對湯圓寄托了一家人能夠和和美美的意愿。
【第4句】:養生功效:御寒、補脾胃、益肺氣。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御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吃后能補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雖然已過,但天氣乍暖還寒,寒冷天最容易虧損的就是胃氣。古人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用糯米材料制作湯圓,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圓容易下鍋不會散開,還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節的元宵象征著什么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蓽蟆⒂驼ā⒄羰常袌F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吃元宵最好的時間:餐中
原因:如果開餐就吃,高糖分會迅速刺激胰島來分泌胰島素,會讓體內血糖出現不穩定的狀況,這對于血糖異常的人會有很大的傷害。如果餐后再吃,餐后酒足飯飽,再吃熱量高的湯圓可能會導致總熱量過度超標,不利于健康。而餐中吃,作為元宵大餐高潮中的一道點睛之筆,既在歡笑之余共享團團圓圓之寓意,又能避免以上兩種情況的發生。
吃元宵的數量:2-3顆。湯圓的熱量為324kcal/100g左右,常見湯圓每粒重20g。對于身體正常的人群來說,元宵夜湯圓可以吃2-3顆,160kcal左右的熱量既能夠滿足我們口腹之欲,又不至于過度影響身體健康。
因此,元宵在中午吃最好。這個時候人體的胃腸功能最強,也有充分的時間來消化元宵里過多的熱量。很多糖尿病人對無糖元宵感興趣,覺得沒有糖就可以放心吃了。其實,無糖并不意味著低熱量,也不意味著低血糖反應。因為元宵中的糯米粉可使血糖升高,甚至比蜂蜜還要快,與白糖相差無幾。哪怕沒有加糖,吃它也一樣不利于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人要十分小心。而且,里面沒有糖不等于少放油,那么多的飽和脂肪酸,甚至還有反式脂肪酸,也不利于控制血脂。即使是在元宵佳節,吃元宵也就兩三個意思一下即可。
《元宵節吃元宵的寓意 ,元宵節吃元宵的象征》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