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李苦禪的家風家訓及個人簡介_關于個人生日的文藝話
名句:勉矣鄭夫子,驪珠今始胎。 --出自唐代孟郊的《贈鄭夫子魴》
勵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語通通都是簡短而優美,發人深省。多讀讀這些充滿智慧,充滿人生哲理的短句,會讓您對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網向您推薦關于李苦禪的家風家訓及個人簡介。
關于李苦禪的家風家訓及個人簡介_【喜歡養尊處優不行】
千藝術是告事, 喜歡養尊處化不行。古未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窮出身, 怕普, 是出不來的。李苦禪告訴兒子李燕的話。
【簡介】
李苦禪(1899-1983年),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勵公。山東高唐人。現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
曾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擅大寫意花鳥畫,尤擅畫鷹,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作品繼承民族繪畫優良傳統,并融中西技法為一爐,具有筆墨厚重豪放,氣勢磅礴逼人,意態雄深縱橫,形象洗練鮮明的獨特風格。
李苦禪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在他的苦心教育下,兒子李燕在畫壇也脫穎而出,頗有造詣。作為國畫大師的兒子,李燕回憶父親的目光中嚴厲占了多數,關愛也時常以嚴厲的方式表現出來。
李燕發現父親從未夸獎過自己,嚴厲與期待在父親的沉默中顯得沉重,猶如一種誡訓,使面對漫漫人生路的李燕充滿了負擔,這負擔同時也是充滿甜蜜的舔犢之情,沒有父親的教誨,肯定沒有今天的我,對父親的教誨我首先是繼承,之后,才是發展身上別的才能李苦禪先生曾對兒子說:在歷史上,父子畫家,往往兒子超不過父親,原因之一就是兒子為父親的影響所遮掩,二是兒子沒有超出父親的藝術成就,亦步亦趨,這樣時間長了以后,在別人心目中,兒子就好像是父輩的一個附屬品。李苦禪要求兒子自成風格。
上中學周末同家,李燕要接受父親的檢查。父親最重視速寫,星期天一早,李燕去動物園畫速寫,最少拿回三五十張速寫,最多的時候拿回100張。一頂大草帽、一個軍用水壺,穿著松緊帶大褲衩,腰上別著一個口袋,口袋里是半張面餅與l塊錢,畫著畫著,滿頭大汗,汗水浸濕了衣服,但絲毫不覺得累。從動物園同到家后,還來不及摘下草帽,父親就要檢查李燕畫的速寫。
干藝術是苦事,李苦禪教育兒子從藝,是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他對兒子說:干藝術喜歡養尊處優不行。古來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窮出身,怕苦,是不出來的。
1969年秋,李燕被下放到河北宣化從事體力勞動。這段時間李燕的精神非常痛苦,但幸好還有白小形成的精神信仰在支撐著他。
父親曾說過:一個肉長的人如果養尊處優,那是大福氣,但對一個藝術家來說,卻可能是災難,這樣的人不能創造出好藝術,對一個做藝術的人來說,一生坎坷,九死一生,險惡環生,是一種福氣。
小編相關推薦
關于周恩來的家風家訓及個人簡介關于周恩來的家風家訓及個人簡介_
伯伯個人生活非常刻告,從不貪圖享樂,而且對自己和親人要求極為嚴格,身邊的人連托情的話都說不出口。周秉德回憶伯父周恩來。
【簡介】
周恩來(1898-1976年),字翔宇。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淮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外交部部長等職。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他畢生嚴以律己、艱苦樸素,只求奉獻、不思回報。在國內國際都享有崇高威望。
周恩來廉清白律、大公無私的家風,尤其是對親屬的嚴格要求一直為世人所稱贊和傳頌。他不僅有權不私,有名不顯,始終置家庭小家于國家大家之中,而且對家人、對親屬一直堅持嚴格要求,不徇私情,甚至近乎于苛刻,越親要求越嚴。他說:我們國家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后門,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
他給自己的親屬訂立了十條家規:【第1句】: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順路時來看看;【第2句】: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第4句】: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第5句】:不許請客送禮;【第6句】: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第7句】: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第8句】:生活要艱苦樸素;【第9句】: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第10句】: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