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不出門是什么意思
初五不出門的意思是在這一天不能出門。正月初五,在民間也稱“破五”。“破”的意思就是突破、打破。因為大家都知道,春節從大年三十兒到初【第1句】:初【第2句】:初三都有很多的禁忌和避諱。那么,其實這些禁忌到了初五這一天,就可以完全打破了。
大年初五是人們打掃房子,清理垃圾的日子。寓意著掃走家中所有的霉運。而且最好也不要到別人家里去做客,因為有可能把不好的東西帶到人家的家里,但是初五之前是不能打掃衛生的,這樣會驚擾到神靈。這天忌串親訪友,也不準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里把垃圾掃出門外。
正月初五習俗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是中國民間“迎財神”的日子哦。從3日晚上到4日凌晨,許多人會通過燃放鞭炮來“迎財神”,但這勢必將加重空氣污染。事實上,除了放鞭炮之外,“迎財神”在中國民間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圣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老上海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至于燃放鞭炮,則于另外一個正月初五“送窮”的習俗有關,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相傳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
《大年初五不出門是什么意思》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