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灣》奧斯卡獲獎 震撼超過《阿凡達》
第82屆奧斯卡頒獎禮剛剛結束,一部名為《海豚灣》的影片當選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在影視網站上,該片被打出了9.9的歷史最高分。奧斯卡最佳影片《拆彈部隊》的評分只有8.8,《阿凡達》也僅9.3。這是一部什么樣的片子,竟然獲得網友和影評人的如此厚愛?
男主人公奧巴瑞
主角
海豚訓練師用余生贖罪
理查德·奧巴瑞是《海豚灣》的主人公。他是全世界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海豚訓練師,在1962年創辦了電視節目《海豚的故事》,無數美國觀眾被他訓練的五只小海豚深深吸引。從此,世界上就有了海豚馴養、表演這一行當。12年后,一只名叫“凱西”的海豚因為情緒低落在奧巴瑞的懷里自殺,“凱西”之死讓奧巴瑞下定決心,用之后的生命到世界各地解救海豚贖罪。
奧巴瑞2005年找到“海洋保護協會”創辦人路易·皮斯豪斯,決定拍攝揭露日本太地町漁民屠殺海豚的片子。
建組
特種部隊+軍事器材
2006年及2007年,皮斯豪斯花費了很長時間用于偵察、計劃。由于在當地受到警察及漁民的隨時跟蹤、恐嚇,單兵作戰難度很大。2008年,在億萬富翁克拉克的資助下,皮斯豪斯組建了自己的“特種部隊”。
皮斯豪斯找到獲得8次潛水世錦賽冠軍的克魯克沙克和她的丈夫,讓他們幫忙在海豚灣水下偷偷裝上攝像機和聽音器。
皮斯豪斯找到過去的一個攝影助理,制作了幾塊假巖石,里面藏著高清攝像機。前加拿大空軍技師哈金斯也加盟進來,制作了無人駕駛的遙控飛機模型,下方裝著一架同樣能夠遠程控制的高清攝像機。
還有許多私人朋友也參與進來,他們是各個領域的專家。攝影團隊化妝成搖滾樂隊,將裝備器材裝了47個大箱子托運到日本,其中包括禁止離開美國的軍事器材無熱源高清攝像機(用于夜間無光線拍攝)。
拍攝
被發現會有生命危險
海豚灣是個封閉的港口,那里三面懸崖,有鐵絲網及高墻封鎖,鐵絲上掛滿“禁止進入”的標牌。附近的高山上時刻會有警察和警犬出沒,也有帶刀的漁民。“不是我夸張,如果那些漁民發現我們的真實目的,肯定會殺了我們。”皮斯豪斯說。
把拍攝比喻成一場軍事行動一點不夸張。2008年9月,攝制組到達的第一天,就被當地警察盯上,所有行動都只能在夜色的掩護下秘密展開。紀錄片里,攝制組成員穿著迷彩服、臉上涂抹迷彩紋,在深夜和警察以及巡邏員緊張地“躲貓貓”,有幾次差點就被發現,皮斯豪斯嘆了口氣,“當時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片子里我們去了海豚灣兩次,事實上,我們一共去了7次。”
每次得到了寶貴的畫面后,專門就有個隊員坐火車、坐汽車去找美國在日本的快遞公司,將帶子快遞到美國。
畫面
3分鐘場景震驚世界
最終,攝制組通過隱藏在樹叢里,巖石中和水下的攝像機,拍攝到了當地漁民對海豚的屠殺場面。
“我花了一年半時間把40個小時的畫面剪到17分鐘。有一個月的時間,我每天花2-14個小時看這17分鐘的片斷。其中一些鏡頭實在太血腥了,會嚇壞觀眾。我們最終剪成了不到三分鐘。”對皮斯豪斯來說,片中最恐怖的鏡頭,是一只逃生的海豚寶寶奮力跳過巖石和圍網,在水面上留下串串血色后,終于沉了下去……
影片最后,70多歲的奧巴瑞頂著滿頭白發,胸前掛著一臺液晶電視,上面放映的正是太地町漁民屠宰海豚的錄像。他就這樣踏進國際反捕鯨協會會場,還這樣走上東京澀谷的十字街頭,在人潮中靜靜地佇立著…… 本報綜合
網站評分創下最高
海豚灣 阿凡達 拆彈部隊
迅雷 9.9 9.3 8.8
豆瓣 9.6 9.1 7.7
時光 9.5 9.3 7.8
皮皮 9.18 8.76 8.52
IMDB 8.6 8.5 8.0
韓寒:所有言語都蒼白
作家韓寒早在今年2月3日就在自己的博客上掛出了《海豚灣》的全片視頻,韓寒沒有進行任何的說明,只是在標題欄寫了“海豚灣”三個字。截至昨日,此文點擊率超過48萬,評論超過5000條。韓寒說,“被SHOCK(震撼)到了。面對這震驚的一幕,言語已經蒼白了,感到悲哀,有一種蔓延全身的悲涼,為了那些海豚,也為那些無知的人類。”
畢成功:最想推薦給讀者
影評人畢成功稱,《海豚灣》是他個人最想推薦給讀者的影片,之所以推薦,是希望大家看后能多一點愛心。不過畢成功稱,他不是特別喜歡此片的拍攝手法,導演帶了太多個人的憤青情緒,讓看過影片的人很容易歸咎于日本人嗜血的本性。畢成功稱,如果能以更客觀的敘述手法,可能會爭取到更多日本人的支持。
很多網友看哭了
在給此片打出高分的同時,很多網友還寫下對此片的觀感。網友貓貓稱:“這是一部血淋淋的、一部勇敢善良、身懷絕技的人士共同努力、沖破艱難險阻完成的用靈魂詮釋的紀錄片!”這位網友還稱,自己一年也看不了一部紀錄片,也很少給一部影片打過10分,但《海豚灣》徹底征服了他:“它的征服來自于影片無比震驚的真實性和片中主創人員們齊心努力救助海豚的決心和精神!”網友untamedheart寫道:“我早知道我會哭,但沒想到會哭得這么慘,而且片子看完都還在顫抖。”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漁村,然而這里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每年,數以萬計的海豚經過這片海域,他們的旅程卻在太地戛然而止。漁民們將海豚驅趕到靠近岸邊的一個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訓練師挑選合適的對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則被漁民毫無理由地趕盡殺絕。這些屠殺,這些罪行,因為種種利益而被政府和相關組織所隱瞞。
理查德貝瑞(Richard O’Barry)年輕時曾是一名海豚訓練師,他所參與拍攝電影《海豚的故事》備受歡迎。但是,一頭海豚的死讓理查德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從此,他致力于拯救海豚的活動。不顧當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撓,他和他的攝影團隊想方設法潛入太地的海豚屠殺場,只為將罪行公之于眾,拯救人類可愛的朋友……
第82屆奧斯卡頒獎禮剛剛結束,一部名為《海豚灣》的影片當選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在影視網站上,該片被打出了9.9的歷史最高分。奧斯卡最佳影片《拆彈部隊》的評分只有8.8,《阿凡達》也僅9.3。這是一部什么樣的片子,竟然獲得網友和影評人的如此厚愛?
男主人公奧巴瑞
主角
海豚訓練師用余生贖罪
理查德·奧巴瑞是《海豚灣》的主人公。他是全世界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海豚訓練師,在1962年創辦了電視節目《海豚的故事》,無數美國觀眾被他訓練的五只小海豚深深吸引。從此,世界上就有了海豚馴養、表演這一行當。12年后,一只名叫“凱西”的海豚因為情緒低落在奧巴瑞的懷里自殺,“凱西”之死讓奧巴瑞下定決心,用之后的生命到世界各地解救海豚贖罪。
奧巴瑞2005年找到“海洋保護協會”創辦人路易·皮斯豪斯,決定拍攝揭露日本太地町漁民屠殺海豚的片子。
建組
特種部隊+軍事器材
2006年及2007年,皮斯豪斯花費了很長時間用于偵察、計劃。由于在當地受到警察及漁民的隨時跟蹤、恐嚇,單兵作戰難度很大。2008年,在億萬富翁克拉克的資助下,皮斯豪斯組建了自己的“特種部隊”。
皮斯豪斯找到獲得8次潛水世錦賽冠軍的克魯克沙克和她的丈夫,讓他們幫忙在海豚灣水下偷偷裝上攝像機和聽音器。
皮斯豪斯找到過去的一個攝影助理,制作了幾塊假巖石,里面藏著高清攝像機。前加拿大空軍技師哈金斯也加盟進來,制作了無人駕駛的遙控飛機模型,下方裝著一架同樣能夠遠程控制的高清攝像機。
還有許多私人朋友也參與進來,他們是各個領域的專家。攝影團隊化妝成搖滾樂隊,將裝備器材裝了47個大箱子托運到日本,其中包括禁止離開美國的軍事器材無熱源高清攝像機(用于夜間無光線拍攝)。
拍攝
被發現會有生命危險
海豚灣是個封閉的港口,那里三面懸崖,有鐵絲網及高墻封鎖,鐵絲上掛滿“禁止進入”的標牌。附近的高山上時刻會有警察和警犬出沒,也有帶刀的漁民。“不是我夸張,如果那些漁民發現我們的真實目的,肯定會殺了我們。”皮斯豪斯說。
把拍攝比喻成一場軍事行動一點不夸張。2008年9月,攝制組到達的第一天,就被當地警察盯上,所有行動都只能在夜色的掩護下秘密展開。紀錄片里,攝制組成員穿著迷彩服、臉上涂抹迷彩紋,在深夜和警察以及巡邏員緊張地“躲貓貓”,有幾次差點就被發現,皮斯豪斯嘆了口氣,“當時我的心都要跳出來了。片子里我們去了海豚灣兩次,事實上,我們一共去了7次。”
每次得到了寶貴的畫面后,專門就有個隊員坐火車、坐汽車去找美國在日本的快遞公司,將帶子快遞到美國。
畫面
3分鐘場景震驚世界
最終,攝制組通過隱藏在樹叢里,巖石中和水下的攝像機,拍攝到了當地漁民對海豚的屠殺場面。
“我花了一年半時間把40個小時的畫面剪到17分鐘。有一個月的時間,我每天花2-14個小時看這17分鐘的片斷。其中一些鏡頭實在太血腥了,會嚇壞觀眾。我們最終剪成了不到三分鐘。”對皮斯豪斯來說,片中最恐怖的鏡頭,是一只逃生的海豚寶寶奮力跳過巖石和圍網,在水面上留下串串血色后,終于沉了下去……
影片最后,70多歲的奧巴瑞頂著滿頭白發,胸前掛著一臺液晶電視,上面放映的正是太地町漁民屠宰海豚的錄像。他就這樣踏進國際反捕鯨協會會場,還這樣走上東京澀谷的十字街頭,在人潮中靜靜地佇立著…… 本報綜合
網站評分創下最高
海豚灣 阿凡達 拆彈部隊
迅雷 9.9 9.3 8.8
豆瓣 9.6 9.1 7.7
時光 9.5 9.3 7.8
皮皮 9.18 8.76 8.52
IMDB 8.6 8.5 8.0
韓寒:所有言語都蒼白
作家韓寒早在今年2月3日就在自己的博客上掛出了《海豚灣》的全片視頻,韓寒沒有進行任何的說明,只是在標題欄寫了“海豚灣”三個字。截至昨日,此文點擊率超過48萬,評論超過5000條。韓寒說,“被SHOCK(震撼)到了。面對這震驚的一幕,言語已經蒼白了,感到悲哀,有一種蔓延全身的悲涼,為了那些海豚,也為那些無知的人類。”
畢成功:最想推薦給讀者
影評人畢成功稱,《海豚灣》是他個人最想推薦給讀者的影片,之所以推薦,是希望大家看后能多一點愛心。不過畢成功稱,他不是特別喜歡此片的拍攝手法,導演帶了太多個人的憤青情緒,讓看過影片的人很容易歸咎于日本人嗜血的本性。畢成功稱,如果能以更客觀的敘述手法,可能會爭取到更多日本人的支持。
很多網友看哭了
在給此片打出高分的同時,很多網友還寫下對此片的觀感。網友貓貓稱:“這是一部血淋淋的、一部勇敢善良、身懷絕技的人士共同努力、沖破艱難險阻完成的用靈魂詮釋的紀錄片!”這位網友還稱,自己一年也看不了一部紀錄片,也很少給一部影片打過10分,但《海豚灣》徹底征服了他:“它的征服來自于影片無比震驚的真實性和片中主創人員們齊心努力救助海豚的決心和精神!”網友untamedheart寫道:“我早知道我會哭,但沒想到會哭得這么慘,而且片子看完都還在顫抖。”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漁村,然而這里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每年,數以萬計的海豚經過這片海域,他們的旅程卻在太地戛然而止。漁民們將海豚驅趕到靠近岸邊的一個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訓練師挑選合適的對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則被漁民毫無理由地趕盡殺絕。這些屠殺,這些罪行,因為種種利益而被政府和相關組織所隱瞞。
理查德貝瑞(Richard O’Barry)年輕時曾是一名海豚訓練師,他所參與拍攝電影《海豚的故事》備受歡迎。但是,一頭海豚的死讓理查德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從此,他致力于拯救海豚的活動。不顧當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撓,他和他的攝影團隊想方設法潛入太地的海豚屠殺場,只為將罪行公之于眾,拯救人類可愛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