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年初一的作文八篇
精選大年初一的作文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年初一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1
伴著街道里的陣陣鞭炮聲和巷子里傳出人們的歡笑聲,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
每逢春節,小孩子往往是最興奮的,然后不僅僅有可口的飯菜還有長長的假期。我也不例外,期盼著春節。大年初一,收到壓歲錢的那一刻是我最高興的。揣著壓歲錢四處去拜年的情緒是無法言語的快樂,我時不時拿出壓歲錢數一下,美滋滋的想這些錢能夠買多少糖果和小啦。
拜完年后,我們一大隊人馬“兵分三路”,爸爸媽媽他們一塊去二伯家聊天去了,哥哥姐姐們相約上山去了,只有我和雨雨面面相覷,不明白去哪,最后我提議去找其他伙伴玩,我們幾個小孩子到處瞎逛,四處都充盈這人們喜悅的拜年聲。家家戶戶門前的春聯也將人們的臉蛋映得紅紅的,我們幾個去浮來山玩了一會,人山人海的,我們幾個“小個子”都被埋沒在其中了。然后一路上遇見好多賣小吃和玩具的,我們也買了許多,幾個人你搶我的,我搶他的,玩的不亦樂乎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下午了,與幾個小伙伴分別之后我就回了家,回家便見到媽媽和姐姐在包餃子,我一擼袖子,大吼一聲:“我來也!”媽媽笑著說:“恩,好的,都來幫忙,快去洗手吧。”我洗完手也加入了包水餃的大軍中。不一會,一排排的水餃便做成了,只見一個個水餃都挺著個大肚子,整裝待“下”啦。晚上吃著自己包的水餃,心里那高興勁就別提啦。然后過了一會,聽到外面陣陣煙花炸響聲,我按耐不住激動的情緒跑出去觀看,只見一顆顆爆炸的煙花像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花瓣,光芒四射,燦爛無比,夜空頓時變得光彩奪目
送走了難忘的舊歲,迎來了新的一年,20xx年是狗年,我相信在新的一年我定能夠學習進步,實現自己的愿望。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是一年得開頭,當然要有一個好得兆頭啦。
大年初一要吃水餃,具體得原因我也不清楚。大年初一還要吃魚,并且必須是一條整魚,在吃魚得時候,還必須從其尾開始吃起,一點一點向上吃,且還不能吃完。因為這象征著年年有“魚”(余得諧音)。能讓人發大財呢。
大年初一得說道可多了:不能生氣;不能說臟話;不能亂花錢;不能……。因為大年初一要有一個好得兆頭啊,正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所以我們一定要過好大年初一。當然這一切都是封建迷信,但是我們最好也是去遵守,因為這畢竟是我們中國得傳統文化啊,象征著我們中國幾千年得悠久文化啊。
到了中午得時候,我看到地上有塵土,我便去拿我清理塵土得無敵武器——吸塵器。我剛插上電源,正準備使用得時候,媽媽走了過來問:“你這是清理衛生?”“是啊!”我回答道。媽媽便說:“大年初一不能清理衛生。”“為什么啊?”我問。“因為大年初一清理衛生可能將財富清理走啦。”媽媽答道。“哦,我知道了”我說。同時我也將吸塵器得電源拔了下來。我將吸塵器放好,就看電視去了。
快到午飯得時候,爸爸在床上睡著了。而我則在電腦上看新春得習俗還有禁忌。過了一會,媽媽來喊我們吃飯,可爸爸還在睡覺,媽媽正要喊爸爸得名字,我攔住了媽媽說:“大年初一不能叫人得名字催人起床,這樣表示對方整個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你難道想讓我爸爸在整個年度中被人催促做事情嗎?”媽媽聽了之后笑著點了點頭。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大年初一。早晨,一睜開眼睛,我就趕緊穿衣洗漱。因為今天我們一見要去姥爺家過年。
洗漱完畢后,我就穿著嶄新的衣服手拿一本《福爾摩斯全集(上)》和父親母親,還有我的小妹妹,高高興興的來到姥爺家。
到了姥爺家,母親幫忙包餃子去了,我就和姥爺、妹妹在一塊兒玩兒。不一會兒,餃子包好了,我們就開始吃餃子了。吃完餃子后,我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看書;一會兒和姥爺聊天、一會兒和妹妹玩兒。
時間過得可真快。不一會就到中午了,午飯也做好了。哇!午飯好豐盛啊!有蓮菜、紅燒肉、牛肉丸子、大蝦、帶魚、牛肉、清蒸魚……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帶魚和大蝦啦!哦!對了,還有飲料哦。
吃完飯,我們又在姥爺家玩兒了一會,就回家了。
本想在家好好休息一會兒,上會兒網,看會兒書,可到家沒一會兒,新的指令就來了:母親讓我和父親去超市買元宵,說是晚上煮元宵吃。
我和父親到了超市,我就先去挑自己喜歡吃的零食,然后和父親去拿元宵,然后就去結賬。到了收銀處,我不禁驚訝起來:哇!好多人啊!都已經排到賣衣服的地方了,這兒簡直就是“人山人海”啊!
回到家,想起當時的場面,就不禁感嘆道:過年真的是好熱鬧!到處都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4
家鄉有一個順口溜:“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吃年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窗插花,二十九,不再走,三十晚上坐一宿,吃一早上滿街走,見到人,問聲好,舉舉手。”
我的家鄉小鎮不到一萬人口,大家都是按著這樣的風俗習慣,生活著,祖祖輩輩,繁衍生息,辛苦著他們的辛苦,勞累著他們的勞累。
只是有有有一點例外,初一早上,我們不是滿街走,而是為生計奔波在死亡線上。
初一的早上,父親母親不到四點就起來了。母親做飯,燒水,做飯是早上吃的,還要把晚上的飯菜預備出來,不然,晚上回來不知道幾點呢,精疲力竭的,沒有時間做飯。少的水師用來帶著的,得燒十斤的塑料壺那么多,少了是不夠一天喝的。父親做的事就是給手推車打氣,把要帶的fuzi斧子和鋸還有繩子都捆到車上。等這一切都弄好了,就叫我們起床吃飯,我們睡眼朦朧地穿衣服,霹靂樸隆地下地。許多年以后,我學了夏衍的《包身工》,笑了,因為那時的我們,就跟包身工起床時一樣。
我們狼吞虎咽地吃飯,然后,我們便是穿衣服,棉襖都是大厚的,要把麻花用長條的布包好,圍到棉襖里邊的腰上,這樣可以保持一天都是熱乎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大幾號的棉靰鞡,就是棉膠鞋,里面必須穿上氈子做的棉襪套,如果不這樣的話,我們的腳就會凍壞,因為我們是在大雪里作業十幾個小時。我們還有一樣東西可以進歷史博物館,那就是棉手悶子,也叫手捂子,它是我們家鄉的“特產”,我們為了生計而造出來的護手的東西,它只有拇指是分出來的,其余四指都是在一起的的,尖部半圓形,很好看的,面料都是帆布的,結實,抗磨。這個手悶子比手要大一倍,很厚,跟棉靰鞡一樣是為了保暖不至于把手凍壞。
我們的頭是狗皮帽子,特厚,上面是平頂的,圓形的,能把眼眉蓋上,從眼眉處開始,兩邊有一個向下延伸的東西,大約十厘米寬,二十厘米長,里面是毛的,最下端是帶子,可以把兩邊的東西系在下頜底下。這樣可以確保頭頂耳朵都不會凍傷。我們的嘴是用圍脖圍住的,有的人家也有口罩,那是用厚厚的紗布做的,我們家沒有紗布,就用圍脖代替口罩,只要把嘴堵嚴就行了,不然練會凍成凍瘡,年年犯不說,還耽誤干活。
這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母親給我們進行檢查,確定沒有問題了,才出發。
我們所走的著一路,城里人永遠也不會享受到其中的快樂。沿途的風景,城里人永遠也看不到真實的美。我們走的是山路,你聽過山路十八彎這首歌吧?我們的山路就是十八彎的。它是僅僅貼著山麓的,隨著山路的起伏而起伏,隨著山路的盤旋而盤旋。我們聞到的是松樹和各種樹木混合到一起的樹香,聽到的是微風吹過后的松濤陣陣和各種小鳥的歌唱,更有“虎嘯龍吟陰源泉”的各種動物的啼鳴。我們看到的是城里人只能在書看上才能看到的各種樹木:松樹、柳樹楊樹城里人可能能看到。但是。水曲柳,爆馬子,楠木,白樺樹,柞樹,還有那么多交不上名字的樹,到處都是。父親懂一些,一路上會給我們講這一額樹的特點和用途,很多還有藥用價值呢。
最好看的還是上山的大軍隊伍。山路上,浩浩湯湯,一個接一個的手推車,一個接一個的行人,腳尖一律朝前,互相打一聲招呼:“早。”“早,今天來幾個人啊?”“全家總動員呢。”是誰還唱起了山歌,“我說那個一來呀誰給我對上一啊,什么人最愛毛主席呀什么人最愛毛主席?”更有口哨吹出的小曲,更山里的鳥鳴響應和,形成一起絕美的交響曲。只可惜,那是沒有錄音機無法把它們錄下來或者拍下來,否則,我們的后代會有一筆多么美好而又有教育意思的精神財富啊!
我家去的時候是空車,父親就叫我們孩子拉車鍛煉,父親母親走在一旁,一會給我們那誰喝,一會給我們擦擦汗,我們累的時候,父母就替換我們。手推車也是山里人特有的干活工具,佳佳都有,都是自家焊的。全部是鐵的,安著兩個轱轆,前面有一個車轅子,大約兩米長,想一個倒過來的斗,人站在這個斗底的部位,把一根繩子套在肩膀上,這叫做駕轅。車轅兩側各栓一根繩子,各有一個人拉車,這是回來時的重載的形象。上坡的時候,母親或者父親會在后面推一把,下坡了,他們會在后面使勁地扯住,使車子放慢腳步,免得使駕轅的人被推倒受傷乃至死亡。這一路夠辛苦也夠長知識,更鍛煉人的意志,教育孩子這樣的孝順大人。
最有趣的還是到山頂的那一幕。我們的行程應該是兩個多小時,因為年年拉燒柴,近處早已被拉的光光的.了。所以年復一年,我們越走越遠。到了地方,我們會找一個沒有人放車的地方,山里人佳佳都來,路邊的手推車都成排的,車隊一樣。然后父親會解下斧子鋸繩子什么的,我們提著誰壺,開始向山頂攀登。路是羊場小路曲曲彎彎的,都是雪,沒人做過的地方雪沒膝蓋深,這就是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去走出一條直接的路,因為那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更好的木材。父親走在前頭,母親在后,我們跟著,我們是踩在父母的腳窩前行的,父母孩子的幸福于享福永遠都是父母踩出來的。
為了一顆好好樹,我們常常要走到山頂上,或山后。我們是找站干的,所謂的站干就是站著就枯死的大樹,有的有一抱那么粗,找到了,父親會和怒親用快馬子鋸把樹鋸下來,樹倒的時候最是有趣,人要喊山里特有的勞動號子:“順山倒哎!”有兩個作用,一是可以讓聽到的人趕快躲開,年的傷到,二來就是希望這棵樹別倒向自己的一方,很多時候,樹倒的不如人意,把自己砸死了。
只聽咔擦一聲,嘩啦啦,大樹倒下去了。把旁邊的小樹給砸倒了。揭下來,父親會用鋸做尺,量一量,以三四米為宜,和母親用快馬子鋸一段一段地講這可大樹鋸開。夠一車了,我們就開始往山下撈,撈樹可是一種文化啊,很美。把繩子系在截好的木材的一頭,父親會系豬蹄扣,不會因為繩子掉了把我們閃到山下去白白地犧牲。父母是把枝干的部位給我們孩子撈,父母撈根部最粗的地方,全家人一起魚貫而下,因為是雪地,木材在雪上就像滑雪板一樣光滑,有的時候不用人撈,它自己就會往箭一樣下沖,人還得躲著他呢。
把木材撈到訪車子的地方后,全家人開始坐下來吃飯。我們把系在腰上的麻花拿下來,全家人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喝,父母吃的很慢,他們要看孩子們夠不夠,有的時候帶夠了可是因為勞動太累了,吃的就多了,父母盡著孩子們,母親,父親問:“怎么不吃了/”“等孩子們吃完吧。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窮頭,怎么整。”這是父親的口頭禪,窮頭是父親給母親氣的外號,平時父親就是這樣較目前的。
吃完了我們開始裝車。母親父=父親兩個人,一人抱一頭,把大木頭一根一根裝上車,我們幾個孩子把這車轅子,不叫車子動。木材裝的滿滿一車,都上尖了。父親用繩子一道一道捆好,父親就鉆進車轅子離去。母親和姐姐一邊一個。我們和弟弟在后年推車。我們開始走向回家的路,這一車菜禾,是我們新年一年的生命保證有了它我們不會挨凍受餓了。
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我們自己的幸福。兒時的大年初一,那是我們的苦日子,也是我們的幸福日,正是那樣的一個年代,那樣的一種勞動方式,叫我們懂得了。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午安靠我們自己。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5
我日盼夜盼的新年來了。按習慣,每到過年,看電視、看電影、放鞭炮、包餃子、唱歌、跳舞、下棋……風容可多了,這些游戲都讓我們玩得興高采烈。可是今年,爸爸為了鍛煉我與人交談時的語言問題,要我向老師拜年。
那個晚上,我和家里人都興致勃勃地看《春節聯歡晚會》。這時,爸爸撥通陳老師的手機號碼問我:“你敢給你們的老師打電話拜年嗎?”“行,肯定行。你放一百二十個心好了!”看著爸爸一副懷疑我的表情,我毫不猶豫地答應爸爸。于是,我把手機拿到房間,等待著陳老師的聲音。“嘟---嘟---嘟”我漫不經心的等待著。“喂,您好。請問你是哪位?”這時出現了老師親切的聲音。“陳老師,我是您的學生朱嘉婧。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牛氣沖天。”聽見老師的回答,我也彬彬有禮的向老師問好……。
和老師講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從房間里出來。爸爸見我出來,便打趣地問:“怎么那么久才出來?是和老師拜年?還是和老師翻臉呢?”聽了爸爸的話,我輕輕地把手放在嘴前,神秘地說:“這是我們師生之間的秘密,不許任何人知道哦!”說完,我和爸爸哈哈大笑。我感激爸爸,是爸爸讓我知道了與人交流時要有禮貌。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是農歷大年初一,也是全球華人的重大節日——春節。在這一天里,人們通常會放鞭炮,走親戚,互相拜年,吃餃子等。
一大早,我隨著父母來到了奶奶家,一進門,我便對奶奶鞠一躬,說道:“奶奶新年好,祝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哈哈,我也恭喜你學習步步高。”然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大紅包。見了那個大紅包,我興奮得一蹦三尺高,接著我又對堂姐恭喜了一翻。
我和姐姐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吃著可口的零食,大人們在拉著家常。
時近中午,媽媽燒好了一桌子菜,好家伙,桌上菜肴豐盛無比,有紅燒魚,代表著年年有余,有紅燒肉圓,代表著團團圓圓,有紅燒雞、紅燒鴨、清燉排骨、魚頭湯,還有一道吉祥菜:炒水芹菜,代表著順暢發達。當然這些都是聽奶奶說的,這就是風俗。還有好多,看得我眼花繚亂,那個口水呀……
每當過年時,每戶每家都要準備一些美味的佳肴,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我迅速地坐在了椅子上,拿起了筷子,和雞鴨鵝戰斗了起來。奶奶邊吃邊往我碗里夾菜,搞得我碗里出現了“珠穆朗瑪峰”。我一連打了幾個飽嗝。
過年真好,親人們得到了團聚,親朋好友之間得到了互動,增加了感情。過年真好,讓我大飽口福。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7
我們和導游一起坐上大巴車,一路上導游跟我們說了一些關于苗族人的介紹,還告訴我們苗族人的祖先是和我們不一樣的。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而苗族人的祖先卻是赤游,一個頭上長牛角的怪物,那時赤游和我們的炎帝發生了戰爭炎帝荒落而逃,戰敗之后炎帝和炎黃帝一起商量要打敗赤游。最終赤游也被打敗了,他逃過了張家界的兩條大河,在第三條和的前面停了下來。從此他們只能住在大山里了,在那里繁衍后代,他們的后代就變成了現在的苗族人。后來苗族人又和漢族人發生了沖突,最后漢族人贏了苗族人也逃過了大河。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吉祥物是龍,而苗族人的吉祥物卻是牛,因為苗族人過河的時候都是牛載著他們過去的,當然他們也殺牛吃牛。苗族人還喜歡佩戴銀子,因為他們認為銀子可以辟邪。有一些科學家想查清楚苗族人為什么那么長壽,查出來的結果令人震驚,苗族人喝的水里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但他們喝水前都用銀杯子過濾一下再喝,如果杯子變黑了,就說明不能喝,如果沒有變的話就是能喝的。他們吃果子也一樣,他們用的是銀叉子,把叉子插進果子里,如果叉子變黑說明有毒不能吃,如果沒有變說明沒有毒可以吃。苗族的男人們都戴銀耳環,因為銀耳環是他們的身份證,上面刻著自己的姓名等一些重要消息,在他們出去打仗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耳環交給自己的親人,如果戴著去打仗的話,你戰死了,耳環被別人搶走了就麻煩了。苗族人結婚需要三銀,而我們是需要三金。苗族人的辟邪方式也很特別,如果一個孩子出身了但他卻一直哭他的家人就會認為他是惡魔付了身,那一個已經煮熟了的蛋,把蛋黃拿出來,把銀子放在里面,在小孩的身上滾來滾去,就這樣小孩就不哭了。
一路的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賓館,我們各回各的房間睡覺了。
大年初一的作文 篇8
春節又到了,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聲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對于眾多孩子來說,春節的到來是令人高興的,他們唱歌,他們跳舞,以慶祝他們的喜慶節曰。
每當春節早上我一醒來,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壓歲錢,那該有多好呀!每當想到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
“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收紅包”是每年春節都必須做的幾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過,過年拜年是最有趣的。除夕夜,我們貼好春聯,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
正月初一按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飯后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穿著新衣,歡樂嘻戲,爭向年長者拜年。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第二天一早,便穿上新衣服,去外婆家拜年了。一路上,我跟爸爸說說笑笑,看看路邊的風景,也別是一番風趣。
拜年不僅僅是玩耍,小輩還要給長輩送去各種禮品及祝福,所以,我們玩夠后又去了舅舅、大姨等等親戚家。
拜年,對我們小孩來說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這些錢足夠我支付一個學期的學費。新年是把煩惱扔給舊年,用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這幾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煙花綻放美麗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學習會像煙花般燦爛!
聽著大人們說著“新年發財”的祝語,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心中不覺暢快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