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二周記合集五篇
有關初二周記合集五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周又過去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煉自身,是時候在周記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那么好的周記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二周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二周記 篇1
這是一件發生在學校里的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這次的數學考試我原本以為可以考到八、九十分左右,但是試卷發下來后,我快要嚇死了,居然只考了六十多分。我想老師知道后肯定會批評我的,回家要也一定會被媽媽揍的。到下午第七節課的時候,程老師突然問:“今天試卷發下來了吧!”“發下來了。”彭美良說。老師邊改作業邊說:“梁夏雨,把試卷拿上來看看。”我聽了之后,心里忐忑不安的。心想這下壞了,老師肯定會批評我的,我磨磨蹭蹭地走到老師身邊,把試卷遞給老師,低著頭不敢正視老師,程老師的眉頭慢慢的皺起來了,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了。我的心里也越來越害怕了。老師沉思了一會,緩緩地說:“你考得這么糟糕,是什么原因啊?”我低下頭不敢吭氣,程老師仔細的檢查了我的試卷,語重心長地說:“你知道為什么沒考好嗎?你看你這些題,你應該都會做的呀?但你不細心,如果你認真點,考九十分是沒有問題的,就是粗心,你看黃今朝他們學習為什么那么好?因為他們細心,自覺,所以你也要認真,知道嗎?”我點點頭,老師看我害怕的樣子,又笑著摸摸我的頭:“知道害怕了?希望你能吸取這個教訓,這一次沒考好,不要緊,下次一定要考好。你要知道,時間是不等人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聽了老師的話,我又感動,又慚愧。是啊,老師平時為我們付出了多少啊,教我們語文,還抽時間給同學補數學,聽寫英語單詞。老師為我們付出太多太多了。每周五,別的老師在休息的時候,老師還在給我講題目,但我還是這個樣子,再不改正,真的對不起老師對我的一片愛心了。
初二周記 篇2
“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鳥兒忙梳妝。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大家一定很熟悉這首歌吧,沒錯,五一勞動節來!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游行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這不,我和老媽就響應五一節的號召,在家干活啦!
干什么好呢?我一時還沒頭緒,這時,我看見我們家,在墻上掛的鐘表,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上面一層全是灰塵,連鐘表里面也是臟兮兮的。于是我說干就干,三兩下就把鐘面卸下來,用水把透明玻璃洗干凈,之后又用抹布把鐘面擦干凈,大功告成!正當我高興的時候,玻璃上有個刺,把我手劃破皮,幸好沒大出血,老媽見狀幫我擰緊螺絲,掛到墻上。看著我擦干凈的表,又看看我劃傷的手指,劃傷也值得啊!
接著,我又收到一個艱巨的任務——換魚缸水!這可難不倒我,我拿來抽水的管子抽水,抽完水,我端起重重的盆,快步走向洗手間,不料,右手一麻,撒一些水,老媽見立刻拿來拖把,并嚴肅的對我說“以后一定要注意!”
我看著我一天的勞動成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累并快樂著!通過今天的勞動,我也體會到勞動人民的艱辛,和他們含辛茹苦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勞動最光榮!
初二周記 篇3
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湖南老家看爺爺。
在老家,我經歷了很多新鮮的事。其中有一件對我來說是有意義的事,那就是生煤爐。
早上起床,我見爺爺在廚房忙著什么。我問爺爺在干什么?爺爺說:“我在生煤爐。”我對爺爺說:讓我來試一下吧!”
我原先以為生煤爐很簡單,可實際上煤爐可不好生。然后爺爺先教我生煤爐的要的:“生煤爐時,先要在爐子里放些木炭和廢紙等易燃的引火物,再把木炭放在上面,然后點燃引火物,等把木炭燒紅后,再輕輕地夾起煤球放入爐中,這樣就行了。”爺爺說完忙其他的去了。
我照著爺爺說的做,將木炭和廢紙放入爐中,用打火機去點,結果,而由于我胳膊短,不是燒著了手就是火滅了。正當我愁眉不展時,突然看見爺爺的灶臺上放著一瓶酒,眼睛一亮,一個好主意涌上心頭,我撒了一點酒放在廢紙上。呼地一下,燃了!我高興極了,趕緊往爐中加廢紙和木炭,忙得不亦樂乎!
待木炭燒紅了,我夾了一個煤球放進去,等它燒著。我站在一邊想:”啊!原來這么容易呀!“我不由的得意起來。誰知,“驕兵必敗”在我放第二塊煤球時,由于我的粗心大意,煤球爛了,我只好哭喪著臉,把爛煤球夾出來。又用鉗子夾了一個好煤球,踮著腳,小心翼翼地放進去,這才如釋負重地松了一口氣。
過了一會,煤球燒好了,我高興地喊:“我成功了。”這時,爺爺和爸爸媽媽就都走過來,而我正想告訴他們我成功了,他們大聲地笑了起來。我感到莫名其妙,來到鏡子前一照,原來我成了一個大花臉,我開心地笑了。
初二周記 篇4
開學了,我就又升了一個年級了,初2了,時光飛逝,光陰如梭啊……我們總是要成長,慢慢一步一步地走。
又和老師同學在一起了,真好。
開學了,我要學習更多的東西,更多地認識這個世界,更好地認識這個社會,一切既有趣又好玩,但是同時有好多作業,好多看不完的書。
但是上學還是很好的,喜歡開學,喜歡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玩……
每次一到開學這一天,每個人都是忙碌的。
早晨的.空氣很好,很久沒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每次都起的比較晚)。
吸口氣,再慢慢地吐出,整個人都輕松了許多。
新新的空氣,新新的步伐,放下心中那沉重的包袱,要有一個新新的開始。
記得每學期的頭一天日記里都會有這么一句話:“這學期一定要努力學習,改掉以前的壞毛病,重新開始!”結果一個學期下來,不僅沒有很努力地學習,壞毛病也仍舊是沒有改掉。
但還是會在心里安慰自己說:“下學期,從下學期開始就要真的努力拉!” 六年級,是適應階段,考不好,沒關系;七年級,是熟悉階段,考不好,沒關系;八年級,是第一階段的沖刺,考不好,有關系!也許六、七年級我就是玩過來的,根本沒有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畢竟還沒到重要的八年級,考不好,心里也就原諒了自己。
但,現在,我真的已經是個八年級的學生了。
課本明顯比以前多了,壓力明顯比以前大了。
不再是那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了。
15歲了,也應該大了。
八年級,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多了一份責任,少了一份無知;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任性;多了一份努力,少了一份貪玩。
意味著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要努力了,要懂事了。
恍然回首看看那已度過的7個學年,發現自己變了好多,確實是不一樣了。
不再會像以前一樣受點委屈就會哭;不再會像以前一樣因為某個心愛東西的爭奪而和朋友鬧翻;不再會像以前一樣排斥任何人。
告訴自己:每天要對得起夕陽…… 捧著新的課本,懷著新的心態,走在忙碌的人群中,用雙手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開始 。
初二周記 篇5
語文,是我最早結識的朋友,它陪伴我走過了十個多年頭,和我密不可分。
語文包攬了古詩、散文、作文、漢字、拼音等。較早接觸的是漢字,幼時是靠畫報或街邊的招牌識字的,不過,那些形形色色的方塊字,太復雜的記不住,大多也是會認不會寫,會寫的也就只有類似于“大”,“小”之類構造較簡單的字。其次是拼音、作文,不過這些我都不是特別感興趣,古詩和散文對我而言倒是比較有趣的。
古詩詞自幼兒園就開始接觸了,類似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句很早就能倒背如流了,不過當時還小,也不知道它們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是單純覺得好玩兒,大一點兒就明白了古詩中的意境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語文在訴說著古代戰士們殺敵衛國的堅定決心。“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語文在傾吐著那千年歲月中從未被遺忘的思鄉愁緒。
說起散文,也不得不提起作文了。三年級,我為了找寫作文可以模仿的,到網上查詢,碰巧看到了朱自清的《春》,我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接觸散文的。六年級開始學習散文。散文的精髓:“形散神不散”更讓我感興趣。散文中優美的詞句有很多,借鑒一點,在作文中添那么一兩句,或許就成了點睛之筆。我的作文水平也是有所提高。但也不知是不是接觸比較多的散文,我寫作文的語句都有點兒偏向散文了。
語文就如同一條溪流,我聆聽著它清脆悅耳的流動聲,響徹在學習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