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節日作文8篇
【推薦】家鄉節日作文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節日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節日作文 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中央都有各自的特征,我家鄉也不例外。
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風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同床洗漱終了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通知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崇,然后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喜,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灶神,大約9點左右就開端做午飯了,午飯簡直就是年夜飯的“彩排”,由于只是有些人如今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需有兩碟青菜,意義就是莊稼在夏天能夠長得蔥翠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要小孩能夠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家畜的時分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需有兩只,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余(魚)。
吃完午飯,在平常,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閑光陰,但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端入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分,更為繁華,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需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由于這時灶神君嘴上的麥芽糖曾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喜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由于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點00開端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拍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制造過程愈加繁華了!!
這是我家鄉的風俗,你的呢?
家鄉節日作文 篇2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我的家鄉也以獨特的方式來慶祝我們的傳統節日中。在眾多的傳統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整個城市被裝飾得色彩繽紛,喜氣洋洋。街上聚集著許多的小商販,還有許多購物的人們在挑選著自己喜愛的物品,讓人目不暇接。喇叭聲、鼓聲震得人耳朵嗡嗡直響。整條街熱鬧極了。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戶戶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今年的端午節更具有節日的氣氛。還沒到節日的時候,家家戶戶就緊羅密鼓地包粽子。粽子的種類有很多,紅豆餡、肉餡、板栗餡…..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真是讓人直流口水。
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活動——賽龍舟。賽龍舟是把龍舟放在水面上,幾十個人劃船,一個人坐龍首敲鑼,一個人坐舟中打鼓。有些外國的朋友紛紛拿起相機拍下這壯觀的景象,生怕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吃粽子、賽龍舟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傳統節日作文我喜愛的傳統節日作文500字傳統節日作文500字:陣陣粽香入節日
家鄉節日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油城,家鄉一年中要過好幾個節日:有讓人感恩的清明節,有舉國歡慶的國慶節,有熱鬧非凡的春節……但我最喜歡過團團圓圓、和樂美滿的'中秋節。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月亮就像一個銀光閃閃的玉盤高高地鑲嵌在美麗的夜空。她把柔和的月光灑向了人間,也把那份和諧、美好、溫柔與恬靜灑向了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田。全家老小圍坐在桌旁,有說有笑的品嘗著節日的美食:圓圓的月餅,紅紅的蘋果,黃黃的鴨梨……人們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著身處異鄉的親人。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不都深刻表達了客居他鄉的游子,以明月來寄托自己的深情嗎?
此情此景,我的眼前不由浮現出家鄉每年過中秋時的情景:當天的傍晚,微風颯颯,天空中幾朵潔白的云彩悠閑地飄蕩在云朵間……我們站在樓下的空地上,抬起頭,仰望那天上的月亮。當月亮慢慢地升起,變得很圓很亮時,夜色已經很深了,漸漸的濃了。映著皎潔的月光,我們每個人都流連忘返,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依然興致勃勃地看著那輪明亮的圓月……
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成長的我,最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每當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我都會在心中默默的企盼當夜的月亮更圓更亮;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期望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家鄉節日作文 篇4
同學們一定有聽過云南傣族的潑水節,聽過歐洲的番茄節,但你有沒有聽過我家鄉的豆腐節啊?我的家鄉佛岡縣高崗鎮社崗下村有一個奇特的節日——豆腐節。
奶奶告訴我:“傳說,古時我們這里常鬧出蟲災,弄得大家顆粒無收,有一年蟲災特別嚴重,觀音娘娘派了燕神前往吃掉害蟲,為了不讓燕子離開,我們的祖先就把做好的豆腐擲在屋檐下,讓燕子筑巢,永遠地幫助他們除害蟲。后來,就演變成為互相投擲豆腐的豆腐節,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身壯力健,生活富足。”每年元宵節正月十三那天下午,遠遠就聽到連綿不斷的鞭炮和歡笑聲,陣陣豆腐清香撲鼻而來。祠堂里,去年“添丁”的叔叔正在上燈;而祠堂門口,領到豆腐的一群叔叔伯伯和我的同伴們正嚴陣以待。鞭炮聲停,鑼鼓聲起,添丁的新父親剛從祠堂出來,立即就成為我們擲豆腐的對象。新父親們并不示弱,亦擲豆腐回擊。霎時間,參“戰”者越來越多,禾坪、田地、村巷處處都是“戰場”。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追逐嬉笑聲,豆腐似雪花般在狂歡的人群間飛舞,打在臉上、身上。一陣擲打、涂抹之后,個個變成大花臉、小白臉。看著自己身上,臉上,頭上的豆腐大家都開心地笑起來,因為那是同伴送給自己的祝福!
同學們,覺得我們家鄉的豆腐節好玩嗎?
家鄉節日作文 篇5
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是靈溪一年一度的浙閩邊貿文化節,這幾天,家鄉的街道上被擠得水泄不通,整個靈溪都如同過春節般熱鬧。
在交流節前幾天,街上就早已擺好了攤子,只要有街道,周圍就都會有地攤,各種吆喝聲摻雜在一起,熱鬧極了。
珊瑚廣場那邊是人潮最擁護的地方,一不留神,就會走失在人群中,這可是交流節最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美食街!
踏入這條美食街,就走進了美食的天地。剛走進去,處處彌漫著濃濃的燒烤味,十分嗆鼻,但我們的心很快就被前方撲鼻而來的香味給吸引了,一大群學生擠在攤位前,得排上好久的隊才能吃上這令人垂涎三尺的——薯片串!筆簽上的薯片一個連著一個,不軟不硬,涂上番茄醬,味道就更棒了!金黃酥軟的油炸薯片串,使人忍不住吃完一個還想再吃一個,成了這條美食街上最大的亮點。
交流節不僅抓住了我們的胃,還吸引了我們的眼球。逛完一天,當太陽早已下山,天黑的時候,這兒卻依舊熱鬧著。在八街菜市場旁,辦了一個大舞臺,下面擺了許多椅子,座無虛席,許多觀眾就算不能坐,也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著,而場上吸引了如此多人的表演就是大家熟知的——越劇。交流節間,每天從早到晚,都會有戲班子演出,老年人最愛看戲了,于是,交流節看戲這件事成了他們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
交流節又稱物資文化交流節,這既是物資的交流,更是民俗文化的交流,讓我們在快樂的交流節一起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
家鄉節日作文 篇6
每到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買來月餅,晚上賞月。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中秋節,是在我6歲的時候。
那天的中秋節,爸爸媽媽早早地準備好了大大的月餅,還有各種水果。所以在這一天,家里就會彌漫著月餅濃濃的香味。到了晚上,天漸漸黑了下來,月亮也漸漸升起來,但還是有幾片云擋著月亮。爸爸媽媽把桌子抬到屋外,擺上水果和月餅。等到云全部散開,月亮的光瞬間灑滿了大地。這天的月亮又大又圓,上面好像有幾團黑黑的影子,像是嫦娥和玉兔在看著我們,吃著月餅呢!
那時天真的我,指著月亮對爸爸說:“爸爸,月亮好漂亮,你幫我摘下來好不好?”全家人都被我逗笑了,可我卻認真的看著爸爸,拽著爸爸的衣服不肯放,爸爸想了一會兒,說讓我閉上眼睛,就幫我把月亮摘下來。我閉上眼睛,爸爸立馬拿出手機,拍了一張照,然后便讓我睜開眼睛。“哇!爸爸好厲害!真的把月亮摘下來了!”我伸手就想去碰,爸爸卻連忙阻止了我,說:“別碰呀!一碰月亮就不見了!”我一聽,連忙收回手,靜靜地看著。
過了許久,爸爸媽媽便把東西搬入家中,我和姐姐也走了進去。打開電視,剛好趕上了中秋晚會,我們坐在沙發上,其樂融融的聊著家常。過了一會兒,我們便開始吃月餅了。媽媽把月餅切成了四份,一人一份,大家都因為這天的氣氛開心了起來。
中秋節,顧名思義,也就是在秋天的中旬,在這個節日里,家家都會團聚起來,賞月、吃月餅。這天的月亮又大又圓,也表示著團圓的意思。
家鄉節日作文 篇7
我的家鄉是溫州,溫州的海鮮是有名的。
我們溫州過年的十大習俗是:1冬至吃湯圓2曬醬油肉和鰻鲞5搗年糕4祭灶5撣新6貼春聯7分歲酒8開門炮9拜年10穿新衣
以上10點是我們溫州人在過年時會準備的事情。
在我們的溫州的傳統節日有:1、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初五路神生日3、正月十五日上元節(元宵節)4、二月初二春龍節又叫龍抬頭青龍節5、二月十五花朝節6、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7、三月初三上巳節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8、春分后十五日清明節(現定陽歷四月五日)9、四月初八日佛誕日,又有牛節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10、五月初五端午節11、夏至節12、六月六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13、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14、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15、七月三十地藏節16、八月十五日中秋節17、九月九日重陽節18、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稱祭祖節19、十月十五日下元節20、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21、十二月八日臘八節22、臘月二十三日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23、臘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以上是我們家鄉的節日與習俗。
家鄉節日作文 篇8
我家鄉的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等,其中最為隆重的要數春節。
過春節也叫過年。我們這里有一種習俗,就是在除夕夜殺雞宰鴨去祭拜祖先。人們非常重視這一習俗。所以無論是遠方的游子,還是在外地工作的親人,在這一天都回來了。
各家各戶早就籌辦各種年貨了。每到大年三十這天,人們就會從早忙到晚。一大早起來就大搞清潔衛生,殺雞宰鴨,準備豐盛的飯菜。除夕中午,各家各戶都貼上了大紅對聯和門神,祈求吉慶。除夕之夜,全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敘舊話新,互相鼓勵,祝賀來年有良好的開端,這叫“守歲”。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裳。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拜年就開始了。小孩子們給大人們恭喜,大人們給小孩賞錢,淳厚的人情味令人感動。而這天早晨一般是不吃米飯的,專門煮長條的米粉或長壽面吃,意為富貴長壽;午餐多吃去年留下的舊飯菜,意思是去年有余,來年更豐裕。
而每年春節,最高興的也要數我們小孩子了。不僅有漂亮的新衣服,還能得到壓歲錢。能欣賞漫天美麗的焰火,能品味各種美食。最主要的是自己又長大了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