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5篇)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怡。”蘇軾這首詩道出了月餅的香與甜,我也喜歡吃香香甜甜的月餅,所以我最喜歡中秋節(jié)。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jié)日——中秋節(jié),也稱團圓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回家和親人一起吃團圓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圓,慶祝中秋節(jié)。
八月桂花飄香。中秋節(jié)這天早晨,媽媽特意為我們準備了香甜的桂花茶,讓我們甜甜美美的度過這一天。晚飯時,爸爸做了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也給每個人都倒好了紅酒,媽媽說:“過節(jié)了,我也可以少喝一點。”哈哈!我真是太開心了!大家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說,舉杯互相祝福,屋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感覺格外溫暖。
吃完晚飯,媽媽在陽臺上擺好了小圓桌,圓桌上放著香甜的水果和一盤精美的月餅。那些月餅不僅顏色美麗,而且上面還印著各種花的圖案:有桂花的,有荷花的,有菊花的,還有牡丹花的……哇!簡直太美太精致了,讓人不忍下口,這時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撒向地面,不禁讓我想蘇軾的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是一個團圓的節(jié)日,是一個寄托情感的節(jié)日。我喜歡中秋節(jié),因為有了它大家才更喜悅。
——他不是壞人。可是不一定是壞人才能讓人心煩——你可以是個好人,卻同時讓人心煩。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2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當聽到這首郎朗上口的詞,我就想到了和家人一起共度歡樂中秋節(jié)的情景。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傍晚,我叫來爸爸,媽媽和哥哥,一起坐在陽臺上,望著天邊的紅霞等待著月亮。過了一會兒爸爸等得不耐煩了,便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吧!”“什么游戲?”“反正現在也無聊,要不然,我們玩一個說成語和詩句的游戲,不過前提是詩句和成語中要有“月”字,看誰說得多!”“好啊!”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到。游戲開始,我思索片刻,說了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爸爸脫口而出:“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媽媽說出了“月明星稀。”哥哥說出了“春花秋月。”
月亮出來了,我們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我們望著那好似銀盤的月亮,吃著各式各樣的月餅。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我們盡情享受著這種團聚的美好時光。我望著月亮:心想,外出的人,外來的人此刻肯定非常想念遠方的親人朋友,雖然他們不能在一起團聚賞月,但他們肯定也會為遠方的親人送上祝福。
之后,我們在樓下放煙花。“啪!”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菊花迎著秋風開放,有的像一面紅旗迎風招展。
中秋節(jié)啊!你是一個家人團聚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3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jié)日,有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是除夕夜了。
除夕的習俗可多了,有分紅包、吃年夜飯、放煙花……
除夕一大早,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新的春聯,掛上了大紅燈籠,來慶祝新的一年。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也買了各種各樣的鞭炮來驅趕年獸。
除夕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有說有笑的,可熱鬧了!最讓我期待的是,吃晚飯的時候,長輩們都會給我壓歲錢,這可真讓人興奮!吃完飯后,我會幫媽媽洗碗,把碗洗得閃閃發(fā)光,新的一年就應該要從“新”開始。
將近午夜十二點的時候,爸爸迫不及待地把鞭炮放在了大門口,“嗖”的一下,鞭炮點燃了。當那“噼噼啪啪”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起時,讓我不禁想到了《元日》中的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想,今年年獸絕不敢來我家了吧!
抬頭看看天空,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像一個美麗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有的像一個子彈沖上天空爆裂開來,綻放出五顏六色的小火光,還有的像一只美麗的鳳凰在天空中飛舞,各種各樣的煙花數也數不清,好看極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4
春節(jié)過后,元宵節(jié)緊隨其后,在這段時間里,我的心情也在高漲,因為元宵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
在我們家,元宵節(jié)過的是極為隆重的,做花燈、猜燈謎、吃團圓飯,都是必不可少的。元宵節(jié)有這么多習俗,但我最喜歡的就是做花燈和猜燈謎了。接下來讓我介紹一下花燈怎么做吧,首先找來一個礦泉水瓶,用刀從上到下割成條狀。之后我用氣球,放在瓶頸里,再把氣球吹大,打個結,就成了一個小燈籠了,但是大家都想到了燈謎,于是就開始做燈謎了,首先找來一根繩子和一張紙,把繩子穿在紙里,再把燈謎寫在紙上,最后把穿著紙的繩子粘在燈籠下就大功告成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舉行了燈謎大賽,到那時,大家都聚在一起,爭先恐后地說自己的燈謎,只見弟弟說:“十五日,打一字?”語音剛落,人群中就舉起了幾只小手,弟弟叫了一個比他還小的弟弟,那位弟弟說:“答案是胖,因為十五日就是半個月啊。”弟弟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他萬萬沒想到一個比他年齡還要小的弟弟竟然答出了他以為很難的燈謎,他只好說:“答對了。”然后失望地坐了下去。見弟弟的燈謎被別人答對了。我開始說了:“你們猜猜,紅關羽,白劉備,黑張飛,叁結義是什么水果?”聽到這個問題,大家都在低頭思考,“三,二,一,哈哈,你們都猜不出來吧,謎底就是荔枝,”我笑嘻嘻地說道。
最后,經過幾輪比拼,我以答對了最多的燈謎獲得了這次的燈謎大王。
這次的元宵節(jié)可真有趣啊!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5
一年中有很多傳統節(jié)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jié)。特別每年放鞭炮的情景讓我印象深刻。
鞭炮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長長的,像一只大蜈蚣;有的細細的,像一根棍子;有的又圓又大的,像一個大水桶。這么多的鞭炮我最喜歡的就是水桶煙花了。一朵朵煙花飛向天空,一會兒就在空中開出美麗的花朵,有綠色的,有紅色的,有藍色的,有金色的,這朵爆完那朵綻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不同的鞭炮發(fā)出來的聲音也不一樣。長長的蜈蚣鞭炮放出來的聲音是噼里啪啦的,像很多人在鼓掌一樣,細細的棍子煙花發(fā)出的是“咻咻”的聲音,水桶煙花的響聲最大了,每發(fā)射一朵煙花上去,就“砰”的一聲,好像把地板都震得動了起來。
當凌晨鐘聲響起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放起鞭炮,那響聲震耳欲聾,十分壯觀。在這巨大的響聲中,我生怕媽媽聽不見,大聲問道:“媽媽,為什么過年要放鞭炮呢?”媽媽笑了笑,等聲音漸漸小了后才慢慢地告訴我:“傳說古時候有個怪獸叫做年,它總是在春節(jié)的時候出來搗亂,但是它特別怕鞭炮的聲音,所以到了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這樣就可以把年嚇跑了。”“哦!”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你知道嗎?”媽媽摸著我的頭接著說,“鞭炮里面的成分就是火藥,比較危險,小孩一定記得不能隨意燃放哦!”我點頭答應了。
我真喜歡春節(jié)啊!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6
要是你問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什么?那我就要告訴你,是春節(jié)了。
我之所以喜歡春節(jié),是因為它代表喜慶、團圓,而且是人們增進感情的重要節(jié)日。說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了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不正是春節(jié)嘛!過節(jié)當天,門外的大街上到處都充滿了煙花爆竹的聲音,還有微風在吹拂,陽光照著千家萬戶,人們早早地把舊春聯換下來,變成了新的,希望新的一年能像春聯里寫的那樣:四季平安,財源廣進,步步高升等等。現在回想一下是那樣的熱鬧。
對了,除夕的晚上才是最熱鬧的,我和家人一起守歲時,大家圍在一起吃餃子,一起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等待著新年鐘聲的敲響。這也是我最期待的時刻,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收到長輩們給我的壓歲錢,我可以用它們買我喜歡的玩具,學習用品,還有好多好多。再晚一點我們就會出去放煙花,家家戶戶都帶著孩子出來放煙花,特別好看,只聽“砰”的一聲,煙花就躥上了天,天空頓時開了五顏六色的“花”,那場面簡直美的不行!
你喜歡除夕嗎?它可是讓我難以忘懷的。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7
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有很多,比如端午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等。可我最喜歡的是春節(jié)。
春節(jié)是農歷正月初一,它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貼春聯、放鞭炮拜年等。我記得那天早晨,我早早地起來,洗漱完畢后,我和媽媽去貼春聯。貼福字的時候,媽媽故意把福貼倒了。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媽媽告訴我說:“福‘倒’了和福‘到’了讀音有點相同,寓意吉祥。”哇哦!跟媽媽學貼對聯也長知識呀,以后我要好好學習,得到更多知識。
還有一件令我最難忘的事,那就是包餃子。今年,我也來嘗試一下包餃子。我像媽媽那樣把餃子皮兒搟平,再把芹菜和肉攪拌在一起的餡兒包在里面,不一會兒一個餃子就完成啦。可是我的餃子形狀小小的一點也不像媽媽包的樣子,看來包餃子這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啊!現在,我才發(fā)現春節(jié)做美食還真是挺辛苦。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出去放煙花。爸爸買的煙花都好好看,好漂亮呀!像流星,像菊花,像銀蛇……形態(tài)萬千。
春節(jié)的這一天,讓我好期盼,也好難忘!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8
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除夕。除夕這一天,人們通宵不眠,吃團圓飯,熬夜守歲。家里的大人們都要將家里家外打掃的干干凈凈,孩子們都爭著搶著貼窗花,貼“福”字,換新衣。
今年的春節(jié),我在外婆家吃年夜飯。年夜飯代表團圓,我希望我們一家人團團圓圓。我們一大早就忙活起來,媽媽去買食材,爸爸炒菜,我和外婆包餃子。首先,用冷水和面,然后,用手將面揉成一團后,密封放置半小時。我拿出一個大碗,將攪好的豬肉餡和剁好的白菜碎,放入碗中,根據我的口味加入佐料,攪拌均勻。外婆拿出醒好的面團,揉成長條狀用小刀切成一段一段的,壓平,用搟面杖,搟成中間厚兩邊薄的飛碟模樣的餃子皮。
最讓人興奮的是包餃子的環(huán)節(jié)。外婆熟練的拿起一張搟好的面皮,將白菜肉陷包裹好后,封邊,餃子邊緣的褶子就像月亮的形狀,漂亮極了。而我則很生疏的學著外婆的樣子,卻將餃子的邊緣弄的長的長,短的短,但外婆卻表揚我道:“你包的餃子真有創(chuàng)意,好像天邊的白云呢。“我傻呵呵的笑開了花。
餃子煮好上桌了,我吃著自己包的云朵形狀的餃子,心里美滋滋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祝我的家人和朋友身體健康,團圓美滿,新年快樂。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9
我喜歡闔家團圓的春節(jié),喜歡猜燈謎的元宵節(jié),喜歡吃月餅、賞月的中秋節(jié),但我更喜歡吃粽子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飲雄黃酒、撒雄黃粉……端午節(jié)又叫“衛(wèi)生節(jié)”,其中,掛艾草可以驅蚊子和小飛蟲,凈化空氣,撒雄黃粉可以驅蛇等,防止病疫泛濫。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相傳,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后,便抱起石頭投入汨羅江。住在江邊的百姓們知道屈原投入汨羅江后,害怕江里的小魚、小蝦啃食詩人屈原的身體,便紛紛拿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吃飽后就不會傷害到詩人屈原的尸體了,所以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個習俗便流傳至今。
早上,我見奶奶在包粽子。便跑進廚房對奶奶說:“我也想包粽子。”奶奶笑著說:“好啊。”于是我認真觀察起奶奶包粽子的過程,只見奶奶先拿起葦葉,卷成一個三角體,我學著奶奶的樣子,也卷成一個三角體,再往里面放入糯米、紅棗,只見鮮紅的棗子鑲嵌在雪白的糯米中,仿佛是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然后,小心翼翼把葦葉底下封起來,再拿繩子把粽子纏起來,最后把粽子上鍋蒸。半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咬了一口,粽子的清香瞬間充滿口腔,粽子甜而不膩,味道美極了!
啊!我喜愛端午節(jié),小朋友們,你們喜愛端午節(jié)嗎?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0
春節(jié)是人們在一年中最快樂、最熱鬧的,也是最團圓的節(jié)日。提到春節(jié),我們的傳統就多姿多彩啦!有貼對聯,有吃湯圓,有收紅包,有看煙花,有舞龍舞獅等等。每個地方慶祝的方式都不一樣。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jié)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接近春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選上一副新的對聯,貼在大門的兩邊。
春節(jié)的這天,爸爸早早地就帶著我去貼春聯了。(這里可以把對聯的內容加上,表達出對新年的祝福)“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貼完春聯,還要掛上紅彤彤的燈籠呢。忙完這些,爸爸媽媽就去準備年夜飯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是最愉悅的。
春節(jié)這天,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放爆竹、燃煙花。把鞭炮和煙花放到地上,用打火機點燃導火線,只聽“砰砰”幾聲,我的大花炮就飛上了深藍的夜空,它時而像天女散花,時而像銀蛇飛舞,時而像孔雀開屏,真是美麗極了。(這個排比句妙極了,既有動感又有形態(tài)美)看著一朵朵的焰火,好像流星一樣在夜空中眨眼即逝。
我眼中的春節(jié)是快樂的,也是令我難忘的!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1
在各種各樣的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春節(jié)。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小區(qū)里熱熱鬧鬧的,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的:有的貼倒“福”,有的在準備喜氣洋洋的年夜大餐,小孩子穿著新衣,拿著壓歲錢,高高興興地跑到小區(qū)公園里玩去了……
晚上,我一家人帶著煙花爆竹下了樓,這時候的小區(qū)已經熱鬧非凡,幾乎家家戶戶都出來放鞭炮了。我堵起耳朵,看著我的爸爸放響了地一掛鞭炮后,也趕緊從一堆煙花中那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煙花:小星星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地上,做了個手勢讓我的爸爸來點火,然后我跑到遠一點的地方,我的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兩三秒后煙花就“嗖”地一聲飛天了,在漆黑的夜幕上亮起了紅色的一點,“呯”的一聲,那一點又綻放開來,成了一朵色彩絢麗的菊花,當菊花的顏色漸漸消失是,隨著“噼里啪啦”的聲音在菊花后面亮出了星星一般的火星,接著第二朵,第三朵…。。除夕晚上的夜空被這些美麗的煙火裝扮得無比漂亮。
12點時,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更是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在鞭炮聲中轉來了。
這個春節(jié),我過得真開心。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2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聲此起彼伏。“過年啦,過年啦!”這可是中國一年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節(jié)日呢!
你要問我為什么最喜歡這個節(jié)日,因為春節(jié)可以吃好多美食,遠方的家人可以回家團聚,還可以看到美麗的煙花呢……
一早上,我就興奮地跳起來,我趕緊拉著妹妹起床,穿上新買的漂亮衣服。
“快看看,我漂不漂亮,漂不漂亮?”
“非常漂亮!”
“你現在也像一個美麗的小仙女!”
我們整整興奮了一個早上。過年穿新衣也是我們的習俗之一呢!
上午的團圓飯還沒消化,包餃子又開始了。(過渡自然![強][強][強])我最喜歡吃的餃子啦!我和妹妹興奮地跑到廚房,姥姥已經在和面了。媽媽也拌好了餃子餡兒。我和妹妹呢,就負責參與包餃子。首先把皮搟好,然后在餃子皮里裝上少許的餡兒,最后對折,把對折好的餃子放在雙手虎口處使勁一捏,一個漂亮的小餃子就好了!讓餃子們排好隊后就可以放進鍋里煮了。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餃子就出鍋啦!包餃子也是我們的傳統習俗喲。
“壓歲錢”當然也不能少。到了晚上 ,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始看起了春節(jié)晚會。快到十二點了,姥姥、奶奶、爺爺給我們發(fā)“壓歲錢”了。我們接著大紅包給長輩們行大禮——磕頭,這也是我們的習俗之一呢。
過年習俗真不少,每一樣我都喜歡,每一年都讓我難忘!“噼里啪啦”外面的鞭炮還在響,雖然今年的春節(jié)讓我難以忘記,但是我已經開始盼望下個新年了!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3
除夕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因為除夕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也是辭舊迎新的日子。(新的一天是從春節(jié)正月初一開始算的)
大年三十的早晨,我們一家人早早醒來。媽媽開始擦地、擦桌子,爸爸貼對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
打掃完畢后,我和爸爸、媽媽換上新衣服就高高興興地向太爺太奶家出發(fā)了。一來到太爺太奶家,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貼對聯,接著是貼窗花,家里一下就有了濃厚的春節(jié)的氣氛,到處喜氣洋洋的。
爸爸還帶我們去超市買年貨了。買了一大堆水果和蔬菜:有櫻桃、蘋果、菠菜、白菜,還有胡蘿卜,為年夜飯做準備。
晚上,我們一大家人坐在餐桌前享受著美味的年夜飯,大家舉起酒杯,共同祝愿:“新年快樂!”我又舉起杯子,說:“祝太爺太奶身體健康!”
但是,我最期待的還是放鞭炮。到了晚上,爸爸帶我下樓放煙花。煙花直向天空飛去,五顏六色的,非常美麗。“啪——”“啊——”我害怕得叫了一聲,因為煙花實在太響了。
到了半夜,吃餃子的時間到了。我夾起一個餃子一咬,哇!里面居然有一枚硬幣,我好幸運啊!旁邊的人見了,羨慕地說:“你可真幸運啊!”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除夕,令我難忘的除夕,你喜歡嗎?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4
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不少:有的人喜歡過端午節(jié),有的人喜歡過元宵節(jié),還有的人喜歡過中秋節(jié),而我最喜歡過的是春節(jié)。
春節(jié)的習俗不少:放鞭炮,包餃子,貼對聯,掛燈籠……每年過春節(jié)的時候,我都會和爸爸一起貼對聯,你們知道嗎,貼對聯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拿過來就可以貼了,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對聯的尾音是三四聲上聯,尾音是一二聲是下聯,就是人們常說的“仄起平收”,一定不要弄錯了。今年我家店里面的春聯就貼錯了,幸好我憑借著區(qū)分尾音的方法把貼錯的春聯給糾正過來了,當時我心里面很高興,因為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生活中。
春節(jié)這天,我們還可以放鞭炮。這可是我們孩子最盼望做的事情了。三十晚上,吃晚飯前,我們一家人一起去放鞭炮。鞭炮聲“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真是熱鬧極了。天空中也很熱鬧,煙花在空中像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美麗極了。一會兒這一朵,一會兒那一朵。而我最喜歡摔炮,因為它不用火也可以放出響聲。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春節(jié)!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作文15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可多了。其中我最喜歡的兩個傳統節(jié)日便是春節(jié)和中秋節(jié)了。
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此節(jié)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jié),是在采用公歷紀元后。古代“春節(jié)”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jié)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于鎮(zhèn)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在我心里,春節(jié)是個吉祥而歡樂的節(jié)日,既熱鬧又隆重。特別是大年初一,小朋友們可以吃到又甜又糯的順風小圓子,可以從枕頭下拿到鼓鼓的壓歲錢買喜歡的東西,還可以挨家挨戶地拜年。到處是一片歡聲笑語。
中秋節(jié)是我國民間傳統節(jié)日。又稱團圓節(jié)。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jié)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后,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jié)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每逢中秋節(jié),我們全家人都會高高興興地坐在月光下,一邊吃月餅,一邊欣賞天上圓圓的月亮。看到月亮我就會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
這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