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泰利”外圍影響,湖南多地有暴雨精選二篇
【篇1】受臺風“泰利”外圍影響,湖南多地有暴雨
“泰利”這個名字并不是第一次出現,2000年以來已經出現過4個“泰利”。
記者從廣東省氣象局了解到,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臺風委員會決定規范臺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并決定于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命名方法是:由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提供10個名字(共140個名字)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后按順序循環重復使用。當某個臺風造成了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將被從命名表中刪去不再使用,并增補其他名字替換。按照平均每年26個熱帶氣旋,大概5到6年,同一個命名會重復出現。
“泰利”是菲律賓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英文名為Talim,是尖銳及鋒利的意思。2000年以來,先后出現了4個名為“泰利”的臺風,分別出現在2005年、2024年、2024年和2024年。
2005年第13號臺風“泰利”登陸我國臺灣省后,于9月1日再次登陸福建省莆田市,登陸強度為12級(臺風級)。
2024年第5號臺風“泰利”在南海北部形成后,向東北移動在臺灣海峽減弱消失。
2024年第18號臺風“泰利”在西太平洋形成后移動靠近東海后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于當年9月17日以強熱帶風暴級登陸日本。
【篇2】受臺風“泰利”外圍影響,湖南多地有暴雨
據中國天氣網引述專家觀點介紹,“泰利”貼著海岸線西行,且行進路線不直,很容易觸碰到曲折的北部灣海岸線。今天“泰利”將主要對北部灣以及廣西、廣東、海南島、云南等地有風雨影響。
鑒于臺風帶來的風雨影響較重,廣西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于7月18日0時將自治區防汛防臺風三級應急響應提升為二級。7月17日16時廣西水利廳和廣西氣象局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北海市宣布,從7月17日22時起,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停游、停課、停運、停工、停聚、停市”等“六停”措施,待臺風影響減弱視情復工復產復課。防城港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也宣布,該市自7月18日0時起至19日0時止,在全市范圍內采取防臺風緊急措施,學校幼兒園停課、在建工地停工、商場餐飲場所停業等措施。
此前在7月17日22時20分前后,“泰利”(臺風級)的中心在廣東省湛江市南三島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38米/秒),是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
面對臺風襲擊,鎮江市于7月17日9時將防風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防風Ⅰ級應急響應,臺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當日,湛江市區所有旅游景區停止開放、人員全部安全轉移;學校全部停課;所有水域渡口停航;所有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所有公眾聚集場所停止活動;除搶險和指揮車輛外,所有車輛停止行駛;市區、城鎮所有商場停止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