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素養個人寫實記錄范文(精選5篇)
藝術素養個人寫實記錄篇1
1、學習目的明確,有理想,善于發現提出問題,努力嘗試多種方式解決問題,學習態度端正,能主動學習,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有目的的收集與整理使用信息,有獨立學習與研究問題的潛力,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虛心請教。學習態度端正,認真完成作業,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目標明確,有理想,與同學能夠完美的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方法恰當,會從失敗中找經驗。
2、有適合自己的科學的鍛煉方法,有科學的保健意識,身體狀況,衛生習慣良好,能夠承受務必的壓力。每一天堅持鍛煉,正確應對挫折坎坷。熱愛運動,身體健康有科學的鍛煉方法和務必的運動技能。熱愛運動,身體健康,心態用心向上。
3、時光如梭,轉眼即逝,當畢業在即,回首三年學習生活,歷歷在目:三年來,學習上我嚴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適合自己狀況的學習方法,用心思維,分析解決問題潛力強,學習成績優良。
4、有法律意識,公德意識,本人誠實守信,環境意識,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有愛心樂于幫忙他人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群眾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物維護公共設施和公共衛生的狀況。樂于參加群眾活動,能夠為實現群眾目標付出努力。品德優良善于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善于與他人交流和分享,尊重并理解他人。品德優秀,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5、有學習的愿望與興趣,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習水平,有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的習慣;能夠完成規定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實驗操作;能夠結合所學不一樣學科的知識,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潛力。
6、正確認識同伴的優缺點,了解同伴的客觀評價,能合理調控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行為。有科學的保健意識方法,能夠尊重同伴觀點,理解同伴處境,多交一些知心朋友,融合關系。與同學老師關系融洽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與不足,自尊,自信,自己做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挑戰自我,對錯誤要虛心請教。有團隊精神,善于與人交流。
7、聰明伶俐用在我身上一點也不夸張,清純活潑是我可愛的內在因素。我熱愛學習,尊敬師長,勞動用心,對一切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強烈的求知欲為我打開了廣闊的知識世界,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我相信我會用理想為舵辛勤做槳,劃向成功的彼岸。
8、本人能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用心參加各項活動,尊敬師長,與同學和睦相處,關心熱愛群眾,樂于幫忙別人,勞動用心肯干,自覺鍛煉身體,經常參加并組織班級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內外活動。
9、無論過去是失敗還是成功。忘記以前的成功與失敗,我們只需要把經驗和教訓銘刻于心。要有進步的決心,千萬不要驕傲,就應再接再勵,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就應振奮精神,爭取迎頭趕上。
10、三年來,學習上我嚴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適合自己狀況的學習方法,用心思維,分析解決問題潛力強,學習成績優良。遵紀守法,尊敬師長,熱心助人,與同學相處融洽。我有較強的群眾榮譽感,努力為班為校做好事。作為一名團員,我思想進步,遵守社會公德,用心投身實踐,關心國家大事。在團組織的領導下,力求更好地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
藝術素養個人寫實記錄篇2
一、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理念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明確了初中美術課程改革的方向,體現了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概括為四個方面,即“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同時形成了基礎美術教育的新理念:(1)培養學生的基本美術素質,掌握基礎美術知識和技能;(2)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3)學生通過學習美術拓展文化知識和素養;(4)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教學理念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形成了目標、內容、學習方式和評價四個方面完整的教學體系,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了其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展,使美術教學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應試教育思想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存在多年并根深蒂固,對當前普通中小學教育的各個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應試教育的主導下,初中美術課在很多學校變成了與學生升學掛鉤的“主課”,比如語文課、數學課、英語課等等。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初中美術教師本身對美術教學的認識也存在著不足,致使課堂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的積極性不高。還有一些初中美術教師專業基礎不夠扎實,不能及時學習和補充新的知識,忽視美術教育課程規律的學習和把握,其自身的教育素質和人文修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師基本素質的全面發展
1.提高美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激發教學激情
作為基層美術教育工作者,初中美術教師應該提高對美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激發自身的教學激情,保持頭腦冷靜,要清醒地認識到美術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價值,認識到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美術教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美術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才能正確認識和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辦好學生作品展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美術教學、學生的進步、美術教師的社會地位三者之間的良性發展。
2.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做一名美術創造的實踐者
深厚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是美術教師必須掌握的學科知識,是進行美術教育教學的基礎。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美術教師要有較全面的專業視野與能力,應打破原來的專業局限,嘗試不同的材質,以不同的方法進行美術教學。從教師的綜合素質來看,寬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文化素養是教育教學的需要,作為教師要盡可能地掌握較為廣泛的文化知識,在時代的大文化背景中認識美術學科的教育價值,在文化情境中進行教學,并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實現美術學科的教育價值。
3.利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已經在中小學教學中推廣和普及,初中美術教學也逐漸告別了以往粉筆、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進入電子信息時代,通過運用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可以使美術課堂更加生動直觀,更多的知識和圖片可以直接呈現在學生眼前,這就要求初中美術教師應緊跟科技潮流,不斷地學習、掌握更多、更全的多媒體知識為自己的教學工作服務,改革美術課堂教學,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強化美術教師的職業魅力
初中學生的世界觀和審美觀正在形成階段,作為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既是審美的主體又是審美的客體,教師的服飾,言談舉止、氣質等都會構成學生審美趣味中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美術教師既要加強內在修養又要注意言行舉止的大方得體,堅持內在的身正與外在的氣質相結合,顯現美術教師的人格魅力,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品格形成與發展。
藝術素養個人寫實記錄篇3
初中學生剛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又正是精力充沛、荷爾蒙旺盛的關鍵時期,驟然增大的學習壓力壓得學生喘不過氣,學生的心理世界得不到正確的疏解,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音樂具有調節情緒、放松精神的作用,能夠從聽覺上給人靈魂中的愉悅,有益于學生舒緩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初中生初中學生的藝術細胞成長尚處于萌芽階段,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與鼓勵,學生才能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欣賞與理解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造詣。由此可見,在初中音樂課程中滲透對學生的藝術熏陶早已刻不容緩,本文結合我多年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作了以下幾點探討。
一、對教學內容進行模式創新,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過于死板與僵化的使用傳統音樂開展課程,殊不知初中生正是精力旺盛、自我意識強烈的時期,對古樸的傳統音樂興趣寥寥,在學習過程中心不在焉、注意力低下,不但導致教師開展教學時自然進度緩慢、效率低下,更別談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由此可見,要想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必須從教學內容的模式革新著手,選取更貼合學生思維特征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不但要讓學生的聽覺受到享受,還要讓學生的心理受到享受,這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中遨游的更加愉悅,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藝術素養的提升。
例如,我在教學《熒屏樂聲》這一課時,教學要求是要求學生淺顯了解大熒幕中的經典樂曲,但我發現由于教材編年過久,舉出的例曲都是上個世紀的曲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產生共鳴情緒,不但無法在欣賞過程中情感缺失,更甚者會產生厭惡心理。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我主動去了解當前熱點電影,將其下載后在截取片斷在課堂中放映,再伴隨著主題音樂開展課程內容的講解。初中學生是接觸互聯網的主要人群,大部分學生的喜好都會跟隨著社會熱點而改變,也更愿意選擇自身所喜愛的事物進行學習。而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課程內容,用學生所喜愛的流行音樂進行教學講解,則極大程度上貼合了學生的心理特征,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
二、鼓勵學生自主創作音樂,在創新中開發思維能力
音樂是包容且充滿變化的事物,有高貴典雅的古典音樂、有舒適愉悅的輕音樂、也有自由奔放的搖滾、更有個性鮮明的嘻哈說唱,每一種音樂都有其可取之處,人們可以在其中尋求到情感的依托。初中學生正是天真爛漫、性格活潑,在音樂中有自己獨特的喜好與偏愛,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遏制學生的個人特征發展,而是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在音樂世界中尋找自我,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音樂素養的形成不但應該在學生鑒賞、審美知識的接收中,更應該體現在學生將知識消化后,用自身的思維方式進行理解表達出來中。
例如,我在進行第一節初中音樂教學課程時,為了拉近師生距離,也為了給學生創建更活潑、自由的音樂環境,我將幾種音樂形式寫在了黑板上,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一種建立興趣小組,在學習課堂內容后,根據自身小組的音樂特征,對學習的曲目進行相應改編,每個月舉行一次改編比賽,讓全體學生都感受到不同音樂類型的魅力。這種自主創作性的音樂課程,能讓學生將音樂當成一件更加輕松愉悅的事物,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將自身所學的音樂知識與技能表現出來,并運用在實際生活的展示之中,這才是對學生音樂水平、藝術素養的根本性提高。
三、開展課外音樂實踐活動,為學生創建藝術素養熏陶環境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想要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就必須多聽好音樂,在聆聽中構建自身的聽覺藝術。當今社會互聯網經濟發達,學生很容易接觸到音樂,但也很容易接觸到很多低俗、消極的音樂作品,這種音樂不但對學生的音樂修養起不到促進作用,還會導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的崩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給學生感受高雅、優秀、正能量的音樂作品,在這些音樂作品中受到激勵與鼓舞,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后多開展音樂類型的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去聽音樂會、舞臺劇,讓學生在正統、嚴肅的環境中感受音樂,這種感受會更加鮮活、明了,學生可以得到聽覺上享受的同時,感受到音樂節拍細節的魅力,這種感受是學生在互聯網上下載的音樂中無法體會的,這種體會會升華學生對音樂的認知,感受到優秀音樂作品與劣質音樂作品的差距,并學會如何篩選、指出這種差距,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四、結語
音樂是人們調節升華情調的一種重要方式,一定的音樂素養體現了這個人的藝術水平與審美能力,是辨別新世紀高素質人才的要素之一。初中是培養學生情操,為學生打下良好基礎的重要時期,新課標要求學生全面提高,德智體美綜合性發展,藝術素養是“美”的體現,因而,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美”的意識塑造與培養,讓學生用正確的方式來欣賞音樂、認知音樂,在“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中都能獲得精神上的收獲。
藝術素養個人寫實記錄篇4
首先個人認為藝術素養的具備是一個人接受專業學習的必要前提,卻又并非絕對的密不可分。
藝術本身即是抽象,它既是生活又是生活的升華體,是個人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造性表現;在可望不可及中既看著我們又為我們所看著,故而幾乎任何藝術表現形式都 代表了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從中提取的藝術素養的概念就是指一個人所具備的藝術方面的基礎知識與一定的審美能力,或者說,它使我們具備了能夠分辨我們的所得 與所想間距離的能力,同時又通過各方面的積累成為我們身上一種由內而外的氣質。
說到這里,不禁質疑,既然如此,那么僅憑藝術素養大概便可以造就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大家,談何專業學習? 不得不承認的是許多自學成才的先人們仍在照耀著我們,這就說明也許我的想法某種程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如此,難道我們可以以偏概全的屏棄專業學習?顯而易見,這是不現實的。
從一個平凡的學子的角度來說,我不得不承認,專業課的學習使我收益匪淺。某些幼稚的思考繞過了陷阱,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得到了便利,從而得以有剩余的時間 來繼續思考另一些或許依然幼稚的問題,既而某些時候在某些引導下再次繞過,前進。“古之學者必有師”凡夫俗子繼承老師深邃的思想、廣博的知識,或許費力或 許艱難,但卻基本保證了在“天才”欠缺的年代使這些“物件”能夠流傳下去,使某些“來者”可以踩著前人的足跡繼續在通天塔上前進或暫停著(我
的意思是重在 繼續,前進此時也就成了某種可有可無的.性質),那么我們“繼續”下去,可愛的“來者”們(或許是我們,或許是我們的后來人),中間難免會出現幾個出類拔萃 的家伙。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追求卻是無限的。這時,“通天塔”上的記號就可以讓才子們用有限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上更多的梯在更高一點的地方用他 們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更敏銳的感知力為后來的后來留下些更加深邃的思想和更加廣博的知識----那些先進的,同時在周而復始的攀爬過程中等待被驗證的不知是 否有益的世界觀審美觀。也就是說,專業學習其實是個旱澇保收的大工程,正在發揮著都江堰一樣的重要功能。
睡眠也是一種藝術,在先人的孜孜不倦中被發揚光大,并且成為了某種人類生存的必要活動。若是我在苦讀十數載詩書后,一日突然頓悟發奮去追逐睡眠,怕是沒人會認為是我文化素養太高的緣故。畢竟鐘子期和伯牙不是世世相見,中國也僅出過一個孔子罷了。
藝術素養個人寫實記錄篇5
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充分理解美術素養的內涵與要求,才能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要科學引導學生,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藝術修養、美術素養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美術素養缺失的原因
(一)教師只重視形式教學輕視了美術的實質
部分初中美術教師存在功利性教育,有一種錯誤的教育觀念,覺得整個班的學生有統一的題材和形式就是好的,一味注重作品的真實性以及內容的一致性,造成了教師只注重繪畫的表現形式,對繪畫的內容本質過分忽略的現象。素質教育要求不能只重視學生的分數,而是要促進學生各方面全面發展,但是美術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遏制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情感以及想象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美術素養得不到有效提升,背離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教師只重視技術教學輕視了藝術素養的培育
由于應試教育觀念的根深蒂固,部分初中美術教師著重在美術技能以及方法的傳授上下功夫,此舉雖然幫助學生學習到較多的美術技巧,卻對美術素養的積累不夠深厚。美術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藝術,技巧固然對美術學習來說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觀察發現以及領悟的能力。學生若是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意境,只重表象而輕內涵,那么就不是真正理解作品,也不會在創新能力上有什么突破。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美術素養的策略
(一)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要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必須要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比較叛逆,對枯燥的教學環境難免抵觸,此時教師就應該借助教材中生動的形象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從而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除此之外,觀察能力是初中學生已經具備的,但是在觀察方法方面能力是不足的,這時就需要教師發揮領路人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對各種事物細微之處的觀察,如外形、顏色、構造等,對客觀事物形成自己的認識。然后經過不斷重復練習讓這些形象扎根于學生的腦海中,鞏固觀察能力。
(二)教師應注重培育學生的藝術素養
要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先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一些藝術作品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與想象。當然,在藝術作品的篩選中,也要注意結合審美規律。在欣賞實踐中,可以利用師生互動的方式,教師去設問,學生去思考,來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首先,美術作品類型的提問,讓學生深入了解譬如國畫、油畫等作品類型。其次,要讓學生對美術發展史以及美術中各個流派進行充分了解,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賞析作品時對作品的價值與地位有大致的了解。再次,學生要去深入了解某一作品所屬的年代背景及其創作背景,才能更加透徹理解一幅美術作品。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更多地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最后,對學生審美感受能力的培養。例如,學生在學習《拾穗者》的時候,雖然已經理解了其中所表達的內容,依然要結合構圖、色彩、線條等基礎知識,完全領悟作品中所表達的意義。
(三)利用發展性評價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所謂實踐出真知,美術中也是一樣的。美術實踐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美術觀念,還可以讓他們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多鼓勵學生進行美術實踐。另外,學校也可以構建發展性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性評價的標準具有多元化,不只有教師的評價,還包括學生自己的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還有師生共同的評價,通過這種評價機制的不斷完善,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美術素養。例如,教師要把那些具有創造性、有特點的學生美術實踐作品放在醒目的位置優先展示,讓全體學生對其進行集中評價,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其陶冶了美術情操,提升了美術素養。
總之,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初中美術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它猶如將學生帶入一個更加生動的世界,初次開啟他們對藝術美的想象,而這種對美的追求,不僅僅在于美術或者其他科目,更加在于其感悟人生的美。而責任重大的教師一定要堅決注重美術實踐課的開展。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深化研究教學方案,為初中生開闊眼界,打造內容豐富多彩的美。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樂觀地投入到美術學習中去,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的藝術素質和綜合能力,加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