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淚下七字祭文催人淚下的父親祭文精選三篇
第1篇: 催人淚下七字祭文催人淚下的父親祭文
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沉重的心情,悼念我的父親毛經禮先生不幸離世。家父因嚴重肺衰竭,致肺心病,經搶救無效于公元20xx年4月26日4時18分,不幸與世長辭,享年73歲。在此,我謹代表我們全家,感謝各位親朋好友、父老鄉親以及教會的弟兄姐妹們,不辭辛苦前來吊唁我的父親。
公元1940年農歷六月初六日,父親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經歷了兩個不同的社會,命運坎坷,歷盡磨難。父親一歲半過繼其伯父,六歲時繼父病故,不久,繼母改嫁。無依無靠的父親經歷了什么樣的童年,我們無法想像。父親天資聰慧,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泰和中學,無奈家庭條件的限制,上了一個學期后,被迫輟學。少年時期曾在鄉衛生院學習中醫兩年,嶄露頭角。后因故棄醫從農。即便如此,只有小學文化的父親仍舊刻苦鉆研,自學中醫理論,熟諳中醫藥理,為不少群眾開方治病,從不收取分文。父親在20歲時,因人賞識,介紹進入永新縣曲江采育林場工作,先后擔任護林員、檢尺員、業務員、會計等職務。無論是干哪種工作,父親都是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在單位里,他是一位好員工,在鄰里間,他是一個好鄰居。即便是退休在家十多年后,無論是單位同事還是當地群眾,每當提起他的名字,無不交口稱贊。
父親在林場工作時與母親相識、相愛,22歲結婚后,攜妻帶子,輾轉流離,居無定所,先后借住過八戶民居,最困難時甚至住過祠堂、茅屋和牛欄。父親與母親白手起家,從無到有,歷盡千辛萬苦,嘗盡人間冷暖,終于在1987年在故鄉毛家村建成了屬于自己的新屋。可是沒住幾年,因為政府修建南車水庫,忍痛割愛,被迫拆遷,只好隨兒子移居文田。家鄉那棟父母親手建造的房屋被拆,一直是父親揮之不去的心痛。所幸,兒女們都有很爭氣,各自又都建起了自己的新屋,父親和母親總算得以寬慰。
父親于1997年12月退休回家,辛苦工作幾十年后,本來可以休息了,但一生勤勤懇懇的他,仍舊辛勤操勞,與母親一起,種植、養殖,并幫助兒女撫養孫兒孫女們。正是父親無私的奉獻,我們兄弟幾家,才能安心工作,發家致富,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可是命運多有不公,年過花甲的父親卻不慎摔傷致股骨骨折,臥床兩年后,堅強的父親終于重新站立起來了。年近古稀,父親又不幸患上支氣管炎,繼而心肺衰竭,一病不起。父親是一個從不向困難低頭的人,他堅強與病魔斗爭了八年之久,終因心力交瘁,未能幸免,被病魔無情地奪去了生命。
父親與母親,夫妻恩愛,相濡以沫,攜手相伴走過了五十一年的風雨同舟路,堪稱楷模;父親一生辛苦奔波,與母親一道,含辛茹苦地養育了五兒一女,并且節衣縮食,供我們上中學、上大學;在那物質極度貧乏、經濟十分拮據的年月,父親始終堅守一個信念:再窮也要供孩子們上學。如今,我們都已成家立業。父親膝下兒孫滿堂,本該安享晚年,盡享天倫之樂。但是萬分不幸,父親卻被病魔吞噬,與我們陰陽兩隔,從此天各一方。
父親是一個嚴厲又慈愛的人,他善于從細微之處關愛子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只要他知道,必定會盡心盡力地幫助我們。他樂意為我們做一切細碎的事情,一絲不茍,不怕麻煩,卻從不愿輕易接受我們的回報。即使在病重期間,他還是總想著不要給親朋好友帶來不便,也不愿讓子女們增加更多的麻煩,寧可一個人默默地忍受病痛的折磨,與病魔作頑強的斗爭。父親大人啦,如果可以減輕您的痛苦,我們情愿為您分擔;如果能夠挽救您的生命,我們哪怕散盡家財!所有這些,總讓我們感到十分心酸和悲傷。
父親大人,在您患病的這些年里,多少個日日夜夜,母親任勞任怨、無微不致地伺候在您的身旁;由于母親的細心呵護,您曾多次化險為夷;雖然您從不用言語表達,但從您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您對母親的感激。您用這無聲的愛,教會我們執著和堅強;
父親大人,您的音容笑貌,我們歷歷在目;您的諄諄教誨,我們銘記在心;您的堅韌不拔的品質,激勵著我們奮發圖強。您給予我們的這份父愛,蘊含著偉大與慈祥!父愛如山,深沉厚重!父愛如海,博大寬廣!父親大人,您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父親大人,您的每個兒女都沒有辜負您的期望,我們繼承了您的正直、勤勞、自強、奮發的品德;我們繼承了您誠懇待人、踏實做事的作風。今天,在眾多親朋好友及教會弟兄姐妹們面前,我們鄭重承諾:一定遵照父親的遺囑,遵從教會的規則,盡心盡力地辦好您所交待的所有事情,完成您的遺愿;更重要的是我們今后一定會盡責盡孝地照顧母親,讓她老人家心情愉快、幸福美滿、健康長壽地安度晚年生活。同時,我們也會好好教育和培養自己的子女,腳踏實地、奮發圖強,以實際行動來報答您的養育之恩,以優異的業績來告慰您的在天之靈!您老就放心地去吧!
歲月無情,人間有愛。在父親病重期間,父親生前的親朋好友、父老鄉親和教會弟兄姐妹們都多次前來探望或電話慰問,給了父親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讓父親在最后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人間最真摯的友情和最珍貴的親情。在此,請允許我再次代表我的母親以及全家,向你們表達最衷心的感謝!。
父親大人離我們而去了,留下了他對生活深深的眷戀,留下了他對我們深切的關愛,留下了他那揮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許多難以言喻的遺憾。但父親一生問心無愧、光明磊落、高風亮節,是一位值得后輩們永遠懷念的長者!他將永久活在我們的心里!
安息吧,父親大人!
愿您在天國里安享主的恩典!愿您的靈魂在天堂里得到永生!
第2篇: 催人淚下七字祭文催人淚下的父親祭文
面對駕鶴仙逝的父親,作為兒女頓首痛泣,一腔悲情、兩行酸淚。父親的一生歷盡坎坷、嘗遍了人間酸甜苦辣。而當兒女們成家立業,有時間、有能力讓他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他卻撒手西去,讓人怎能不悲傷欲絕、抱憾終身。
父親的一生充滿著生活的艱辛,他用沉重的步履丈量著自己坎坷的生活歷程。
他自幼隨父母、兄長在戰亂中一路乞討從長垣縣來到開封城下,兄妹6人中他最小,然而,家庭的變故卻讓最小的他挑起維持家庭生存的重擔。年幼喪父,十幾歲他便冒著戰亂頻繁、土匪橫行的風險,拉架子車到幾百里遠的豫南搞長途販運掙腳力錢;當家境稍有好轉時,他又租賃菜園,靠種菜維持家庭生活;為了求得生存本領,他學過木匠、鐵匠和泥瓦匠,唯獨沒有上過一天學堂。家庭的重擔壓得他不敢有任何奢求和夢想。在他臥床養病的時光里,他在回憶往事時曾不止一次地感嘆:年輕的時候只知道出力掙錢讓俺媽、讓這個家過得好一點,沒有想過能給自己落點什么。沒有錢上不起學,有了錢,也沒有人讓你上學,我上學了就沒有人給家里掙錢了。唉,我是啥也沒落。所以,他干了一輩子搬運工。
父親的一生很平凡,他的人生色調并不絢麗,他沒有機會在學堂接受文化的熏陶,但他卻無意中踐行著中國核心文化的精髓,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義”二字在他一生的辛勞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父親把“仁”體現在對待家庭的責任上。我們這個家庭建在五十年代初,時逢國家建設初期,父親隨所在單位奉調來洛陽籌建第一拖拉機廠,當時,居無定所,住在周邊農村老鄉家,上下班要趟過澗河。最困難時,糧食得不到保證,父親和母親利用業余時間在澗河灘上開墾了一小片地種上糧食彌補食缺。后來父親調到鑄鋼廠工作,每月有幾元錢的高溫補貼,他自己不舍得用,在食堂買來紅燒肉端到家里讓我們吃,他在一旁欣慰地看著我們。父親一生嗜酒如命,他常給我們講起年輕時給酒廠拉酒時可以免費痛飲,那種豪爽似乎令他終身難忘。可是,那幾年,全家7口人62元錢,哪有錢讓他喝酒,他被迫滴酒不沾。父親年輕時一直從事體力勞動,饑一頓、飽一頓落下胃病,胃病發作時他痛苦難忍,卻不舍得買藥,怕花錢,讓母親用民間偏方給他治。那時母親沒有工作,全家人全靠父親一人掙錢,錢全是他掙的,生活中他又是花錢最少的。這也許是他理解的當丈夫和父親應當擔當得“大仁大愛”吧。
父親把“義”體現在了與親戚、同事和朋友的交往上。在我們家里,無論是父親的嫡親還是母親的嫡親,只要有求,父親都一視同仁不分遠近。記得那是三年困難時期,全國糧食緊張,有些地方出現餓死人現象,二姨家來人求助,豈不知當時城市還不如農村,父親毫不猶豫將家里僅有的、小片荒生產的30斤玉米讓來人背走。30多年以后,二姨家的人仍念念不忘,稱,30斤玉米救了一家人的命。在與同事、朋友的交往過程中父親更是“義”字當先,他奉信的原則是:寧可人負我,我絕不負人。同事、朋友遇到難事他知道了,即使沒找他,他也主動相助。因此,他調動了好幾個單位,都結交了許多朋友。
父親的性格爽直,脾氣倔犟。尤其是他那倔犟的脾氣貫穿在他一生的生活和工作中,他為此失去很多,自身也受到傷害,但也是他至終不以為然的。
父親的倔犟脾氣到了晚年逐漸演變成固執。有病不求醫;80多歲了仍飲酒無控,誰勸跟誰急。最終因酒釀成大禍,常年病臥在床,痛苦不已,令人心酸。
父親的一生唯有一件事讓他抱憾終身,就是沒文化。
他也曾抱怨過,可他找不到發泄怨氣的對象。盡管他的上面有5個哥哥和姐姐,可是留守在家的、能夠給家掙錢養家的卻只有他,他沒有責怪過他的母親為什么不讓他上學,他只有認命。
他也羨慕過曾經的兒時同伴,由于人家小時候上過幾年學,和他一起參加工作后先后入黨、提干,脫離了搬運工的崗位成了干部,羨慕過后他也很無奈,即使在病中、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仍也不停地念叨,這是他一生中他認為唯一的遺憾,也是他人無法替他彌補的遺憾。
敬愛的父親,此時此刻您的兒女、您的孫男孫女和您的親屬好友都來為您送行,愿您一路走好,我們的母親在天堂迎接您。此時此刻蒼天有靈再次告知我們:您的靈魂猶存不滅,您的生命之魂正以最新、最美的形式傳揚后世。
父親安息吧!
第3篇: 催人淚下七字祭文催人淚下的父親祭文
我親愛的母親***,生養我們子女3個,為了這個家日夜操勞費心,終因身患頑疾,求醫百藥無效,拜佛求祖失靈,于公元****年**月**號,永離了生養**載的家鄉故土,拋下了一兒二女,媳婦孫子、女婿外孫女、就這樣悄然無息地駕鶴仙去,走的那么匆忙,享年**歲。如今,您的子女跪拜在您的靈前悲痛不已,思緒綿綿:
追憶往夕,崢嶸歲月稠,母親游國秀于公元****年**月**號,生于**縣****,在家排行老幺,上頭有四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在那困難年代生存下來也不容易。讀書時期十幾個考起一個的情景下考入縣**中學。當過帶課教師,抓過藥,當個會計。之后和當兵的父親走到了一齊,從此您恪守婦道,忠實踐行著孝敬公婆、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的職責。在我剛有記憶時,你背著妹妹,帶著我和姐姐去割豬草情景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還有就是背著我扛領子棒兒,修起了當時在本地最好的磚瓦房,讓當時好多人羨慕。之后隨軍跟父親到了好多地方,父親轉業到了地方應我們還小,受人欺負,您吃了不少苦。之后又為子女的婚姻,孫子外孫的撫養操心。父親是個不管事的人,母親,您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著這個家庭,您用瘦弱的雙臂整日操勞,給全家人帶來了溫馨、祥和與歡樂。您為我們做得每一碗湯、每一碟菜、每一頓飯以及您對我們說過的每一句親切的話語、投遞給我們的每一個溫和的眼神,都讓我們深深感受著偉大的母愛和家庭的溫暖。可就在我們獨立的日子,就在孫子、外孫們也都能自理的時候,就在安享晚年清福的時候,您卻飄然而去了。媽媽,跪在您的靈前,不孝兒女感到深深的內疚:我們給您的回報太少、太少。
母親的一生是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一生。是勤勞儉樸,艱苦辛勞的一生。是平凡無奇,樸實無華的一生。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一生。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留芳百世的偉業,但她的很多東西將永遠激勵著她的子孫后代,他的音容笑顏永遠活在我們心里。當我身為人父的時候,才深切的感受到以她這樣瘦弱,嬌小的身體把我們撫養成人是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媽!您的離去,老天以下了百年難遇的大雪為你送行,漫天的雪花是拋撒的紙錢,滿地的積雪是穿戴的孝衣。您為安入土吧!媽!您走了,留給我們的將是無限的思念和悲痛。明知天命難違,卻還想再說一聲:媽媽,如果有來生,我們還原做您的孩子。
天地有情,化雪成淚;天地有恩,故示祥瑞;踏著潔白的雪路,媽媽,您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