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臺作文900字
灶臺作文900字
月餅在中秋吃才有一種油麻香,配上五仁的餡,那可真絕了。再泡上一杯熱茶,綠茶最好,化膩還消食。然后吹吹晚風,看看月里的桂樹,在似有似無的桂花香里,聊聊家常,我覺得中秋該是這么過的。
自然,思人還是不變的主題。
爺爺奶奶家的廚房是我忘不了的地方。如今,也都成了過去,再也不見炊煙裊裊升。傳統的、質樸的東西總是很吸引人,比如爺爺家的灶臺。燒得是柴,那明晃晃的柴火在冬天很吸引人。特別是放進一個山芋的時候,那黑黑的灰燼就像一個百寶箱,小時候我總是會偷偷用火鉗去碰碰我的山芋,看看有沒有被烤熟,那種等待的滋味到今天我也忘不了。這是如今的微波爐、烤箱等等所給不了的快樂感。用灶臺煮出的米飯也特別,鍋底會有一層厚厚的鍋巴,有人喜歡吃脆的,而我最喜剛起鍋的,上軟下硬,嚼的有滋味。因為這個灶臺,我看過“薪和野花束,步帶山詞唱。日暮不歸來,柴扉有人望”的意境。小時候,喜歡看爺爺劈柴,覺得斧頭從中間能把柴一劈兩半是件很神奇的事情,更覺得劈柴還隱隱帶著我不懂的美感,傳統的美,就從干枯的木塊開始。自然的`美是帶著希望和饋贈,灶膛里的焰火,木鍋蓋邊緣溢出的“咕嚕咕嚕”香氣……
揚州產自制名茶“綠楊春”,我在小時候就嘗過,這也出自爺爺的灶臺,早春,清明前,奶奶會去后山采茶,清晨的空氣真是好,帶著濕意,山路旁草瓣上的露珠在陽光的晶瑩發亮,現在想來真有點“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方一凈土,”的禪意,大概是山里跑多了,以至于長大后詩讀王維的詩最有感覺。茶我沒采過,但我看過茶園,一壟一壟的,站在高處看,蔚為壯觀和美麗,像綠色的綢帶,還是那種剛洗過飄在天空透著光的綠。早春的茶很嫩,用手指都可以搓出茶苦味,不太好聞,也不難聞?;貋碛貌窕馃裏徨?,開始烘茶,我最愛看這個過程,看茶葉慢慢蜷縮再慢慢舒展再如此反復,最后成“毛尖”狀,其間要不停的用手揉搓茶葉,火候重要,手的功夫也重要,后來的過程我不記得了,大概那時的全部注意力全用來聞那茶香味了,烘制的時候茶香也在醞釀,越來越濃,越濃越清香。我甚至感到茶葉在動,是一種舞動,就像想象中鳳凰涅槃那般驚心的美。一如后來沸水沖泡后的旋轉沉淀的美。
傍晚的時候,才是灶臺最美的時候,大底是藏著“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韻致,總之這韻致很惹人遐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