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鄉變化大作文三篇
【精華】家鄉變化大作文三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變化大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變化大作文 篇1
咦!以前的泥巴路變成了干凈的馬路。呀!以前的小矮房變成了高大的樓房??墒恰F在的環境卻……唉!
我的家鄉在安徽蚌埠,現在家鄉的變化很大,但是環境卻大大不如以前了,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吧!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家鄉都蓋起了樓房,生活有了大大的提升,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樓房蓋起來了,工廠也隨著增加了起來,工廠里排出的污水污染了小河,以前活潑亂跳的小魚,現在都成了死魚。綠化少了。以前,這里是一片又一片綠茵茵的草地,我們總愛在這兒放風箏、做游戲,笑嘻嘻的,跑累了,就躺在上面,數著白云,看著晚霞,和星星說晚安……可是,它們不見了。草地沒了,水泥卻覆蓋在上面,大家生活雖然方便了,但是臉上的笑容少了。沒有了玩耍的地方,大家都不喜歡出來玩了,都喜歡宅在家中。以前,這里的空氣清新,連家家戶戶的飯菜香都能聞得到,現在呢,都沒有了。香味全都被那難聞的煙霧嚇走了。以前,夏天里總有著許多知了唱著“交響曲”,但現在夏天只能聽到一兩只知了的叫聲。
大家??!你們知道嗎?你們的家鄉在哭泣,你們的母親在哭泣呀!
家鄉變化大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泰興市刁鋪鎮屠橋村。那里距離刁鋪鎮約五公里路。當地人都習慣把這段路叫作“十里路”。
我住在泰興市區,還清楚地記得,每次逢年過節,爸爸媽媽都會帶著我回到家鄉,而且每次總要早早地起床出發。因為要到汽車站等公共汽車,并且當時的江平路是砂石公路,只有兩個車道,而且公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公共汽車開起來非常費勁,人坐在車上很難受,經常想吐。
兩個小時后,公共汽車從泰興汽車站到達了刁鋪鎮上。下車后,我和爸爸媽媽徒步沿著“十里路”向屠橋村走去。開始幾里路我們走著感覺不累,還時有說笑,后來我們感覺到肩上的東西越來越沉,走路也越來越費勁,汗水像自來水一樣一個勁地流著,全身濕漉漉的,走一段路就要歇一下。到了最后幾里路時,我們想把所帶的東西全部扔掉。好不容易到了家門口,已時近中午。我和爸爸媽媽感覺渾身酸痛,四肢乏力,非常疲憊,忘記了所有的事情,只想好好休息。我抱怨說:“走路真累呀!以后我再也不來了!”媽媽安慰說:“孫巍,沒關系。這里有一天早晚會像城市里那樣,有平坦的水泥馬路,通上公交車。”我點了點頭。多么希望那天能早日到來!
時間如梭,光陰似箭。二零零五年,水泥路從刁鋪鎮上一直修到家門口,汽車也可以一直開到農村里,這可是農民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啊!
“十里路”,這個曾是古、落后的代名詞,如今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成為了農民們發家致富的大路——公交車也開通到了村子里,道路兩旁也栽滿了花草樹木,樹上還掛起了霓虹燈。夜晚,大樹上的燈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家鄉變得越來越美麗了,道路變得更加平坦了,祝愿家鄉的明天會更美好!同時,在這祖國成立六十周年里,我也祝愿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我愛我的祖國!
家鄉變化大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牡丹區一個很普通的鄉村,前有趙王河,后有洙趙新河,被人戲稱為“兩河流域”。這些年來,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前的家鄉,和全國許多鄉村一樣貧窮落后,生產隊的土地畝產只有二百余斤,社員們根本填不飽肚子,過年才能吃頓雜面餃子。身上穿的就更不用說了,一套衣服常常是哥哥姐姐穿過,弟弟妹妹拾起來穿。衛生條件也很差,生虱子是常有的事。
現在,大魚大肉對家鄉的人來說已失去了吸引力,他們甚至也像城里人那樣喜歡上了粗糧野菜。至于衣服,除了喜愛光鮮,更追求時尚。最為可喜的是,許多家庭都安上了抽水馬桶,擁有了自己的衛生間。
說到居住環境,以前幾千人的村莊沒有幾間瓦房,幾乎清一色的土坯房。道路則全是常年失修的土路,每逢雨雪天氣,泥濘不堪,行路困難。
現在,家鄉幾百戶人家,全是深宅大院,青磚紅瓦,窗明幾亮。村里的街和村外的路都是柏油大道,結實而平坦,村里人再沒有跋涉之苦。更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出行舒適便捷。
當然,也有遺憾之處:以前的趙王河,鳥飛魚躍,蘆葦茂盛;而現在,河水渾濁,蘆葦不見了,魚兒也失去了蹤影。
家鄉的這些變化,大多是從我爸爸的講述中得來的,因為我還小,也很少回老家,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深愛著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