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存在問題及建議【5篇】
優化營商環境存在問題及建議篇1
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工作部署,我本人對照上級文件要求,深入查擺整改問題,著力解決學習不夠、思想守舊、效率不高、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力促思想進一步解放,作風進一步轉變。進一步提升個人素質能力。切實把作風整頓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全力推進公司黨建工作取得新進展,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今年以來,雖然在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效比較明顯,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但與盟委、行署加強作風建設的要求和部署相比,個人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風上還有很大的差距。現就如何聚焦解決突出問題,推動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談談自己的看法。
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的重要意義發展是硬道理,作風是硬條件。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的極端重要性,以永遠在路上的堅持和定力抓好作風建設,努力打造優良的發展環境。深化作風整頓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要深入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進一步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增強抓好作風整頓的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統一思想,迅速行動,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再次進行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著力構建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増強“四種意識”,切實轉變思想觀念作風是外在表現,根子在思想。作風和環境上的問題,根本上還是思想觀念的問題。
能力本領是做好工作的基礎,也是改進作風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抓住苦練內功這個關鍵,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強化學習素質,提升能力素質。
一要提升專業能力,專注政治學習、業務學習,端正學習態度;結合實際,開展工作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打造“工匠精神”,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每一項工作之中,真正做到情況清、底數明,細到位、嚴到底。要認真研究上級要求,摸準基本情況,找出內在規律,制定詳細工作方案,推動措施落實和問題解決,堅決杜絕“跑粗”。
二要提升擔當干事能力。只有心中有責,才能盡職盡責。因此要把擔當作為一種精神狀態、一種黨性觀念,切實把責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擔子,敢于啃最硬的骨頭,善于接最燙的山芋,主動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把公司的黨建工作部署落實到實處。
三要提升創新能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抓住了牽動全局發展的“牛鼻子”。當前,我們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通過創新解決發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找準發展的著力點,找準實現既定目標的結合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營造更加濃厚的創新氛圍,營造企業健康成長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存在問題及建議篇2
一、存在的問題
1.觀念的問題。構建親清的政商關系,轉變“官本位、權本位”思想,需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人人都是服務員理念。一是“強化招商意識”和“樹立有意識招商”。營造招商引資濃厚氛圍,提高招商引資水平,圍繞區位和產業特色精準招商。二是擺正“取”“舍”。要樹立科學招商、理性招商觀念,既要敞開大門,擴大開放,大力引進符合我縣產業發展方向的大企業、大項目,也要克服“招商饑餓癥”,堅持走綠色招商、理性招商之路,堅決將不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項目拒之門外。
2.“放管服”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在行政審批過程中,應加強上下級部門協同、銜接和配套,消除政策沖突矛盾,進一步優化部門之間的協同制衡機制,減少因機構間的職能交叉與重疊帶來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工作建議
1.完善招商機制。進一步完善村級領導聯系重大招商項目制度,項目責任單位和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切實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及時向項目聯系縣級領導匯報,促進項目早注冊、早開工、早投產,順利落戶漢源。
2.持續加大企業服務力度。堅持開展“進千企”活動,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解決一批急迫問題,建立長效溝通協調機制,增強服務招商企業能力,確保企業引得進、落得下、發展得好,提振投資者信心,促進招商引資工作打開新局面。
3.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對能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好項目、優項目、大項目在用地政策、環評指標等方面給予傾斜和保障,減少審批環節,著力打造程序最簡、環節最少、時間最短、效率最高的服務流程,為企業投資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4.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大學習力度,以招商引資相關政策、行業發展相關辦法、各種商務禮儀為主要內容,制定學習計劃,建立學習臺賬,著力提高投資服務隊伍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干部職工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干事創業的飽滿熱情。
優化營商環境存在問題及建議篇3
?按照《全市開展“更新思想觀念、克服頑瘴痼疾、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頓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對照“鳳岐茶社”事例,現將查擺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公示如下:
一、查擺問題情況
1.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認識程度還有待提升,少數審計人員還存在審計是監督部門,“優化營商環境”與己無關的思想認識偏差,對重大、重點項目主動服務、全程服務、優質服務的意識、能力和水平不足。
2.走訪基層、幫扶企業實地考察與調查研究不夠深入具體,主動宣傳和服務的意識不足。
3.“優化營商環境”與審計工作結合不夠緊密。審計工作中,對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以及“放管服”“一次辦成”“減稅降負”等改革推進情況關注不夠。
二、整改措施
一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審計促改革促發展”,根據全市重點工作任務,深入開展重大政策落實、重要資金使用、重大項目落地的跟蹤審計,提高審計監督的針對性、有效性,以高質量審計服務高質量發展。
二是強化監督、優化環境。緊緊圍繞全市“1+474”工作體系,深入開展全市營商環境改善情況審計調查,同時在財政審計、經責審計、企業審計、民生審計、投資審計中,認真查找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督導解決問題,促進被審計單位的營商環境得到明顯改進。
三是嚴肅紀律、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照法定內容、權限、程序、范圍和操作規范進行審計,依照法律規定,報告、通報或公布審計情況和審計結果,努力塑造公平正義、公開透明的良好審計形象。
按照滄州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扶貧脫貧攻堅、大氣污染防治、優化營商環境執法檢查報告的審議意見》和《聯動監督工作問題清理及典型案例》的精神,我縣經梳理匯總,現對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整改落實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優化營商環境存在問題及建議篇4
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城市的發展呈現多元化的局面,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的經濟模式下,不僅需要大規模的外資進入,同時也需要本地的創業群體,依托本地的資源大力發展經濟,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來促進地區的發展。當然,優化營商環境的效果是顯著的,不過,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短板”,還在影響著企業家們投資的信心、創新的熱心、做實業的專心以及高質量發展的恒心。因此,優化營商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努力。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強。企業投資項目申報要有一定浮動標準。如,江蘇省地區總部企業申報分上半年和下半年進行,瞬聯軟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年8月23日,當時并不符合202-年地區總部申報要求,但202-年的申報標準為當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業,導致該公司202-年也沒能參加申報。企業建議能否把申報期延長,能夠讓類似他們這種下半年成立的企業,在第二年通過自身努力達到當年標準的也能參加申報。
二是營商軟環境還比較欠缺。現有的招商激勵政策不夠靈活,優勢不明顯。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沒有完全落到實處,影響了企業的投資積極性。
三是招商人才還比較匱乏。懂項目、懂經濟、懂政策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相對缺乏,在重大項目跟蹤對接上顯得力不從心,影響了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員的行動遲緩,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務意識不強。
二、下一步對策建議
一是積極優化營商環境。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實施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依法簡化項目落地流程。利用網絡平臺搭建政企溝通橋梁,建立“雨花外資企業”工作群,由專人負責、提供政策解答、發布市場資訊、網上業務培訓,真正做到24小時在線服務。
二是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根據我區穩外貿、穩外資措施和《雨花臺區扶持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10條政策》、《雨花臺區應對疫情影響推動穩定發展30條服務措施》的要求,擬由區政府、區內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型企業、銀行等三方合作,設立“南京市雨花臺區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出口退稅資金池”,支持有潛力的外貿綜合服務類企業為我區外貿進出口企業提供更加便捷服務,確保我區外貿進出口穩步增長。
三是優化凈化服務環境。要強化政府服務意識,公開涉企服務事項及辦事流程,編制發布辦事指南,為企業辦事提供明確指引。提高辦事效率,實行首辦責任、限時辦結。實現企業與政府的互動交流、合作對話是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基礎,政府要大力推動各種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動平臺和機制建設。建立健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問題投訴處理機制,切實維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對行政審批涉及的中介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
四是創新優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網絡、資源信息、項目信息共享等三大服務平臺,避免各責任單位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各自為戰,浪費資源;加強項目載體政策支持,制定對樓宇(園區)引進外資的獎勵辦法;推出招商人員激勵政策,采取市場化招商、全員招商,制定招商人員獎勵辦法。
優化營商環境存在問題及建議篇5
為切實解決群眾和企業反映突出的“辦事難”問題,市林業局立足部門職能,日前出臺《市林業局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針對群眾和企業反映突出問題,一手抓“自查”,一手抓“實干”,將“查”與“干”進行有機結合,打好組合拳,積極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力求進一步優化林業營商環境,增強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
全面梳理,嚴格自查,工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從“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群眾辦事難,企業辦事難”?3個方面著手,全面梳理自身問題,著力整治機關“衙門”作風。查擺、整改在群眾觀點、服務意識、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生冷硬、管卡壓、推繞拖等問題,列出整改清單,細化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設立公開舉報電話、信箱,暢通群眾和企業投訴渠道,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將自身問題對整改不力、敷衍塞責、不敢較真碰硬的,嚴肅追責問責。
樹立導向,真抓實干,工作成效力求抓鐵有痕。一方面,充分發揮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全面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系統,圍繞“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中市林業局承擔的造林綠化、森林撫育、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4項目標任務,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查認識、查責任、查作風,真督實查,嚴考細核,全面落實視為市政府決策部署,推動林業改革發展,為家鄉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另一方面,著力提升服務質量。繼續推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行政審批事項全程在網上辦理。嚴格涉企執法和行政處罰,檢查事項全部實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結果在市政府林業局網站上公示;行政處罰過程中嚴格執行《行政處罰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行政處罰實行先告知、后處罰。切實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和諧干事的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