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以課堂話題的作文三篇
有關以課堂話題的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課堂話題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以課堂話題的作文 篇1
昨天,雨不停地下,把前幾天的悶熱驅趕得不知蹤跡,風吹著風鈴,叮叮當當的響,像美妙的曲子,融入在纏成線的雨簾之中。兩只小麻雀飛落在窗臺上,梳理著羽毛,它們被淋濕了。我輕輕走到窗邊,它們驚得飛走了。眼前兩道灰影閃過,已不見了。僅在這一瞬間,我在懷念……
爸爸很愛養鳥。
那是一個晴天,一個春天的晴天,爸爸帶我上山玩。但是在上山的路上,我在剛發出嫩芽的草叢里,發現了一只小鳥。它身上那翠綠色的羽毛,灰白色的肚子,黑得發亮的細細長長的喙,白色的眼圈襯著黑的透明的眼睛,沒有機靈和活潑,或者說現在沒有,有的只是一抹淡淡的悲哀和淺淺的無奈。它受傷了,好像剛和一只比它強壯的鳥兒打斗過一樣。
我輕輕的捧起了它,把它帶回了家。
爸爸替它處理了傷口,它雖然很很痛,不停地哀叫,但它很乖,也沒有亂動。
它的確很乖,在夏末,它的傷好了。
又是一個秋天的晴天。我把它輕輕捧起,就像把它帶回來時一樣。它飛走了,留下一聲哀怨,仿佛不舍離去,但,它也有它的家,它的兒女,它的牽掛……
同樣的灰影閃過,也是同樣的不見了蹤影。
從此,我小心的善待每一只小鳥。
對我來說這不也是一個課堂嗎?一堂人與動物之間的課堂嗎?它讓我懂得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使我得到了心靈的凈化,豈非比任何一堂課更有意義嗎?
以課堂話題的作文 篇2
前幾天,在我們班里發生了一件有好處的事。
在上語文課不到半節課的時候,“嘩”的一聲,我轉過頭一看,原先有個同學可能身體不舒服,嘔吐了,坐在座位上哭;而其他同學有的哈哈大笑,有的捂住鼻子——怕臭!
這時,老師嚴肅地說:“同學生病嘔吐有什么好笑的,你們不幫忙他,反而哈哈大笑。同學有困難時,必須要相互幫忙,不能譏笑同學。”聽了這番話,同學們就立刻站起來,有的把地拖干凈,有的桌子擦干凈,有的同學扶著他去洗干凈。然后我們繼續上課。
反過來一想,老師批評我們的話很有道理。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忙,當同學有困難時,我們就要伸出援助之手。假如這件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相信同學們也會這樣幫忙我。
以課堂話題的作文 篇3
3月10日,我校數學組按慣例進行了兩周一次的課堂研討活動。
本次數學組研討活動分為兩個環節。上午第一、二節課由我校楊靜和徐旭兩位老師給大家獻兩堂觀摩課。上午第三、四節課數學組全體老師和我校特聘專家高幼年老師針對這兩堂課進行研討。
楊老師上的是二年級下冊《比一比》一課。楊老師一開始就出示四幅生活中的圖片——黃山、香山、恒山和華山,并給出了相應的海拔高度,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呈現出生活中的大數,讓學生比較大小,并概括總結出比較萬以內大數的方法。接著,又通過“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動進一步鞏固比較大數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數感。最后楊老師安排了一些接近生活,具有操作性、開放性和挑戰必的'習題,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徐老師上的是三年級下冊的《分一分》一課。徐老師在設計時運用具體的事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平均分,說明分數產生的原因;并通過舉例,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1/2的理解;之后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把分數表示出來。在認識1/2的基礎上,通過操作,再認識其他分數,教學中,以“放”為主,讓學生主動活動、集中展示、匯報交流,收集學生的不同折法,展開對1/4本質意義的探討,培養學生的能力。對于分數的讀、寫法,采取學生直接介紹、教師補充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拓展練習的設計給學有余力的學生以充分的拓展空間,同時滲透后續知識的學習。
課后,備課和年級組的老師與大家分享了兩位老師在備課和試講過程中的思考與改動。其他聽課老師各抒己見,在肯定了上課老師的同時,也給兩位上課老師提出了好的建議。兩位老師的課也都得到了專家高老師的充分贊揚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