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感悟作文3篇
春節感悟作文3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感悟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感悟作文 篇1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毙碌囊荒?,新的開始。自己們的生活充滿希望。
自己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慶祝春節的傳統。新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前一天是除夕。每當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在談笑風生地守歲。等待新一年的到來,到了12:00時,便開始慶祝春節--新年的到來。那個時候會聽到鞭炮聲,那是新年的第一聲喜悅之音。歡笑過后,大家都去睡覺了。自己常常感到疑惑,為什么家里的燈在晚上要點一整晚,這不是浪費電嗎?大人們都說:“這是傳統,習慣。”那為什么一定要點燈?真是浪費!現在不是講究節約嗎?
以前自己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那時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賺壓歲錢。但伴隨著成長,自己越來越覺得春節很乏味,經常是那樣過的,越來越沒有趣味,甚至一年一度的春晚也越辦越差。
今年過春節,似乎沒有預料中的高興,只想到一個詞——無聊!這春節生活近乎是越變越無聊了。走親訪友雖能體現和睦,也不過是放一下鞭炮迎接客人,然后說幾句客套話,一點顏色也沒有,那種皮笑肉不笑的面孔,那張說著重復恭維話語的嘴,甚至讓自己感到反感,一點也不舒服。春節那天,你必須對任何一個人微笑,即使遇到不喜歡的`人也要違背心愿的恭維,而大人們說:“這是禮節?!笔裁词嵌Y節啊?自己真想弄明白!
話說回來,唯一令人愉悅的只有那一絲絲碧綠,新的生命,新的空氣,新的開始。春,孕育著新的希望,唯一感悟春的,只有它告訴自己們的希望。告訴自己們——一切皆有可能。
現在的春節,唯一令自己高興的只有它帶來的絲絲縷縷的希望的氣息,雖然很少,但也能捕捉到。
春節,不是應該開開心心地過嗎?為什么春節令自己越來越厭惡。它那希望之息,生命之氣也越來越少,近乎是被庸俗替代,不過還好,那些活躍的氣息尚且存在。
無聊的人,無聊地過著無聊的春節,無聊得沒有新意,無聊得只有枯燥,無味,一遍又一遍重復的話。
春節感悟作文 篇2
快要過年了,我們全家準備去鄉下親戚家過年,我興奮不已。
大年三十那天,我們來到鄉下,我看見婆婆、公公在廚房里忙個不停,不一會兒,一桌香噴噴的飯菜就擺在面前:有赤紅的排骨,有翠綠的黃瓜,有雪白的芹菜,還有火紅的河蝦……。咬一口排骨,酸酸的、甜甜的;夾一根黃瓜放入口中嚼嚼,脆脆的、甜甜的,頓時感到清爽無比。今天的晚餐太豐富、太美味了,我吃得肚皮圓鼓鼓的。今天的晚餐真好吃!
吃過晚飯后,我們開始放煙花。我們先找了一塊空地,把煙花放空地上,讓大人對著引火線一點,“小子彈”像小鳥一樣飛向天空,“砰”的一聲,“花苞”開了,五顏六色的“花瓣”漸落人間。我看著看著,也想自己親手拿煙花,我拿著手拿火炬煙花,在引火線上點上火苗,突然,“火炬”上方冒出了一團團火,就像真的火炬一樣。想到這兒,我趁煙花還沒放完之前,拿著“火炬”跑了幾圈,我真像奧運會上的運動員。放煙花真好玩!
鄉下過年真有趣呀!
春節感悟作文 篇3
詩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聯。過年時,每家都要換下舊春聯,貼上新春聯。
自從我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書法起,每年春節,寫春聯、送春聯成了我的必修課。親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聯。
牛年春節書寫春聯我覺得更牛氣。前年我是習楷書,去年我又開始練習隸書,用楷隸兩種字體各書寫了一幅唐詩作品,參加了全國書法七級的資格考試。因此今年的春聯我全部采用隸書書寫。經過幾年的書法練習,我覺得自己讀帖、臨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分析、處理字體結構布局的能力也大有長進,分析和運用基本筆畫的技巧更熟練,因而今年春聯寫得較得體,隸書的特點也表現的較逼真。
在書寫春聯中,我也加深了對春聯寓意的理解。注意對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聯。例如我給快90歲高齡的太太送了這樣一幅春聯:上聯是“春風惠我財源廣”,下聯是“旭日臨門福壽康”,橫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陽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長壽,全家快樂。太太高興極了,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我特別注意讀春聯,在寫春聯中去解讀春聯,值得一提的是領悟欣賞了三幅獨特的趣聯。其一是“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巧用數字和諧音,補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種意思。字面看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橫批沒“東西”。我理解應為“缺衣、少食、 沒東西,這家人很窮。
通過學習春聯、書寫春聯。使我懂得了中國的漢字十分豐富。春聯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精品。傳承著中華文化的悠久的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節日里春聯襯托了節日的喜慶,溝通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作為炎黃子孫,我愛中華民族文化, 我喜歡學習、書寫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