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書范文(精選4篇)
第1篇: 小學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書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是一個親情和友情的節日。為了讓小學生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增加小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友誼,我們特意為小學生們準備了一項關于重陽節的活動。
一、活動背景
重陽節是一個尊崇老人的節日,但現代社會的變化卻使得重陽節的文化內涵越來越被淡化。因此,我們需要通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們重新認識和感受到重陽節的文化內涵。
二、活動目的
1.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孩子們了解并感受到重陽節的文化內涵。
2.增進小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友情,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3.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學習與生活的啟示。
三、活動形式
1.主題演講:邀請老師或志愿者為孩子們講述重陽節的歷史淵源、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
2.集體朗誦:安排小學生自己編寫或者選擇重陽節的相關詩歌、歌曲、散文等在全年級集體朗誦。
3.為老人送上溫暖:讓小學生們為家庭長輩或附近老年人制作精美的禮物,如卡片、手工藝品等,送出自己的祝福和關懷。
4.遵循傳統習俗:在重陽節當天,安排小學生一起登高,品嘗菊花酒、花燈、粽子等傳統文化,了解重陽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5.聯誼活動: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安排小學生進行聯誼活動,打破年級之間的界限,增進小學生之間的友誼。
四、活動組織實施
1. 活動時間:重陽節前后兩天。
2. 活動地點:學校內外。
3. 活動流程:
(1)主題演講
(2)集體朗誦
(3)為老人送上溫暖
(4)登高采菊
(5)聯誼活動
五、注意事項
1. 安全第一: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請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安全。
2. 不強制參加:活動參加并非強制性,如有孩子不愿意參加,不得強迫。
3. 費用問題:活動費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學校或者家長分攤。
4. 活動宣傳:活動宣傳應該提前安排,以便讓更多的家長和學生參加。
總之,小學重陽節活動是一項旨在傳承中華文化、增進小學生友誼的活動。在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孩子們的安全,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活動宣傳是關鍵,越多的人參加活動,活動的效果會越好。希望這個活動可以讓小學生們重新認識和感受到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增進小學生之間的友誼和合作精神。
第2篇: 小學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
讓學生們認識到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呼吁學生們學會尊老愛幼。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x月x日
三、活動地點
等候后續通知
四、活動內容
1、小小真心話。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每位同學準備一張漂亮的賀卡,將自己想要對父母、長輩說的祝福語或最想表達的感謝語寫到紙上并帶回家送給自己的父母長輩。
2、以中隊為單位,班隊課上各班開展以“念親恩、感親意、抒親情”為主題的班隊課,進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少年兒童孝敬父母長輩,學會感恩。
3、三分鐘小故事演講。利用晨讀課的時間進行“三分鐘小故事演講”。請學生講述自己親身感受或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父母、長輩真心付出、無私關愛子女,以及作為子女真誠回報、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4、開展“爺爺、奶奶的重陽節,我做主”的活動,要求少先隊員們開動腦筋,為爺爺(奶奶)設計一個有新意的過節方案,向長輩們送上節日深深的祝福。建議少先隊員可以為爺爺、奶奶準備一根拐杖,方便他們平時的出行;可以陪爺爺、奶奶鍛煉身體,大家一起來運動;也可以陪爺爺、奶奶聊天,陪老人們說說話,談談心,還可以幫助爺爺、奶奶做點家務事,減輕爺爺、奶奶的辛勞等。用實際行動感恩爺爺、奶奶,旨在進一步喚起少先隊員們尊老、愛老的意識,大力弘揚尊老、愛老的風尚,讓他們學會感謝,學會關愛。共同享受溫馨的.家庭生活。
5、學校大隊部組織部分少先隊員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為他們增添節日的喜慶氛圍。主要小活動有表演歌舞、講故事、打掃衛生、送禮品等。
6、孝歌我會唱。組織學生學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長輩為主題的歌曲,曲目自選。
7、自選活動。各中小隊圍繞主題,自主設計,鼓勵創新。
五、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各中隊要充分認識敬老愛老活動對少先隊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傳統美德,推動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此項活動,利用少先隊組織的優勢,積極動員,廣泛發動,使盡可能多的隊員參與到活動中來。
2、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各中隊要結合實際,圍繞各項重點活動,精心設計活動方案,認真組織開展,要充分考慮隊員的特點,注重活動實效。
3、認真開展活動,做好活動總結,收集匯編資料上交。
第3篇: 小學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書
一、活動的提出
重陽節,每一年都過,但是有一些古樸的習俗卻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地流失了。其實,每一個傳統節日的習俗都有其獨特的淵源,也都有著獨特的節日韻味。了解傳統節日,既是學生豐富對社會的感知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大契機,何不開發一下好好地利用呢?尤其是重陽節,因為還是我們中國的“敬老節”,就更有活動的空間了。
二、活動的目標
1、通過了解重陽節的習俗,感受、積淀、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鍛煉、提高搜集、處理信息、調查訪問、與人交往、協作等能力。
2、通過學做重陽糕,了解重陽糕的做法,培養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開展敬老節的活動,激發關愛老人、孝敬老人的情感,培養關心老人、敬重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的優良傳統。
三、活動的時間
1個月
四、活動的準備
1、調查同學們身邊的有關重陽節的信息。
(1)家鄉的重陽節風俗是怎樣的?
(2)過節的時候家里做重陽糕嗎?誰做?怎么做?
(3)如果你是這次活動的策劃者,你會組織同學們開展那圍繞主題的哪些方面的研究、活動?
2、匯總同學們調查的結果。
(1)有關重陽節的風俗,大家了解得還是比較全面的,提得最多的是吃重陽糕、登高。
(2)有關家里做不做重陽糕,情況多樣:有的是年年做,有的是有時間才做;有的是爺爺奶奶做,有的是媽媽做;做法上也有一些出入。
(3)有關活動的策劃,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研究活動,如了解重陽節的來歷、為什么要做重陽糕等;另一類是實踐活動,如做重陽糕、去敬老院敬老。(有不少同學在調查的過程中得知了重陽節在我國又叫“敬老節”。
3、調查情況分析。
(1)學生很認真地參與調查活動,有的是請教家里人,有的是請教鄰居,還有的是打電話詢問親友,還有一些進行了網上搜索。學生對該活動主題有熱情,這個活動可以開展。
(2)學生的提議很有價值,或說重陽節的故事,或做重陽糕,或拜訪敬老院的老人,都體現了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由此,活動的順利開展有了保障。而學生的能力與活動,定能互相促進。
4、全面了解有關重陽節的信息,確定活動子課題。
(1)學生利用網絡全面查找有關重陽節的信息。
(2)討論、確定活動的子課題: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的風俗(做重陽糕、賞菊、登高、飲菊花酒、配茱萸、賽風箏)、重陽節的文學作品、重陽節的祝福、其他相關資料。(敬老作為后續活動)
5、分組,確定每個活動小組的成員及組長。
五、活動的過程
(一)重陽節的風俗匯報活動
1、各小組分頭準備。
(1)集體商討:匯報的方式有哪些?(表演小品、制作幻燈片、制作祝福卡等。)
(2)各小組根據自己的研究課題選擇適合的匯報方式,自由準備。
準備的過程中,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做重陽糕小組”。他們為了帶領同學們一起成功的做出重陽糕,利用雙休日的時間請來了自家的奶奶,親自向奶奶取經,在實踐中親身體驗做重陽糕的過程,掌握重陽糕的做法。他們的精神可嘉!
2、集體匯報活動。
(1)賞菊小組匯報
①介紹重陽節賞菊風俗的來歷;②利用幻燈片向大家展示眾多菊花的圖片,讓大家體驗賞菊的美好感受;③發布馬杭菊花節的信息。
(2)做重陽糕小組匯報
①利用幻燈片展示制作重陽糕的步驟,講解制作方法;
②提供事先準備好的做重陽糕器具,請進爺爺奶奶,帶領同學們一起(分組)制作重陽糕;
③采訪同學們制作重陽糕的感受。
(3)來歷小組匯報
①以小品的方式匯報重陽節的來歷故事;
②談排練過程中組員之間發生的矛盾,后來是怎么解決的。
(5)飲酒小組匯報
①利用幻燈片介紹重陽節喝什么酒、酒的用途、和酒有關的詩詞等;
②請大家喝菊花茶。
(6)文學作品小組匯報
介紹有關重陽節的文學作品(對聯、詩歌等)。
(7)登高小組匯報
①利用幻燈片向同學們介紹有關登高的詩詞、登高的切身感受;
②向同學們推薦常州適合登高的地方。
(8)品嘗重陽糕
①每一小組的同學品嘗自己制作的重陽糕;
②一起說一說品嘗自己做的重陽糕的感受;③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現場打電話給外地的親人。
(9)其他資料小組補充有關敬老的內容
①告知同學們:重陽節被確定為我國的“老人節”,也叫“敬老節”;
②為同學們播放一段某小學開展敬老活動的錄像;
③請同學說說我們可以開展哪些敬老活動。
(10)祝福小組送祝福
把自己親手制作的一張張精美的寫有重陽節祝福的小賀卡送到同學們手里。
(前期準備:①買了很多五顏六色的卡紙;②從網絡上搜集了很多有關重陽節的祝福語;③把卡紙剪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謄寫祝福語。)
(二)重陽節的敬老活動
1、回顧、集體討論:我們可以為敬老院的老人做些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意見大致為三種:
(1)送一些適合老人的禮物給老人們;
(2)為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
(3)為老人勞動。
2、進一步商量:
(1)怎樣的禮物才是適合老人的禮物呢?
大家一起出謀劃策:
(吃的)麥片、豆奶粉、牛奶、蛋糕等。
(用的)毛巾、肥皂、熱水袋、圍巾、手套等。
(娛樂的)撲克、象棋等。
總之,送出的禮物要是符合老人年齡特點以及身體狀況的。
(2)可以為老人們表演什么節目呢?
同學們手到擒來:唱歌、跳舞、表演小品、朗誦詩歌、說笑話、陪老人玩。
3、聯系敬老院。
為了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鍛煉同學們的能力,特請住在敬老院附近的同學負責和敬老院的負責人員進行聯系。反饋:負責敬老院的叔叔在了解了我們的心意后,非常歡迎。聯絡小組的任務順利完成。
4、同學們自由準備慰問老人的物品和節目。
5、赴敬老院慰問老人。
第4篇: 小學重陽節活動方案策劃書
【前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是由于其在農歷9月9日(陽歷每年的10月份)慶祝,數字“9”被視為長壽、長久、長遠之意,所以這個節日就成為了尊老愛老、安享晚年的象征。我國自古就有“敬老、尊賢、孝親”的優良傳統,通過開展重陽節活動,既可以增強學生們貫徹落實這一優良傳統,也可以使他們認識到尊敬老年人的重要性。
【一、活動策劃背景】
小學生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旨在貫徹“愛老、敬老、尊老”的優良傳統,深入生活、深入實踐,以不同形式和活動,展現出“以我之力,奉獻愛心”的人文關懷。
【二、活動設計】
1. 重陽節大型聯歡會
時間:農歷9月9日
地點:學校操場
主題:尊敬老人,愛和平,共慶“老人節”
內容:
(1)學生通過大型聯歡公演、中華傳統舞蹈、文藝表演等方式喚起社會對開展新時期的敬老、愛老、尊老、護老等活動形式的重視和關注。
(2)學生通過贈送精美的創意禮盒和信托等活動,向老人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和敬意。
(3)學生通過學校組織的“文明涂墻演講比賽”等活動,爭取斗志,推進健康競賽。
(4)學生通過校園“愛老敬老”主題活動,以慰勞的形式將愛心傳遞給老人和失獨家庭。
2. 重陽節長者講堂
時間:農歷九月十四日
地點:學校教室
主題:向老人學習,珍惜生命
內容:
(1)邀請退休老師、學校工作人員、志愿者等社會愛心人士到學校開展“長者講堂”,組織學生認真聆聽老年人和寂寞失落老人的故事分享。
(2)通過講述老人的人生故事、生活經驗等,讓學生明白生命的珍貴、幸福與不易。
(3)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拉近老年人與小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溝通與理解。
3. 重陽節慰問活動
時間:農歷九月十四日
地點:學校周邊或老年人照料中心等
主題:關愛老人,傳遞溫暖
內容:
(1)組織學生到學校周邊的獨居老人家中,為他們打掃衛生、送上食品,獻上心意和問候。
(2)組織學生到福利院、敬老院等老年人照料中心,陪伴老人談心,為老人進行細致的慰問和撫慰,以盡力為他們帶來溫暖。
4. 重陽節主題書法展
時間:農歷九月十四日至二十日
地點:學校圖書館、隧道墻等
主題:傳承文化,書寫美好
內容:
(1)開展重陽節主題書法展,展示學生的書法特長和重陽節書寫技藝,傳遞對老年人的敬意與愛心。
(2)以書法藝術為媒介,鼓勵學生通過書寫悼念辭、題字、祝福、贈言等作品,傳承傳統文化,體驗書法藝術的神乎其神之美。
【三、活動效果】
通過全面而有針對性的活動與互動形式,學生們可以進一步加深與尊敬老年人多方位、多層次的互動與了解,以全面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表達對老年人的感激和敬意。同時,這些活動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公益意識與責任感,通過參與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務,充實自身體驗,傳遞愛和關懷,實現學業與人生的雙贏。此外,通過開發學生的社交技巧、溝通能力、自我反省和改進能力,有助于改善學校文化和人文環境,推進學校長效管理和體制改革,形成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校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語】
小學生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以生動并具體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切身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底蘊,表達對老年人的尊敬和敬意,深化公益意識與團隊意識,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也能夠效益多Multi、價值多維,將愛心、溫暖、感恩、責任融入每一個活動細節,共同創造出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