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習俗的作文
過年習俗的作文
【篇一:過年習俗300字】
春節,人們俗稱“過年”。那么,人們過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習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著清潔自己的房子,貼對聯,購買年貨,然后把買來的新花草擺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豐富的團年飯。人們吃完團年飯后,就
在規定的路段上放煙花,或者在家看電視轉播的春節聯歡晚會。
鄉村的除夕是這樣過的:大清早,人們就起來了。換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門前貼對聯,家家戶戶的院里都掛上了紅燈籠。晚上,家家戶戶的燈籠都亮了,紅紅火火一片。每家門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聲。人人挨家挨戶到處串門,好不熱鬧。
大年初一,城市和鄉村的人們,都帶著年貨,有的去廟里上香;有的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還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這就是中國人們過年的習俗。
【篇二:過年放炮的習俗400字】
“嘭”,煙花象火箭一樣脫離了發射口。帶著一連串花苞,突然,由光彈變成了一朵朵盛開的鮮花,一會兒,又響起了徹夜不絕的'鞭炮聲,整個院子開滿了火樹銀花。
在我家,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圍著桌子吃年夜飯,我聽見外面的鞭炮聲,再也顧不上滿桌的美味佳肴,我拿著炮,沖了下去。
到了院子,我放了一個名叫“降落傘”的炮,啊,只見在半空中,盧諾爾曼抓著降落傘的底繩緩緩落地。我又放了一個叫“開心果”的旋轉炮,奇跡發生了!“開心果”像一個暗夜精靈一樣來到人間,是一個活生生的“陀螺”爆炸開來。我又放了一個名叫“出水紅蓮”“紅蓮?”那是不是“寶蓮燈”里的“寶蓮”啊,哈,你猜對了,就是那在地上開的“寶蓮”,我一點燃,只見由炮變成紅蓮,真是奇跡!接著,有人拿了一個“竄天猴合發”,只見一只只猴子跳上了天空,像在花果山玩耍一樣。爸爸拿了一串鞭炮開始放了。爸爸把鞭炮拉了一路,這時,我在旁邊放了一個“開心果”,爆炸的火星點燃了鞭炮。
過年既是大人的節日,更是小朋友的節日,每一個人臉上都有幸福的笑容。
【篇三:福建過年的習俗500字】
世界各地的過年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在爆竹的陣陣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個喜慶的節日—春節。
家鄉在過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那天是最為熱鬧的。首先是在除夕晚,先是敬天公,敬天公是在于子正時(為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我們即要在家中萬堂中設案,擺上三牲、果子、清茶等貢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點燭拜天公。這種祭祀天公是一直要持續到初四。除夕之夜。不僅要守歲還要開正,開正就是在除夕之夜守歲到十二點,迎新年,在子正時“敬天公”的同時,燃放煙花爆竹,以表慶賀,開門迎春迎祥,俗稱“開正”。
正月初一,首先是賀正。清晨,無論是男女老少,個個都是要早早起床,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都吃面線加雞蛋,據說吃蛋去殼,意思是在除霉氣,迎吉祥,而面線則象征著福壽綿長之意。早上吃完早餐即要出門走訪鄰居親友,親友則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相道到:“恭喜”。就是俗稱“賀正”,要是有小朋友上門做客,主人必要奉上糖果、蜜餞或者喝甜茶、喝甜茶,意思是讓上門的小客人“甜一下”的意思。以示讓小客人有個甜甜蜜蜜的好開端。
到了初九了,春節的熱鬧差不多就過了,小孩子們去照常上學了,大人們也去照常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