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周圍的環境”為話題的說明文作文
以“我周圍的環境”為話題的說明文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我周圍的環境”為話題的說明文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柳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古新河畔,垂柳碧綠棲身,聘聘婷婷的身姿仿佛臨水照花人,悄然贈河內一彎倩影。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柳影搖曳,有如豆蔻年華的少女對鏡凝睇,此情此景,真叫人心醉。每每讀到寫柳的詩句,總覺得讀來齒頰留香,內心涌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溫柔。
楊柳這個名字來自隋煬帝。當年隋煬帝下令開鑿通濟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種柳,隋煬帝予以采納,并親自栽植,御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
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柳,諧音“留”,古人有臨別之際折柳相贈的美意,這個習俗流傳了千年,并未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比之千年之后的流水宴,有過之而無不及。你看,總有一瞬間,我們與古人心意相通,閉上眼睛,那河畔折柳依依惜別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我們的先人,用這樣淳樸美好的方式寄托著情思和不舍,難怪直到今天依舊被傳為美談。
柳以無性繁殖為主,古語有云,“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樹依靠其無與倫比的適應性成為我國古往今來國土綠化最普遍的樹種之一。許許多多的須根深深地扎進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緊緊地擁抱大地,為主干提供充足的營養。柳樹沒有松樹的偉岸挺拔,也不像楊樹那樣正直不屈,它的主干通常在二三米處就長出分枝。柳葉是單葉互生,葉片狹長但寬室相宜,形如少女細長的眉毛,正如“芙蓉如面柳如眉”。
柳樹材質輕,易切削,干燥后不變形,無特殊氣味,可供建筑、坑木用材,可制作箱板和火柴梗等;木材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和人造棉的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材;柳條可編筐、箱、帽等,柳葉可作羊、馬等的飼料。柳樹還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樹種。柳樹皮還可以入藥,具有解熱鎮痛的神奇功效。
柳樹與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古往今來,寫柳、詠柳的詩文不勝枚舉。唐朝大詩人賀知章寫的《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和韓愈的“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的`詩句最為膾炙人口;《詩經》里那句流傳干古的“楊柳依依,昔我往矣”早已成為人們吟詠的佳句;自唐以來,詠柳的詩詞名篇迭出,如“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等等,無不溫柔繾綣。
你聽,是誰在千年前呼喚“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是誰在喟嘆“憑高不見章臺柳”?又是誰在叩問“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正所謂,“我見楊柳多嫵媚,料楊柳見我應如是”。秦淮河畔的柳如是以楊柳之意哀嘆命運的凄涼,而今天的我們從文字中去尋找蟄伏在楊柳背后的情感,其中蘊含的文化意蘊悠遠,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