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寫感動人物的作文600字三篇
實用的寫感動人物的作文600字三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感動人物的作文600字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感動人物的作文600字 篇1
一個人,些許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持久性地做著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著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著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黨員的本質色彩!
偉大的時代呼喚著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山里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在已長的郁郁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為……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著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著焊槍,更握住著共產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檐。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為鏡,時時思考應當如何對待黨的重托與群眾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寫感動人物的作文600字 篇2
一個人,些許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持久性地做著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著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著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黨員的本質色彩!
偉大的時代呼喚著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山里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在已長的郁郁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為……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著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鄉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著焊槍,更握住著共產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檐。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為鏡,時時思考應當如何對待黨的重托與群眾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寫感動人物的作文600字 篇3
天山的一場暴風雪中戰友將生的希望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退伍之后他回到天山腳下為戰友守墓,立誓做他們今生今世的守墓人。
陳俊貴,男,漢族,55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喬爾瑪筑路解放軍指戰員烈士陵園管理員。
1979年,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筑天山深處獨庫公路的大會戰。1980年4月6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四名戰士奉命帶著最后的干糧出門求援,在風雪彌漫的生死關頭,班長把最后一個饅頭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
班長和戰友陸續犧牲了,陳俊貴終于找到了人群,部隊得救了。接受4年凍傷治療后,他復員回到遼寧老家,始終沒有忘記班長的臨終囑托:希望陳俊貴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陳俊貴不知道戰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聽無果,1985年冬天,陳俊貴作決定,帶著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兒子,來到班長和戰友犧牲的新疆天山腳下,為戰友守墓。20多年里,他從未停止對班長父母的尋找。終于,他從一名掃墓的老戰友口中得到班長在湖北省羅田縣白蓮鄉的地址。20xx年10月,陳俊貴趕赴羅田縣,得知班長父親母親都已去世。陳俊貴跪在班長父母墳前說:“對不起,我來晚了,你們不要牽掛,今生今世我都將守在鄭林書墳前,讓他永不寂寞!”
目前,陳俊貴已將班長和副班長的遺骨,從新源縣移到新擴建的尼勒克縣喬爾瑪筑路解放軍烈士陵園安葬,還擔任了這里的管理員。陳俊貴說:“我不僅可以和班長在一起,還可以守護為修筑天山獨庫公路犧牲的戰友們了!”
感動中國給陳俊貴的頒獎詞: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為我們守住心靈的最后陣地,灑一碗酒,那碗里是歲月崢嶸;敬一個禮,那是士兵最真的情義。雪下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種在山頂的松,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