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甜的記敘文
關于甜的記敘文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特別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記敘文,記敘文以記敘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不可能有截然的劃分。那么大家知道優秀的記敘文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甜的記敘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甜的記敘文1
人生就像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樣樣俱全。但有一種味道最美,那就是甜。甜是花叢中的一抹芬芳,甜是糖果帶來的香甜,甜是生活中耐人尋味的溫情。
爸爸的夸獎是甜的。那是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我獨自在家寫作業,墻上的掛鐘不時發出“滴答”聲,我抬頭一看,快十點了,爸爸還沒回來。我又繼續做起作業來,忽然,一陣“咚咚咚”的腳步聲傳來,是爸爸回來了,我把爸爸迎進來,看見他臉上的皺紋更深了,頭上的白發在燈光下格外刺眼。我連忙把爸爸拉到沙發前坐下,又去倒了一杯熱茶,爸爸一邊喝著茶一邊夸贊道:“我的兒子長大了。”看著爸爸臉上漾開的笑容,聽著爸爸稱贊的話語,我心里感覺甜滋滋的,有種說不出的喜悅。
老師的表揚也是甜的。那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臺講故事。老師話音剛落,就點了我的名字,我的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跳個不停,我低著頭走上講臺,雙腿不聽使喚地發抖。這時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微微抬頭,只見向老師正面帶微笑地看著我,眼神中充滿了關切與鼓勵,還不停地鼓掌。我終于鼓起勇氣給大家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漸漸地,我不再害怕了,講得繪聲繪色。故事講完了,老師還夸我是全班的“故事大王”呢!此時,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我深深鞠了一躬,微笑著回到了座位。
甜是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生活中處處都藏著這化不開的甜,只要我們用心去品,一定會嘗到生活中耐人尋味的甘甜。
關于甜的記敘文2
八歲那年,我得了一場病,剛開始時只是發燒,家人便沒把它放在心上。
大約一周之后我的身上開始出現了像水痘一樣的東西,家人們以為是風疹,于是就帶我去一家診所治療。又輸了一周的液,我的病情還是沒有任何好轉,甚至更加嚴重了。有一天輸液之后,診所的大夫和我母親說:“今天輸完液后就不用再來了,在家里養著吧。”我母親并沒感到不對勁,而且很高興,以為我的我的病情有了好轉。可是晚上的時候,我感到胸口很悶,母親給我量體溫發現我已經達到了40℃的高溫了,情急之下,我的父母馬上開車帶我連夜趕到了附近一個大城市的醫院,可是當時正值感冒和流感等病的`高發期,醫院里已經沒有病房了。我們又走了好多家醫院,最后終于在一家醫院里就診,可是我的病房確實一個廢棄的小房子,但由于情況緊急,我也只好就這樣將就了。終于住進了醫院,醫生告訴母親,如果我晚來一點,我的生命恐怕就會消失了,而且這時候送來已經很晚了!并且我的病也很很特殊,居然是三種病毒融合而成的。如果我繼續在那家診所輸液的話,估計我就沒命了,想來這也是為什么那個大夫告訴母親我不用再去的原因了吧。
這之后,我每天都在進行著三件事——輸液、吃飯、睡覺。由于我還是很虛弱的,飯也不是什么都能吃的,只能喝一些粥喝一些水。母親也每天陪在我的身邊照顧著我。總算有一天,我的生活沒有那么單調了,父親給我買來了一部游戲機,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奢侈的,還送來了我的必需品——書籍。而且我的病情好了一點,也可以吃一些水果和其他的東西了。每天我都可以看看書,玩玩游戲,媽媽也一直從旁邊陪伴著我,雖然打針蠻疼的,一天還要打三次,要蠻苦的,每天還要吃三次,但是我還是感到一陣溫馨。三個月后,我終于出院了,病好了不少,只是還有些虛弱,過幾天就可以回學校去上學了。整整三個月,母親在我的身邊一直陪伴著我,雖然生了這個病很苦,但是我感到了愛的甜美。
藥是苦的,病是痛的,但母親的愛卻是甜美無比。這次之后,雖然我變得體弱多病,原本全校第一的好成績因為三個月的缺席而降了下來,但是我依然感到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