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傾聽自然作文錦集7篇
精選傾聽自然作文錦集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傾聽自然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傾聽自然作文 篇1
讀書是學習,讀樹也是學習,是一種在戶外感受自然、師法自然的學習。若能讀出樹的滄桑,聽懂樹的傾訴,那你的愛便是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
在北京麋鹿苑的戶外生態教育活動中,有一個由二人進行的“讀樹”游戲,十分引人入勝。蒙面者在同伴的帶領下,來到某棵大樹前,通過用手觸摸,用心閱讀,生發你對樹木的親和力,提高你對自然的感受力。做完游戲,你一定頗有感慨,那就請你一吐為快、與大家共享吧。
最近,美國自然教育家柯內爾來京教授了許多游戲,其中有一個“我的樹”:是以人扮樹,通過角色的轉換,體驗樹的艱辛、樹的活力,很富于情趣。
去年,我去德國學習交流,曾領受過“樹木各有性情”的教侮,那是一位蓄著小胡子的宣揚自然有論的老師,在漢堡郊外的一個古樹森林公園里,他如數家珍地──介紹每棵老樹,有氣質溫和的,有活潑輕靈的,有氣場強勁的──反正是風骨各異,性情迥然。此后,我對樹木,特別是老樹便憑添了幾分敬畏。每逢輕風細雨,在麋鹿苑獨步觀鳥時,常遇到挺拔粗大的毛白楊用樹眼凝視著你,腰肢窈窕的垂柳用柔絲撫弄著你,一種“沾衣欲視杏花雨,拂面不寒楊柳風”的詩情便潤滿了心田。早期生態學家梭羅那句“唯有安祥之心,才能感受美”的名言,果然應驗了。
我們常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其實,草木絕非無情之物。植物作為大地生命的基礎和食物鏈中的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滋養,呵護著眾生,制造著氧氣--即使是殘落的樹葉、衰敗的花朵也情系大地,所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由此我想到,人死后,是應侵占土地建造墳墓,還是化做骨灰滋養大地呢?“爺爺、奶奶,請再愛我們一次吧!”(別再造墳占田了)這是孩子們的企求,希望人也會像草木一樣有情,化做春泥更護花。
秋風將至,落葉繽紛,“葉落歸根”本是自然法則,是植物隨季節的更替而進行的養分循環和存儲的時候,樹根部的枯葉經過食草動物、昆蟲、微生物等的進食,消化分解后,回饋給大地,便滋養了喬、灌、草。可惜,我們卻以講衛生為名,橫掃落葉,更為惡劣的是焚燒枯葉,不僅使天地間亙古不變的物質循環焚燒于一旦,而且煙塵污染了大氣,也影響著玩火者自己的健康。因此,面對落葉,請高抬貴手、順其自然吧。焚燒樹葉時,大樹會哭泣,大地會嘆息。遺憾的是:我們這些視聽麻木、情感淡漠、缺乏生態倫理的現代人卻無動于衷,而被我們稱為野蠻民族的加拿大印地安人的大力蠻牛部落卻唱出了這樣一首令人嘆為觀止的詩歌“你可知道樹木會講話?樹的確會。它們彼此交談,如果你肯聽.它們也會告訴你--我從樹的身旁學到很多很多,有關于天氣的,有關于動物的,有的則與偉大的神靈有關。”
在這些不開化民族的面前,我們自慚形穢,因為我們根本不解樹的語言,不懂動物與植物相依為命的關系,只見樹的立木價值,不顧樹的生存權利和作用,表現為急功近利、巧取豪奪、自以為是的人類中心觀點。
為重建與樹木、與動物、與大地的關系,麋鹿苑作為環境教育基地,不僅從事和宣傳著動物的保護,而且處處強調對樹木的關愛。綠色迷宮中有“對樹木只砍不植,吃祖宗飯,造子孫孽,此路不通!”的警告牌;綠色格言板上有“治水之本,在于興林”(孫中山語)、“應當讓人們懂得和尊重樹木的權利、山岳的崇高、個體的完美及荒野的價值”(約瑟芬·約翰遜語)等等。最典型的是戶外生態營地一個名為“聽覺游戲”的項目,有一根粗大的樹橫躺在那里,當你俯身把耳朵貼在樹干上時,會清清楚楚地聽到從大樹的另一頭因輕撓或輕敲發出的聲音,我們再輔以“小松鼠睡覺時是如何感知天敵”的問題,孩子們無不感受到樹木與動物關系的神奇。一位老師做畢游戲,豁然開朗地說:原來講生態學時,對“物質循環”、“能連轉換”都好理解,只是說不清信息傳遞的確切含義,今天一玩這個游戲便茅塞頓開,不虛此行。由此,自然保護學家卡佛的名言言猶在耳:“只要愛得深,萬物都會向你傾訴。”
傾聽自然作文 篇2
“我慢慢地聽,雪落下的聲音……”單曲循環的這首歌,與窗外緩緩落下的雪花相映,嚴寒的冬天,有許多秘密。
透過窗上的冰霜,可以看見雪白的世界,那些水晶落得很輕,卻不會輕意被那嗚呼的狂風吹散,最常見的,是鏟雪堆雪人的聲音。我聽見,有低沉的男聲變得開朗,滔滔不絕的歡笑聲映入耳畔;我聽見,有活潑的女聲情緒高漲,似雪人開口說了話。
哦,上家三口的世界聽起來真美麗。
時光荏苒,伴著雪消融的聲音,第一聲蟬鳴也已入耳。夏,悄悄地來了。
我走在暖暖的沙灘上,傾聽海浪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它時高時低,時而清脆,時而轟鳴。
偶爾聽聽大自然也不錯。
沙灘排球的項目似乎十分冷淡,售球處空無一人。但幾分鐘后,一家口向那走去。
球與肉體碰撞的聲音恍然傳向了整個海灘,人們不由朝這邊看來。我聽見,那碰撞的聲音里夾雜著與家人游玩的歡樂。越來越多的人走來,加入了這場“單調”的游戲,我聽見父母的贊揚聲,售球老板的笑聲,海浪的拍打聲和某種聽不見的幸福。
我與大自然邂逅,傾所出每個事物的故事。落雪、花開、蟬鳴、稻響……
是多么動人。
上帝給了我們一雙明亮的眼睛,讓我們發現世間多么美麗,但我們都忘了——
上帝也發了我們一雙伶俐的耳朵,讓我們聽盡世間動人的聲音。
與家人的歡笑,是多么美麗。
傾聽自然作文 篇3
傾聽是一種享受。當你靜下心來,仔細傾聽大自然,你會發現它有多美妙。
傾聽秋雨的聲音,你會發現,萬物在無聲無息地聽它彈奏古箏。
傾聽風吹過樹葉的聲音,那沙沙的聲音像是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傾聽溪水碰撞巖石的聲音,那是充滿活力的一撞。那一撞,撞出了溪水的激情,讓你充滿力量,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傾聽鋼筆劃過紙面的聲音,這是智慧的音符。這預示著一個端莊的方塊字即將誕生在這張紙上,雖然這聲音已在我們耳邊回響起過千萬次,可是當你再次細心品味這一刻,你會覺得這是神圣的一刻。
傾聽是一種美,它可以陶冶你的情操,放松你疲憊的身體。深吸一口氣,仿佛芳香在空氣中彌漫。傾聽大自然吧!從中,你可以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幸福。
傾聽自然作文 篇4
其實這世間有許多有趣的事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不知道罷了,所以我們要善于去傾聽,傾聽身邊的一切,傾聽自然的聲音。
清晨,睜開雙眼,站在花園中去感受迎面拂來的花香,傾聽蟲鳴鳥叫的聲音,我們會發現原來美好的一天正在開始,起床后的美好一天就從傾聽這世界開始。只要我們善于傾聽自然,就會發現原本一天枯燥無味的生活變的多姿多彩,并不是傾聽什么有趣的.事生活才會變得美麗,其實在生活中的小事中就可以感受這一切,比如傾聽稚童玩耍的聲音,去回憶童年時無憂無慮的生活;去傾聽中年人對于生活的訴苦,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啟發;去傾聽老年人的生活,去感受那份安詳、幸福的生活…。。努力去傾聽你變會發現這世界會變的不同。
傍晚,徒步走在花園的小徑上,看著那些紛紛飛回家的昆蟲們,好像能夠傾聽到它們的對話聲,它們好像互相在道別,并約定明天要再一起工作,望著落下的余暉,好像能聽見它好像在與這個世界道別,這時紡織娘和蟋蟀開始演奏,好像是在歡迎夜幕的降臨。在回家的路上,看著原來熙熙攘攘的人群漸漸離開,從原來的喧鬧轉換為現在的安寧,看到這些心中會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夜晚,安詳的在小路上散步靜靜的看著月色在夜空中慢慢的綻放,傾聽紡織娘、蟋蟀演奏的夜曲,伸出雙手會看見手中捧著一朵潔白的桂花,靜靜的傾聽會聽到花朵在夜空中落下的聲音,它們就像雪一般散滿了大地,一切都在皎潔的月光下,而這時自然會變的真實,而傾聽也會變成是一種享受。這時在幽美的環境下會想象,一位仙女在夜空中翩翩起舞,沒有伴奏,沒有舞臺沒有燈光,有的只是一片皎潔的月光,和一群“音樂家”在演唱,世界仿佛陷入一片寂靜之中。
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傾聽也是如此,只要努力去傾聽,我相信一定會有對于美德發現。
傾聽自然作文 篇5
葉繁便是夏,花滿自然秋。
晨曦撩開素色帷幔,又沒輪廓清晰似夢。淺淺水灣,開滿花朵,清河將心靈輕輕托舉。
去自然中暢想吧!在那兒,我們將細細聆聽刨冰初融的池塘那潺潺的水聲,柏樹彈奏寂靜古曲,風信子隨風搖曳在百鳥爭鳴的春韻中……尋找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樂音,傾聽自然。
No.1 品湖濱晴雨
在湖濱,我們將駐足傾聽——第一縷春雨播灑大地,微風輕拂婆娑樹影,白鴿在腳邊撲棱翅膀。耳畔凝神的滴答雨聲,完了心中清澈的想象。淅瀝雨絲似軟語呢喃,向我訴說著湖畔千年的故事,讓我透過一語千年,仿佛在縹緲的白霧中,隱約聽到遠方水墨綠緞鋪展的煙雨樓臺中西子的婉轉歌聲……
N0.2 聽逶迤槳聲
秋夜里一縷桂香,盈袖著逶迤槳聲,似飛花逐夢,越過綠蔭楊,越過白沙堤,蕩漾出柔柔的平水,淡淡的仄山,漫卷西子化不開的歡顏。槳聲陣陣飄入耳,心醉神迷溫柔鄉。心中那彎蘭舟呵,承載著我遙遠的夢,穿梭于青山綠水間,繞曲院、繞蘇堤渺渺波光柔曼。且將我心放逐于逶迤槳聲,放逐于林溪相映,放逐于泉石增輝,放逐于叮叮咚咚的回響。即便日暮孤寒,終有那曲“夜泊秦淮”的悠揚充盈于朦朧槳聲,常伴身旁。
NO.3 聆聽黃鸝輕啼
天邊云霞藹藹,樹梢黃鸝聲聲。只要傾聽,便有輕音繚繞;只要凝眸,便是曇花綻放。人生一世,匆匆如夢,總有飛鳥逐漣漪。那鳴翠楊柳的輕啼啊,你的靈動、清寂,似流水,更似輕愁,似滴翠迢遙的禪意……人生一世,匆匆何求,只盼一聽黃鸝在柳浪中含蓄歌吟,似秋夜寒玉。冬日斜梅雋永、深情,就已足夠。轉盤枝頭的黃鸝,若你的悠揚頌歌能裊裊在我心間,讓我足以聆聽一生,那有多好!
NO.4 感受與品味
傾聽為佳,且品味自然之美;
清韻款款,試同歌陌上花來。
潛入自然吧,傾聽你未曾品讀的詩意。就像山鄉夏夜聽蟬鳴,綠意已彌漫我的身心,仿佛著一身青羅衣裙,徜徉于春之晨曉、秋之晚韻……
傾聽自然作文 篇6
廊內的風,輕輕拂過;窗外的綠,流光溢彩。你聽,自然在向我們傾吐著她的心聲。——題記
小橋流水人家 夢回江南
江南美呵!青山綠水相擁,藍天白云相映,旖旎的江南一直是歷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歌詠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陶醉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漫步于“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在江南人的眼里,初晨的紅霞總是帶著一份嬌羞,傍晚的風兒總是裹著一份閑適。一切都是那樣的宜人而恬靜。徜徉在江南古鎮,到處可見幽遠寧靜的小橋流水,青翠嫩綠的枝葉藤蔓,長滿了青苔的灰墻,雨中的蓑笠,小巷的裙衩,曉月殘荷,古道牧童,似一軸畫卷靜靜地向世人打開。還有金黃的葉片在金風中曼舞飛揚,一曲曲悠揚婉轉的江南絲竹,脈脈濾去了沉淀在人們心頭的種種疲憊和浮躁。就連那沐浴在疏煙淡雨中的柳樹,也是溫婉靜約,嬌秀柔美。站在綠樹掩映的小山坡,放眼遠眺,明媚的湖光、金黃的麥田、香飄四野的果園盡收眼底。
江南靜靜地躺在自然甜美的懷抱。我靜靜地聽著,自然在輕輕哼唱。
落霞與孤鶩齊飛 神游草原
草原美呵!藍天下吟著“曲溪流水潺潺”,晚風中看那“風吹草低見牛羊”,粗獷豪邁的草原自古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這里回閃著成吉思汗、努爾哈赤的矯健身影,激蕩著王之渙、王昌齡的邊塞牧歌;我走進了騰格爾眷戀的《天堂》,體會著德德瑪怡人的《草原之夜》,感受著姜戎《狼圖騰》的驚險與蒼茫。當夕陽灑下來的時候,滿世界靜靜地紅著,就像一幅潑墨山水畫,溫柔、恬靜地凝固著。聽,飄逸的云兒在細語;看,俊美的馬兒在奔馳;品,香醇的奶茶在飄香。夜空一片清朗,滿天的繁星似乎伸手可摘,照著盛開的鮮花。牧羊姑娘揮動著細細的皮鞭揚聲歌唱,小伙兒彈著馬頭琴深情地凝望。我漫步在草原,感受著那傳遍全身乃至透徹心靈的絲絲清涼,神醉心香。美麗的草原,我的塞上江南!
草原深情地依偎在自然寬闊的懷抱。我靜靜地聽著,自然在放聲歌唱。
斷腸人在天涯 ……
眼前的還是我朝思暮想的江南嗎?還是我魂牽夢縈的草原嗎?
聽!是誰的嘆息順著一顆秋露悄然滴落?我抬頭尋時,清秋卻無言。“日食湖鮮一二回,不妨常作江南人”的自然與休憩相和諧的意境,“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處有人家”的詩請畫意何在?為什么遼闊的草原成了沙塵暴頻繁的襲擊之地?炎炎夏日,走到湖邊,就會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那是湖面上的污染物腐爛后的味道。江南,我無法再說你是“人間四月天”了。在人們物質生活突飛猛進的欣喜與激動里,我的心空卻布滿了落寞的云彩。我的江南已不再,我的草原了無影!我悲哀,我沉思……
朦朧中,我又聽到了自然的心跳,望著自然母親裸露的胸膛和無奈的神情,我的淚水打濕了衣襟,化作了橫格紙上無言的墨跡。
鋼筋水泥澆制的廣場上,一群孩子在放飛潔白的鴿子。鴿子飛翔著,飛翔著,牽出長長的弧線,牽出我長長的沒有盡頭的思緒。
傾聽自然作文 篇7
與生俱來的雙耳,原本是用來傾聽大自然的一切聲音。
偶爾,靜下心來,去傾聽周圍的一切。或許我們會發現,世界原來是如此的美妙。
靜心傾聽是一種享受。流連山林,傾聽那樹林深處的鳥兒嘰喳;偶得溪源,傾聽那石間細縫處的山泉叮咚;隨行溪邊,傾聽那腳下花草間的溪水喧嘩。大自然的樂章時刻都在響起,低緩高亢,親近深遠,一處風景,就有一首樂章,更是一種享受。
傾聽是一門學問,學會傾聽,就是學會了發現美。
大自然的美,不僅僅存在于她那無處不在的樂章,也體現在它那無處不在的景致。無論是山川河流,還是花草樹木;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陰晴雨雪,大自然都是各具風韻,獨具其美。
尋得晴天,身臨峰頂,極目遠眺。紅日初升,浮云把群山低藏,只留下青色的峰尖,泛出一片薄霧,好似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耐心等待過后,那姍姍來遲的朝霞,光芒萬丈,紅亮壯美。朝陽把金色的光芒無私地潑灑在廣袤的大地上,喚醒了沉睡的萬物,大地一片生機。紅白的天空下浮云漸漸涌動,宛如白色的河流,穿梭、流淌在山尖,漸漸遠去。閉眼傾聽,萬籟俱靜,仿佛自己也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了。
雨中傾聽,別有一番韻味。山雨嘩嘩,滴落葉間,像一位喋喋不休的老者,在訴說那亙古不變的自然真理;又像一位多愁善感的琴師,把一串叮叮咚咚的音符,滲入樹林的每一片樹葉。山雨朦朧,縈繞山間,像一位生性豪爽的畫家,不吝筆墨,信手揮毫,盡情描繪那秀美的山河……
俯身傾聽,雨中的山林顯得格外單純而美麗。那漫山遍野的綠,更是令人心醉,那自然恩賜的雨,沖刷盡了萬物的塵垢;那清涼的雨絲,洗盡你心靈里的灰垢;只把那清新的綠送入你的眼簾,送進你的心靈深處。
這嫩嫩的綠呀!模糊了視野,讓人贊嘆于大自然的神奇,讓你感覺它流進了你的記憶,流出了你的今天,流向你遙遠的未來。
雨停,小草青得直逼你的眼,露珠閃耀在樹葉上,空氣中滿是清新的氣息。“叮——咚,叮——咚”的清脆聲響,似是山雨的余韻。
雨后,一道氣勢宏偉的彩虹橋橫臥天際,秀美而壯觀。
大自然是一幅意境高遠的中國畫,你盡可流動明眸,欣賞白云藍天,飛流急湍;大自然是一首清脆圓潤的古曲,你盡可凝神閉目,傾聽鶯歌燕語,春水潺潺;大自然是一座姹紫嫣紅的百花園,你盡可翕動鼻翼,呼吸牡丹的濃香,黃菊的清爽;大自然是一杯回味無窮的香茗,你盡可自品自娛,把玩深藏……
聆聽自然,和大自然親密接觸,你會發現你已經融入了大自然的深邃和神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