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宋美齡為名利嫁人_名人故事-2504字作文
2006年10月24日,是宋美齡去世三周年紀念日,介紹宋美齡的第一本英文傳記日前在美國出版。這本傳記披露,在1927年與蔣介石結(jié)婚前,宋美齡對自己婚姻的想法是:如果不能嫁給真正喜歡的人,就嫁給名利。
與密友往來書信揭示宋美齡性格矛盾
這本傳記是根據(jù)宋美齡與大學(xué)密友米爾斯女士的往來書信整理而成。
宋美齡9歲到美國讀書,19歲回到上海,米爾斯正是宋美齡就讀美國韋思禮女子學(xué)院時最好的朋友。1917年,宋美齡畢業(yè)返回上海,但家鄉(xiāng)卻讓她感覺像異鄉(xiāng),米爾斯成了她排解情緒的主要對象。直到米爾斯1987年過世前,兩人來往都很密切。米爾斯的遺囑交代,將她與宋美齡的往來書信都交給韋思禮學(xué)院,但在宋美齡過世前不得公開。
2003年宋美齡過世,韋思禮學(xué)院次年將這一批書信檔案整理公布。1997年曾替英國《金融時報》撰寫過《宋美齡百歲誕辰》的記者臺珊,成為第一位閱覽、整理這批史料的人,并寫成這本《蔣介石夫人》。
宋美齡在美國生活十年返回上海后,第一個面對的是“文化沖突”。這種沖突讓宋具備了三種形象:美國南方的名媛氣息、新英格蘭的學(xué)術(shù)氣質(zhì)以及要持家主內(nèi)的中國賢妻良母傳統(tǒng)。但她的個性與一生卻是各種矛盾的結(jié)合:對愛情既憧憬卻也充滿失望;聰明過人卻行事沖動;既實際也天真;對當時的中國社會不滿,信中不時提及自己的改革理想,但終其一生卻沒有利用她得到的機會改變國家命運,
19歲從美返滬在船上愛上荷蘭建筑師
19歲回到上海的宋美齡,必須重新學(xué)中文與書法。據(jù)這本傳記描述,初回上海的幾年間,宋美齡與大部分少女一樣,思索最多的是愛情與婚姻。
當時的宋美齡追求者眾。她對米爾斯說,追求者中有一位她在美國就認識的H.K.先生,H.K.的父親曾主持中國最大兵工廠——江南制造局。此外,還有位“楊先生”。宋美齡信中沒提對H.K.先生或“楊先生”的感覺,倒是提到從美返滬的船上,一位法國人和一位瑞士人。宋美齡很得意地描述,她和那位法國人全程都用法語交談,“我喜歡他們,但也到此為止”。
真正打動宋美齡芳心的,是同艘船上的一位荷蘭建筑師Van Eiveigh,宋描述看到他時“頭都昏了”。隨后Van Eiveigh向宋求婚,但宋家知道這件事后簡直氣瘋了,“家人因為他是外國人而瞧不起他,就好像他是個野蠻人”。戀情受挫的宋美齡還一度自暴自棄,表示“既然不能嫁給真正喜歡的人,要么我就不嫁人,要么我就為了名利嫁人”。她對米爾斯說:“我知道你會認為我愛錢,但現(xiàn)在的男人不都和我一個樣?”
家人催她早結(jié)婚她卻把自己反鎖房中
回到上海后,宋美齡完全沒有了留美時的自信和自由。除了母親安排她學(xué)習(xí)中國音樂,還必須“搖頭晃腦背誦”,重新學(xué)習(xí)中文。另一方面,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也控制著宋美齡的行動,她母親規(guī)定,若沒有姐姐或母親陪伴,不能出家門。
宋美齡也曾想進入社會工作。但在當時的中國,婦女除了做女工與教書,根本沒有其他工作機會。她曾想過進報社當記者,但家人反對,理由很簡單:“怎么可以和一堆男人在一起工作?”宋美齡對米爾斯抱怨:“照我現(xiàn)在的日子過下去,最后只能走上婚姻一途。”她還擔(dān)心若是結(jié)婚,自己“智識就這樣墮落”。
宋美齡的兩個姐姐宋藹齡和宋慶齡可不這樣想。宋美齡的信中寫道,兩個姐姐說:“若不趁年輕時結(jié)婚,老了怎么辦?”因為家人經(jīng)常催她結(jié)婚,宋美齡還一度將自己反鎖在房間內(nèi),威脅若再提結(jié)婚的事,她就回美國。
宋美齡提到宋慶齡有一次介紹華僑陳友仁給她認識,但宋美齡對陳友仁的評價是:聰明、杰出,但非常自大又虛榮,“他這星期會來我家拜訪,希望我到時候不會沒禮貌”。
戀上有婦之夫沒結(jié)果不再相信愛情
宋美齡雖然家世顯赫,可仍在權(quán)衡愛情和面包的問題。她在一封信中說道,“有時候會想,假如嫁個先生沒有錢,怎么養(yǎng)小孩?但是又想,假如只為錢結(jié)婚,到有一天錢沒了,一絲感情都沒有的婚姻又哪來勇氣維系?”她最后的結(jié)論是:沒錢絕對不會結(jié)婚,但我也確定不會為錢結(jié)婚。
宋美齡回到上海一年后,寫給米爾斯的信中仍提及荷蘭建筑師Van Eiveigh。她說,Van Eiveigh想要來上海找她,但是她家人反對,因此,嫁給他的希望完全破滅。她還因此與家人大吵一架。“他們擔(dān)心要是他來了,我就會嫁給他,他們可真說對了。我好想一頭倒在你的沙發(fā)靠墊上哭”。
宋美齡的父親宋嘉樹1918年3月過世后,宋美齡再度墜入情網(wǎng),這次的對象是一位有婦之夫。在給米爾斯的信中,她沒有提及這位先生的名字,但寫到他從美國回來不久,就被家人強迫娶妻。宋美齡在信中說:“你(米爾斯)知道我家對離婚的看法……當然我們都不會做丟臉的事情,但我們珍惜對方卻溢于言表,啊,付出這么多關(guān)心真是件可怕的事,他說,他只有到地獄才會自由,但是一切都沒指望了。”
跨國戀情再度受挫感嘆婚姻對女人重要
1921年,24歲的宋美齡終于反抗了家庭一次。當時她從廣州坐船回上海,途經(jīng)香港三天。離港前一天在友人處認識了一位Bimie先生,他們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雖然宋美齡已經(jīng)好幾個月沒見到家人,但她抵達上海的第一天,卻選擇與同行的Bimie先生共處,“我們度過了美好的一天,我很高興我一輩子能夠這么不顧一切一次”。
但宋美齡的舉動嚇壞了宋家人,并指責(zé)宋美齡。宋美齡在致米爾斯的信中說,她喜歡Bimie也許甚于其他人,但這件事只能以友誼作終,因為“我的家庭非常保守,對維系家庭血統(tǒng)純凈非常引以為傲,他們寧愿我死,也不愿我嫁一個外國人”。
宋美齡終究不是反抗家庭權(quán)威的人。她回到上海兩年后,在寫給米爾斯的信中說,雖然她有時候“會想不顧一切,嫁給那個人(有婦之夫)”,但“對于每個女人來說,婚姻這件事最為重要”。
1927年12月1日,28歲的宋美齡最后嫁給了中國當時最有權(quán)勢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成為“第一夫人”,這段婚姻也被視為是一段權(quán)錢交易的政治婚姻。
推薦閱讀:用“身體寫作”的民國奇女子才女不“財”,徐靜蕾開店虧本記才女張末,“老謀子”最疼愛的率真天使互擁可愛女兒,央視名嘴沙桐向新娘求婚白居易下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