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奉獻為題的小學生作文
以奉獻為題的小學生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奉獻為題的.小學生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語文課堂作業本上我們了解到:泥土是默默無聞,給予他人溫暖的化身。他們大公無私地為小花、小草以及大樹提供營養,而對自己的情況置之不理。
在生活中,泥土不單單指那些陪練、幕后的醫務人員,其中也包括老師。在我們這個“現代校園”,也真可謂是一個泥土天地。有幽默的泥土——陳老師,有溫柔的泥土——潘老師,還有認真負責的泥土——楊老師。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鄭老師這塊“泥土”。
因為楊老師有“喜”了,所以就由鄭老師給我們上語文課。鄭老師的這副面孔在我五年級的時候就已經熟識了。板書總是寫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戴著一副銀色邊框的眼鏡,說話字正腔圓,聲音洪亮,并且說話的技術含量很高,讓我的心里都情不自禁地佩服他了。
而今,我們到了六年級了,和12班是同一個語文老師。雖然人數增多了,但是您上課并沒有只是很片面地照顧12班,您也把我們10班當作自己最親的班級。
忘不了,您總是在一個中午靜校匆匆地來到我們班,督促大家及時訂正。有時,您在我們班留的時間很長很長,連12班都顧不上過去了。
忘不了,當我們兩個班在一起上過晨間短課時,您總是會提醒大家:“今天天氣很冷,大家記得多添幾件衣服。”這個小小的溫馨提示卻在我的心里形成了一股大大的暖流。
更忘不了,一些同學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掌握語文知識點,一些同學在下課時,不能做到“課后三整理”,您不慌不忙地讓他們熟記研究所的規矩“熱運動,冷思考”,然后每天下午4:00——5:00給他們苦口婆心地開小灶。如今,他們在您的改造下,丟掉了壞習慣,這都是您的功勞啊!
鄭老師,雖然我們10班和他只有幾個月的感情,但我覺得鄭老師就是一塊忠實的泥土的化身——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