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的作文5篇
【推薦】親情的作文5篇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情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情的作文 篇1
黑夜,一個人單獨回家是最驚心動魄的。
星期一,各科老師都把周測的成績公布在了家長群里。拿到試卷的我頭皮發(fā)麻,完了,回去肯定會被母親訓(xùn)斥的。就這樣我精神神恍惚的撐到了晚自習(xí)下,已是冬天了,刺骨的寒風(fēng)吹進了我還未拉緊的衣領(lǐng),我清醒了。
“咦,母親呢?她一般都在這里等我的呀,今天怎么沒來接我。”看著原來母親的位置上站著陌生的家長,我呢喃著。沒有了母親的陪伴,我又變得弱小了。我家前面是一條悠長的巷子,旁邊分支出很多小巷。在夜晚的襯托下,原本很平常的巷子,如今也變得神秘莫測,我的心“砰砰”直跳。每往前行進一段路,我都會突然轉(zhuǎn)過身,看看有沒有行為舉止可疑的人,跟在我的后面。這樣的時刻,我的雙耳異常的靈敏,任何細微的聲音都逃不過她的追捕。就這樣,我回到了家。
母親看到我回來,也沒有跟我說一句話,只是默默的回到她的房間,關(guān)上了門。我明白了母親沒有去接我,是因為我讓她丟臉了。
整個晚上,母親都沒有理我。只是第二天早上起來,我看見電飯鍋里,熱著我的早飯。
晚自習(xí)下,我和同學(xué)一起結(jié)伴回家,因為我想,母親肯定不會來接我的,路上有個人可以相互照應(yīng)。突然,身后響起了一陣熟悉的喇叭聲,我驚訝的轉(zhuǎn)過身去,母親正在向我揮手。
回家的路上,因為有了母親的陪伴,路,不在悠長;心,不再冰冷。
親情的作文 篇2
曾經(jīng)有份親情圍繞在我身邊,我卻沒有珍惜,等到失去時,才后悔莫及,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假如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將發(fā)自肺腑地告訴您五個字——奶奶,我愛您!——題記
風(fēng),伴著花謝了又開;雨,把眼淚落入大海;沒有人能告訴我,你抱著怎樣的夢悄悄走開。夢中還記得您花一樣燦爛的笑臉,如此慈祥,心中的夢還在,可夢中的人兒卻已離開,如此突然,又如此無奈,生老病死,落葉歸根,讓人嘆息生命的軟弱,但又抹不盡人們對死亡的仇恨。您毀了諾言,毀了我們之間的約定。哥哥上大學(xué)那年,您說,您一定會等到我的18歲,等到我長大成人。您沒有做到,悄無聲息地走了,不顧您最疼愛的.子孫,一昧地走向了您崇敬了一輩子的真主身邊……
人已走,夢已碎,兒時的回憶卻還在心間。猶記得我們一起去禮堂,去商店,您總是滿足我那小小的欲望。我們成一起坐在樹下拍手笑,一起玩“攀交”,一起唱主歌,一起給我過生日……所有的回憶都在,但卻將一切都只變成了回憶,再也回不來了,如同白紙掉入了火爐,一切只剩下輕輕飛舞的黑色的灰。
走了,散了,再也會不來了,一切都變成了美麗的泡。!時間,是一杯糊涂的藥,只止住了表面的傷,但留下了心中的痛。轉(zhuǎn)瞬間,圣誕節(jié)又快到了,平安夜又要到了,一年后的我變了,高了,又懂事了,您還好嗎?沒有您的時間真的好寂寞!只能讓風(fēng)帶走這深深的思念啊!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楊柳枯了,又在綠的時候,可是嗎,已經(jīng)失去的親情卻再也回不來了。珍惜吧,珍惜所擁有的親情!
親情的作文 篇3
隨著冬天的到來,對母親和家人的思念日益強烈。也許是母子連心的緣故,每次打電話,總感覺母親在刻意隱瞞著什么,終于從妹妹的口中得知,母親已經(jīng)病重住院了。
沒有一絲的猶豫,我和愛人匆匆回家,路上的景物我都無心去賞,恨不得插上雙翅飛到母親身邊。終于到家了,望著母親那張蠟黃的臉,我的心一陣難過,為了生活,總是常年勞碌奔波,看望母親的時間是屈指可數(shù)。
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不但要照顧父親的生活,還要幫小妹看孩子,常年的辛苦操勞,終于使母親疲憊不堪,體力嚴重透支。我們都勸她把孩子送回去,可她從孩子幾個月大已經(jīng)養(yǎng)到了兩歲多,總怕孩子回去后受委屈,終是不舍。我們心疼母親,可面對小妹的狀況,也是無能為力,小妹是一對雙胞胎男孩,母親和父親是欣喜萬分,可小妹要上班,無法帶孩子,只好一個留給她婆婆,一個留給母親照看。母親看的是老二,從小身體不好,是母親含辛茹苦一手帶大,如今孩子對母親的親密程度遠勝過了他父親。看著孩子在母親身邊快樂的玩耍,游戲,母親臉上的笑容,我們再也說不出什么。孩子那么小,卻又是那樣的善解人意,跟母親和父親在一起,也給他們增添了許多樂趣。如果送走孩子,他們雖然在身體上輕松了,可對操勞了一輩子父母親來說,可能還不太適應(yīng),或許孩子還是他們精神上的良藥。
也許是心情好的緣故,幾天的功夫,母親的病情大有好轉(zhuǎn),顯得精神了好多,從醫(yī)院回來,孩子會一直呆在母親身邊,誰也叫不走,母親也疼愛的抱著孩子,舍不得松開。看著這一老一小,我竟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望著眼前的父母,和圍在母親身邊的幾個妹妹,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童年的時候,母親每次從地里回來,不管再累,不是給這個喝水,就是給我們做飯,從沒見過她坐在哪兒好好吃一頓飯。長大后的我們,相繼離開了母親,每次回家,母親都會給我們做好吃的,和我們聊天,從來沒有想到母親會老,好像母親永遠年輕似的。但是歲月很無情,扶著母親,明顯的感覺到她有種力不從心,可她還是那樣要強,下樓梯時,快的我都跟不上,但是終究年齡大了,下去后總是氣喘吁吁。
午后的陽光,是那樣的暖和,我陪母親去散步,一年沒回家,小城又變了好多,使我都快認不出來。新修了幾個超市,還建了幾棟高層,尤其是小城的周圍,有好多的移民搬遷房,是由政府資助,為那些住在偏遠山區(qū),交通不便利的人家蓋的。那些低矮的土房已經(jīng)很少有人居住了,看到的都是漂亮的兩層樓,到了做飯的時候,再也看不到裊裊炊煙,村莊里很安靜,只有偶爾的幾聲狗叫,看見的一兩個人大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壯年都到外面打工掙錢去了,倒是喜鵲多了起來,無論你走到哪兒,都能聽到喜鵲的叫聲。在我的印象里,喜鵲是報喜鳥,只有逢喜事的時候才能看到它。聽母親說:現(xiàn)在的土地大部分都無人愿意耕種,都租給那些外地人了,由于人少的緣故,山里的野豬山羊都多了起來。我說:那是環(huán)境好了,以前根本看不到這些東西。說著說著,母親的臉上有一種落寞,我知道,母親在想念老家,雖說老家離小城不過幾十里,母親老想著回去,可兒女都在城里,母親老了,那么多的不方便,要回去是不可能了,這成了母親的心病,也許有小妹的孩子牽著,母親回老家的念頭會淡一些。
我一邊安慰母親,一邊和母親回去。推開家門,是幾個妹妹的笑臉,大妹已經(jīng)炒了好幾個菜,二妹已經(jīng)把飯做好了,小妹在看孩子,孩子看到母親,跑過來抱住外婆就親。開飯了,看著熱熱鬧鬧的一家人,我的心里好溫暖,幸福得我都忘記了一切,好像那些煩惱,工作都離我太遙遠,以至于我的腦里一片空白,只有眼前涌動的親情。
在城市里居住了近二十年,冷冰冰的水泥馬路回蕩著我孤單的跫音;高聳的樓層遮斷我搜尋遠望的視線;俗世的塵埃蒙蔽了我的雙眼;世故而又冷漠的目光澆滅我滿腔的熱忱。走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街道和路口,我已找不到啟程時心中潛藏的喜悅和信念。心靈的固守,讓我靜靜的等待,默默的尋找。盡管我并不知道自己還在等待什么,尋找什么。冥冥中,總感覺自己本不該屬于這里,可現(xiàn)實中的我還將繼續(xù)呆在這里,這里有我的家,有我愛的工作,它不但教會了我堅強和勇敢,還教給了面對困難的信心。可我知道,在我的心靈深處,守望的還是老家的那座小城,那里有我的父母,有我的兄弟姐妹,有我的根,有我源源不斷的思念。
親情的作文 篇4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從前是在嘴里唱,現(xiàn)在是在心里念。念的是童謠,是外婆。
聽媽媽說,外婆沒有什么文化,卻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孫輩。這同當(dāng)今受過良好教育卻又過于溺愛孩子的父母相比,是了不起的。所以,我才有這么好,這么勤快的媽媽。
記得六年級的時候,我隨媽媽去看外婆。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去看望外婆,也是第一次去云南,我非常地高興。
到外婆家,已是深夜。當(dāng)時暴雨雷鳴,池塘里的荷花被雨點打得左搖右擺。外婆聞我們到了,急忙起了床。我終于見到了平生第一次見到的外婆。蒼白的頭發(fā),衰老的面容,讓人看著直心疼。
那幾天,我真的過得很開心。幫外婆洗頭、梳頭、洗衣服。盡我從沒盡過的孝順。然而,相處的時間總是那么短暫。不久,我們就要離開了。
離別的那一刻,心真的很痛。我本來是不哭的,可看到外婆蒼老的臉上掛滿淚痕,我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一涌而出。我只好走在最前面,盡量不讓外婆看見的眼淚,又增她的傷感。
最令我遺憾的是這一次的見面竟成了永別。我沒有機會再去看外婆,即使是在她臨走的時候我都沒能去看望她最后一面。聽說,在她彌留之際,嘴里還念叨著可愛的小孫女的名字。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童謠依舊,人卻歸去。絲絲縷縷永無盡頭的輕愁啊,都是因您而起--我的外婆。
親情的作文 篇5
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穿行,你是否忘卻了鄉(xiāng)村泥土的味道?,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生活,你是否模糊了母親盼歸的身影?
也許都市的霓虹燈光會迷失你的雙眼,也許膨脹的欲望會讓忘卻的女神偷走你的良知,也許紙醉金迷的生活會刪除你對故鄉(xiāng)的一切記憶,但是,別忘了有一種情感——親情,不能抹殺,無法改變。
前不久,我瀏覽報紙,一則“老教授10萬元天價葬狗”的報道吸引了我的眼球。讀完內(nèi)容,我十分震驚,深思不已。厚葬之狗與主人朝夕相伴,驅(qū)走了老教授漫漫長夜的寂寞,讓老教授百無聊賴的生活有了生機,甚至替代子女盡了孝心。狗有情有義,人豪爽仗義,人狗情深,天地可鑒,旁人皆知。可網(wǎng)上有人痛批老教授天價葬狗的行為不理智,有人指責(zé)老人的此舉是無聊的自我炒作,有人建議老者不妨把10萬元捐給慈善事業(yè)……在言論自由的今天,這些都不為過。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老教授的此舉不無原因。時下的社會,物欲橫流,親情匱乏,老教授天價葬狗難道不是對親情的一種深情呼喚嗎?
親情,是生命的動力,沒有它人類不會進步,生命不會延續(xù);親情,是生活的勇力,有了它再險的路也敢走,再大的苦也愿吃;有了它家的方向不會迷失,生活有了意義;
親情,需要呵護,需要培養(yǎng)。再親的情假如不去呵護,親人也會形同陌路;再遠的親只要用心培養(yǎng),路人也會勝似親人。
在大力推行雅行教育的今天,作為中學(xué)生的我們更有責(zé)任充當(dāng)親情的呵護者與親情的傳承者。毛阿敏的一曲《燭光里的媽媽》曾讓不少人潸然淚下。陳紅的《常回家看看》也曾傳遍大江南北,唱出了人間親情的偉大。那我們也不妨隨著《常回家看看》的旋律,踏上回家路,去再次感受家庭的溫暖與母愛的偉大。
有一朵花叫親情,開在感恩的枝頭;有一朵花叫責(zé)任,綻放在親情的枝頭。只要我們用心地去呵護、培養(yǎng)、傳承親情,人間定會暗香浮動,與諧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