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關于獨立的作文
初中生關于獨立的作文
【導語】只要我們勇敢一點,對生活渴望,對生活的熱愛,相信你也會變成一個敢于獨立的人。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學會獨立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獨立與依賴
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那么在確定中,我們的生活會如何呢?
生活確定了,依賴的心就會萌發(fā),所以我們要學會獨立,學會自主。有人會說:“不獨立有什么關系,依賴又為什么不可以呢?”當然,這取決與自己本身,怎樣的決定都是自己選擇,但是又有誰想做一個到了大學連襪子都不會洗的人呢?
想想自己,想想自己在家里,每當父母讓做家務,總是不做,甚至會大哭。這是什么?這就是依賴。當你痛苦時,你為何不想想難道父母能一直跟著你嗎?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你該怎么辦?你會后悔,后悔自己沒有在不確定中生活,沒有養(yǎng)成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但已經(jīng)晚了。
樹木不依賴育苗人,就會長成百年的參天大樹;學生不依賴老師,就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人如樹,在不確定中,才能磨練意志,才能成為有用之人。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遠離依賴吧!
萌發(fā)的依賴之心會越變越強,讓你什么也不做,只有依賴了。如果在依賴之心剛剛產(chǎn)生時,一刀斬斷,那么你就會獨立,你就會為你的自主而感到擔心。
看!成功的輪帆就在對岸,如果再次依賴,那么河邊的小船就不會出現(xiàn)。
第二篇:獨立自我
我在變,如魔術般神奇,幾年前那個我好象已經(jīng)從人間蒸發(fā)。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是一名堂堂中學生了。
記得剛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十分淘氣,一放暑假,爸爸就把我送到奶奶家住。我整天纏著奶奶和我玩,可滿頭銀發(fā)的奶奶哪會玩呀!不久后,爺爺開始教我下棋。起初,我的棋藝太差,總是耍賴,要么悔棋,要么把爺爺?shù)睦蠈⒛米摺S袝r,眼看就要輸時,就把棋盤上的棋子一把推亂,然后就一邊大笑一邊喊“我贏了,哈哈!”回憶起這段淘氣的時光,真是有趣。
小學中,下棋和畫畫就是我最大的愛好了。那時候,我學棋不認真,總覺得下棋只是下著玩兒。漸漸地,這種意識改變了。很快,我的棋藝大增,開始參加比賽,小學中,我先后獲得過四次濟南市的第一名呢!而且省賽也得了第六和第八的好成績。
步入中學的大門,顯然與小學不同了,學習緊張起來,我也不象以前那樣淘氣了,而變得沉穩(wěn)多了。中秋佳節(jié),我依然依偎在奶奶身旁賞月,她的白發(fā)在月光下泛出點點銀光,我不再吵著讓奶奶陪我下棋玩了,而是靜靜地看著可望不可即的圓月,沉思著……
初中非小學,沒有了那么多玩樂嬉戲的時間,但我仍然追求著我的愛好,不同的是,不再把下棋當作“玩玩”了,而開始鉆研它其中的奧妙。這下棋的時間是擠出來的,主要任務當然還是學習,那個淘氣的我是屬于小學的,讓它隨著小學的生活消失吧,結束吧!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一分一秒,默默地走過。時間過得真快,我也在不經(jīng)意之間變化著。
讓我從小學的記憶中走出,讓嶄新的我度過這豐富多彩,渴望已久的初中生活吧!
第三篇:一雙讓我獨立的手
小時候,家里很窮,媽媽無可奈何只好把我送到奶奶那里,奶奶生活在農(nóng)村,離爸媽所居住的地方很遠,所以從小媽媽就很少牽我的手。
快上小學的時候,媽媽特地從外地趕回奶奶家,帶我去上學,那時,她牽著我的手,媽媽的手溫暖噢!像雪地里的一把燃燒的火,她的手大大的,但非常柔軟,從那時起我便喜歡上了媽媽的手,可是她卻很少給我機會。
在路上,我不小心摔倒了,離開了溫暖的手,她再次伸出了她的手,可是她的手離我好遠噢,于是我努力的把手伸到她柔軟的手里,可是她并沒有要拉我的意思,于是我堅強的爬起來。
到校后,那雙手再次放開了我:“小貞,你可以自己去報名嗎?媽媽好希望你能自己去哦!”媽媽用非常溫柔的語氣跟我說,并用手輕輕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雖然我很想媽媽可以牽著我的手去報名,因為她的手總有一股奇妙的力量,讓我充滿了希望,可是……我非常膽怯的邁著小腳一步一步的走到了老師面前,可是我的嘴巴好像被什么東西粘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時有一雙溫柔的.手與我的小手十指緊扣,媽媽說:"不敢嗎?媽媽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該怎么辦呢?”媽媽的眉頭緊鎖,那時的我多么希望拿把熨斗把他的眉頭熨平。我終于鼓起勇氣,說出憋在心里的話:“老師,我想報名。”
回到家后,媽媽很快就要離開了,我拉著媽媽的手:“媽媽,您放心,您不在的時候,我一定會獨立的,說不定我還可以幫奶奶忙呢!”媽媽笑了笑,放開了我的手離開了。
站在村頭,望著媽媽離開。
現(xiàn)在,我非常希望媽媽再牽一次我的手,可是現(xiàn)在的我長大了。
第四篇:落花人獨立
萬物的輪回總是那么的自然,沒有抱怨,著命運的軌跡。沒有憂愁,默默遵尋著命運的軌跡。
——題記
春來春往,花開花落,細心的聆聽花蕾初放的聲音,靜靜的柔柔的。
駐足在花前,撲鼻的花香讓人覺得暈眩,有時花香可以飄出很遠,
直盯著那春的色彩,而是沒有注意一朵紅花徐徐飄落了。
無論春雨,秋雨,不管嚴寒還是酷暑,總有一些細小的生命零落了,飄散了。
再次走過時看到滿地飄零不僅大吃一驚,除了惋惜還是惋惜。
春雨過后的傍晚滿路泥濘,剛剛開放的桃花,沾著雨滴,嬌滴滴地掛在樹枝上。但一些花朵落在泥中,水洼中,好凄美,如此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不僅綻放在樹枝上化做春泥仍顯得那么完美無瑕,殊不知感動人的,是它的精神。而有時人恰恰就缺少這一種“不以美而喜,而以神可貴”的精神。
天放晴了,春日暖洋洋的,使人看一眼便覺得困倦,陽光曬干了泥濘的道路,落花混合在泥巴中,隱隱約約可看得出那是春天的精靈——桃花。
樹上的花依然無比燦爛的奔放著,而樹下的此時已被凡塵所埋沒。
春雨一場場的下,春日一天天的曬,唉,那些落花們早已落入泥土深處,回歸到它的根源。
樹上的花漸漸稀疏了,就算殘留在樹上的一些花朵好像沒有一開始那么美麗了。
泥土無比寬厚地包容了一切,落花無比凄美地化作了春泥。
落花真正的美麗是那么的短暫,那是大自然的軌跡,而花遠離了展現(xiàn)美的地方,用身軀化作美麗的最深處。
終于一場春雨過后樹枝上的花朵早已芳跡廖然。
讓生命離生命更近些,因為有愛不覺天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