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胡蘭有感-621字作文
歲月,像風,帶走了人的青春;歲月,像刀,銘刻了英勇事跡。人生老病死是鐵打的事實,不可以改變。但是戰爭是可以改變的。偏偏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偏偏帝國主義野心太大,造成了中國史上一大笑料。
抗日戰爭,有多少兒女血欲沙場?他們為中國獻出了生命,為中國贏得了勝利。劉胡蘭,是一個堅強的革命者,她的故事,家喻戶曉。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誕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劉胡蘭原名劉富蘭,意思是想讓劉胡蘭給這個家庭帶來富裕。而事與愿違,劉胡蘭四歲時生母去世了,這個家也因此便變得更沒有生氣。1946年6月,劉胡蘭加入共產黨。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不想連累鄉親們英勇被捕。她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不說出黨的秘密,被殺死在敵人的刀下。劉胡蘭,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就這樣犧牲了。雖然劉胡蘭犧牲了,但她的高貴品格、革命氣節、英雄創舉卻鑄造了光照千年激勵后人的“胡蘭精神”。難怪毛澤東主席說劉胡蘭“生的光榮,死的偉大”。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國,當我今天捧著《紅色少年故事》時,細細品讀劉胡蘭,我發現一個革命者的路是多么不好走。我們小朋友都過上好生活,不憂衣食,沒有危險,不用再槍彈雨林里生活。但是,很多人卻不珍惜,認為這是父母應該的。父母讓他做一些家務,他就認為父母不愛他,就發火、撒嬌。直到父母發起火來,他才嘟著嘴去干活。
想想劉胡蘭,處境多么危險,家中貧窮,如果父親倒下,這個家就完了;如果被鬼子捉住,就沒活路了。但她卻在苦難中選擇共產黨,寧死不屈。朋友們,雖然我們現在生活過好了,但是對國家那顆心卻沒有因此變得更強。如果你愛國,就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吧!不要以為這更愛國沒有關系,沒準你小時候懂苦,長大能忍辱負重成為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