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的日記錦集九篇
關于讀書的日記錦集九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的日記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書的日記 篇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書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熟悉,書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就是我們的中心,我們每天對著它圍轉;書對于那種熱愛讀:書的人來說就是一種相依為命的陪伴,是一個很好的伴侶;然而,書對于那種沒有知識沒有文化甚至不認識字的農民來說,雖然不去看書,但至少也聽說過書是什么吧。
我既熱愛書籍也討厭讀書。是不是很矛盾呀?其實一點也不矛盾,你們只要慢慢聽我說,就會知道這個原因了。
我喜歡讀書后讓我懂得道理,讓我學會的知識,讓我在以后寫作文的時候,不再為找不到好詞好句而心急如焚。討厭呢,則是因為我有自己不喜歡讀的書,越難讀懂得文章,我越不想讀,所以也就沒耐心繼續讀下去了。我喜歡優美的句子,它們像一首首悅耳動聽的旋律,飄浮在我眼前;它們像夏日傾盆大雨過后的彩虹,無比漂亮;它們又像春天里的牛毛細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我喜歡散文。雖然有時讀不懂,但我依然喜歡它。它有時像鄉下的農民一般淳厚樸實,有時像有教養的淑女一般優雅迷人,有時又像城里的貴婦一般雍容華貴。
我喜歡勵志小說。它們每一篇文章都會讓人們的心情洶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人們從心里感動,從心里佩服。可以讓經歷過失敗后的人們重新又看到了新的希望,讓我們又重新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向前奔跑。
其實,書就像我們吃飯一樣只有細嚼慢咽才能把知織的精華吃到自己的大腦里,切記不得囫圇吞棗。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請同學們好好讀書,讓我們從書中收獲知識吧。
讀書的日記 篇2
高爾基:“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題記
那時的我并不明白,難道看了書就能進步嗎?考慮到每次考試吊車尾的狀況,我在爸媽訝異的目光下近于無賴似的要求逛書店,父母只好妥協,那是我第一次親自逛書店并且病態式的買了十幾本書。那個寒假我與書為伍。
但是遺憾的是我發現高爾基是個大騙子,我的分數證明了這一點,我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我很氣憤。于是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將買的所有書用廢舊箱子打包到了地下室。爸媽下班知道后,并沒有對我的行為加以評論,就這樣過了一夜。
第二天周末,媽媽讓我陪她出去逛街,這并沒有什么特別,只是媽媽帶我走的是一條我從未走過的老街,我很疑惑。最終我隨媽媽走進了一個看不清名字的書屋,原來她要帶我買書。說實話,想到我昨晚的行為我不認為還有買書的必要,更何況是在這樣一個破舊不堪、標號危房的老屋,但是我沒有表示出來只是安靜的跟在媽媽身邊,順便打量著這個可以進博物館的房子。恍惚間似乎聽到媽媽說話,“或許你很疑惑這樣的一家店怎么還會存在,不過你要知道想要從書中受益,首先要做的是選對書,只有你選對了,它才能為你所用,使你進步。而選書不一定要去大書店,該有的書這里也有。但是相反的,大書店卻沒有這里的環境安靜。挑選書不是看別人拿什么你就買什么,而是你心里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書,想要從書中得到什么,而這就需要你在安靜的環境中仔細的感受到底哪本書適合你。”
是的,媽媽的話讓我想起了第一次買書的那種無方向的隨便。我并不知道自己想從書中得到什么,只是人云亦云,想起同學說哪本好我就拿哪本,而事實上我根本不知道這本書是不是我需要的。我很赧然。那天,我回想著媽媽的話終于用我的感受買到我人生第一本真正想讀的書。
吃晚飯的時候,我向爸爸公布了這一特大喜訊,他先是高興,隨后又很認真的.問我:“那么你知道要怎么讀這本書了嗎?”說實話我有點啼笑皆非,不知道爸爸為什么會問這樣的問題。我說:“就是好好看唄。”剛說完,爸爸看著我的眼睛對我搖搖頭,“這樣你還是不會進步的”。我有點不服氣。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說:“雖然提到書時,我們總會說讀或者看,但是你要明白這是一種言語的說法,對于書來說它們只是一種運用的手段,你要做的是通過這種手段來感受書中想要表達給你的重要的思想和內涵,它們可能屬于書中的人物,也可能屬于書中的故事背景,還可能是作者的意向。至于到底是什么,這就需要你在看的過程中設身處地的去感受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說實話,我并不完全明白爸爸的意思,但我知道他是在教我如何讀一本書,如何感受一本書,所以那本書以及之后的每一本書,我都會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是主人公,設身處地的去感受每一本書想要告訴我的思想。
那么回答最初的問題,我到底進步與否呢?很高興我承認了高爾基的那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是如果你還是僅限于“看”書或“讀”書的話,讓我來告訴你快化身書中主人去深切感受書的內容吧。
讀書的日記 篇3
為什么說書和我是朋友呢?下面請聽我講吧!
當我第一天背著書包跨進教室的時候,老師就發給了我許多新書,當時我高興的不得了,我終于有朋友了——書。
書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在它的引導下我漸漸長大,它給了我不少東西,列如:給了我豐富充滿的智慧,給了我永遠學不完的知識,書這位老師不僅讓我們學到了知識,還教會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
書太可愛了,我真的離不開它了,我每天晚上一放下手中的作業,我都會把我最心愛的書一遍又一遍的讀著,書里面總有我不知道的東西。每到圖書館,我就像一匹貪婪的惡狼,如饑似渴的讀著,好像要把書中的知識全都吸收完。
書,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會離開你的。你每天都給了我許多的知識,給了我更高的情緒和希望。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你,愛護你!
書,我特別的愛你,沒有你,我的生活將失去了樂趣,我的好朋友,你會永遠胚盤我嗎?我真的需要你!
讀書的日記 篇4
11月24日天氣晴
今天,我讀的文章是《稻草人》,這個暑假我讀的童話集就是以《稻草人》為題目的,所以我讀得很仔細。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到心情很難過,因為主人費力種的的稻穗都被蟲子吃光了,這是老婦人活下去的希望啊;漁婦在寒冷的夜里只打到一條鯽魚,這條小魚拼命想逃到水里,可最后它還是難逃一死,而她那生病的孩子渴了只能喝點河水;還有一位婦人,有人要把她賣掉,婦人活不下去了,只好跳河自殺。這些悲慘的情景都被稻草人看到了。稻草人很著急,它想幫助他們,但卻做不到,如果它能走的話,一定會照他們的心愿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稻草人太善良了,它同情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們,只是它的力量太微小了,它改變不了什么,只能干著急,最后傷心的死去了。
爸爸告訴我,同情別人,關心別人是一種做人的美德。因此,以后當別人有困難時,我也要熱情地幫助他們。
12月26日天氣晴
今天我讀了童話《古代英雄的石像》前半部分,主要寫了一位雕刻家給一位古代英雄雕刻石像的故事。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位雕刻家工作有計劃性,他在雕刻石像前先做到胸有成竹,在心里想好石像的模樣后再去動手做。雕刻時也很細致,他用鋼鑿一下一下地鑿,用刀子一下一下地刻,所以最后雕出來的石像就像活的一樣。“這石像抬著頭,眼睛直盯著遠方,嘴張著,左胳膊圈向里,右手握著拳,向前方伸著??文章中“功到自然成”這句話給我很大啟示:無論干什么事,要先計劃好,然后認真地去做,就像雕刻家那樣,付出的努力才會取得成功。
12月27日天氣晴
今天,天氣不太好,外面下著小雨,我練了一會兒字,又繼續讀童話《古代英雄的石像》。
那尊英雄的石像因為受到了人們的敬仰,變得很驕傲。“看我多榮耀”,他看不起自己的伙伴,不屑于靠近他們,所以他的伙伴要把他扔下去??后來,經過一番爭論,這個英雄的石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一天夜里倒掉了,與伙伴們一起變成了鋪路石。這時候,人們都來贊美他們,他們也覺得很開心。
這個故事教育我要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貪慕虛榮的人。
讀書的日記 篇5
“哈,這一本故事書真好看!”有一天,我正在堂哥家,突然聽見堂哥大聲叫道,我馬上跑過去,咦,堂哥正坐在電腦旁,一雙眼睛緊緊的盯著顯示屏,一只手握著鼠標另一只手在鍵盤上敲幾下。這是怎么回事?
“新奇吧?”堂哥對我說,“我這是在網上超星數字圖書館看書。這個超星數字圖書館里,有幾十萬本書,你可以隨意選擇,想看哪本就看哪本,可方便了……”我聽了堂哥的介紹,我想起,上個月買書也得到了一張“超星讀書卡”,現在不就可以發揮作用了嗎?想到這里,我立馬回家,找到那張讀書卡,打開電腦,開始了“找書行動”。
首先,我登陸了超星數字圖書館,按照網站的要求,下載了超星圖書瀏覽器。等一段時間,完成了下載后,再打開讀書瀏覽器,點擊“注冊”菜單中的“在線注冊”,依次完成申請新用戶注冊圖書卡等內容。接著,我就開始讀書!于是我打了“十萬個為什么”這幾個字,然后再按確定,不到5秒找到了十多本《十萬個為什么》,真快!我就選擇了一本,將它下載便以后看。
以前,為了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看的書,要一家一家書店找,現在,可以在網上讀書,再也不用為一本書,跑來跑去。
讀書的日記 篇6
后來我順利畢業,這兩年學習的作用就一點點顯現了出來。和別人一起去應征喜歡的工作時,hr只留下了我,因為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學歷是什么”;申請工作簽證的時候,很多朋友申請失敗無奈回國,移民官卻沒有刁難我,因為我手里拿著貨真價實的本地文憑;后來擁有自己的一份小生意,開始寫發票申報稅目,不必花錢去請會計,自己做起來也得心應手,那一刻就明白當年在大學畢業后再學點什么的堅持,并不是別人說的“無用功”。
我觀察過身邊三十歲左右的朋友們,生活大多過得忙碌充實,卻很少有人堅持學習,一年也讀不完一本書,上學時用的英文完全忘光,愛寫字的習慣也不再堅持。這總是讓我感慨,中國年輕人放棄自己太早了,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什么就不肯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更棒的人?
每當我聽到有人說,哎,我都快三十了,結婚了也生孩子了,生活現在也挺好挺穩定的,還學什么習?”我都覺得特別惋惜,那么年輕那么有潛力的一個人,怎么可以這樣輕率地限定自己人生的擁有?怎么能確定自己以后不需要跳槽不需要加薪?怎么能確定以后不被公司派去接待外賓不出國旅行?而又怎么確定你的孩子,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揚起臉天真地問你,“媽媽,你怎么什么都不會?”
這兩年搬家多次,見過很多國外的家庭主婦,我發現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她們除了做飯洗衣服照顧孩子,大多在生活里留下屬于自己的一小段時間,用來提升自我。我認識的一個韓國主婦,孩子上小學后她報名讀護士課程,每晚哄孩子入睡后,自己在客廳里啃課本寫作業,今年畢業的時候,她順利找到一份護士的工作,完成了從家庭主婦到高薪護士的人生轉變;另外一個朋友,生了孩子后就在家做全職家庭主婦,不甘心生活里只有洗衣煮飯,于是跟著網上教程學習手作,雖然過程辛苦,常常要趁孩子睡覺的時候才能構思創作,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后,她的網店,也開始有顧客的頻頻光顧。
讀書的日記 篇7
年已不惑,沒什么業余愛好,這半輩子來唯一的嗜好就是愛看書,一捧著書本,就不能從里面出來。為此,妻說我是個書呆子,業余時間不幫她一把,兒子怨我沒帶他出去玩,只顧自己。我說你們都是白說,我這已是“惡習”難改了。幾十年來,無論是下鄉當知青,還是在大學讀書和在波濤滾滾的大海上,書一直是我的親密伙伴。
愛讀書這一良好習慣歸功于母親。記得兒時剛上學,母親就告誡我:“人從書里乖”。為了學“乖”和變聰明,便發奮讀書,做完作業后找小朋友借小人書看,或是找母親要幾分錢,到街頭圖書攤邊一坐,直到母親叫喚吃飯才回去。上小學五年級時適逢城鎮人口下鄉,我們全家人便在鄉下過了幾年。那時家里很窮,要用雞蛋換鹽吃,母親要我發憤讀書,還說只有讀好了書,才不會受窮。
我的中學時代是在“文革”中度過的。在那幾年中,我在油燈下讀完了《水滸》,《西游記》,《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安娜卡列尼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十多本長篇小說。這些書和書中的主人翁對我后來的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鄉下過了四年后,我們全家返城了,而我高中畢業后卻又要作為知青下鄉,一人插隊在遠離縣城的一個偏僻的小林場。每天白天我是背朝青天面對黃土挖山種田,晚上,林場的人都回去了,只有另一個人留下和我守林。夜幕降臨后,孤獨和寂寞與我相伴,幸好有愛讀書的習慣,便點燃油燈,在蕭瑟的山風聲中捧起一本書,一直秉讀到深夜。為了借一本《紅樓夢》,我曾在夜間走二十多里山路,到一位長輩那兒才借到此書。那時高考制還未恢復,是靠選拔推薦當工農兵大學生。但我仍然不丟數理化,堅持溫習保存的課本,心想科學知識在什么時候都是有用的,說不定以后還是會恢復高考的。在三年的時間里,我白天勞動,晚上一人在山谷中的小屋里點亮油燈,今晚看小說,明晚看數理化,穿插著用腦。由于有書相伴,覺得時光倒過得挺快的。
入伍一年后,軍隊恢復了高考制,我很順利地考入了海軍潛艇學院。在四年大學學習期間,我課余時間經常泡在圖書館里,在軍事、天文、地理、科學和文學的書海里邀游,為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事指揮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畢業后我在潛艇上歷任航海長、副艇長和政委,長年在大海上晃蕩,工作之余,我仍愛捧著文學書籍,并產生了寫作的念頭。于是,便將自己身邊的生活試著寫散文,還斗膽向報社投搞。沒想到初次投搞就發表了,這一下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從此,在業余時間里寫作的勁頭就更大了。在寫作的同時,我沒有忘記給自己“充電”,買了許多現代作家的著作深夜秉讀,使自己的寫作水平有了提高。以前從沒有做過作家夢,沒想到經過這八年的積累,我在軍內外報刊雜志上發表了四十多萬字的散文、小說、報告文學和新聞作品,成了海南省作協會員,去年,我還出版了個人文集《藍色的夢》。
我已調入機關幾年了,雖然工作很忙,但未因此而放棄讀書,閑遐之余仍是倘佯在書海里。我想自己雖已步人中年,但處在這個知識更新快、信息來源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社會中,如果不看書,不學習新的東西,我這個老大學生將不如現在的小學生懂得多。
開卷有益,讀書使人明智,也能使人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我感到一本婦的書就好似一艘船,帶著我們從狹窄的港灣,駛向了無垠的生活海洋。
讀書的日記 篇8
書的內容,大致說了些什么,你可以重新復述給他就算合格,書的思想和意在的內容,這些事你讀書的一種反思,是你思考的前提和基礎,自我感受和認識,不僅僅要讀懂書中的東西更要自我消化,得出自己的和想法,不一定和書的主旨一致,因為有自我的想法才是最有價值的,是心靈的放松,那種熏陶感,讓你覺得一切皆空,生活在書的世界里。
是心的靈動,心在體會,體會那書中不曾有的感情,那會為自己那份感情。
讀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做人的境界、更高一層。但在很多同學眼里讀書卻像繩索、鐵鏈一樣、困住了自由,鎖住了歡樂,我不這么認為,讀書并不一定是只讀課本。書的海洋廣闊極了,讀書可以帶我回到過去,一會兒是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一會是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會兒見到了唐朝時期的繁榮,一會兒看到了慘無人道的日本帝國主義侵華…讓我有機會與那些歷史人物,“對戶”讀科技書,讓我們與那些科學們“相處”,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從最原始的馬車到沖上云霄的“神六”這短短幾前千年間,有多么大的變化啊!
這其中、凝聚著多少代人的辛苦與汗水!天文學布魯諾為了推廣與堅持哥白尼的“日心說”不顧宗敬對他的陷害,依然站在真理這一邊結果被愚味的宗教活活燒死,讀到這里我就不禁清然淚下,當我看到愛迪生有發明了一樣新的東西時,我不禁眼前一亮!
痛苦與快樂的交織讓我長大,讀生物書讓我“零距離”“接觸”那些動物們,有時候會把我帶進危險的亞馬遜從標,有時候又把我帶到美麗的尼羅河畔,有時候還會把我帶進了無人煙的澳洲沙漠,有時候又會把握放進蔚藍的海洋,去看看那些危險的大白鯊,溫順的海龜,體型龐大的鯨魚“游著游著”,就來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極,一樣望去,只能高聳的冰山,不,還有可愛的小企鵝。朋友們記住這句話吧。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
讀書的日記 篇9
書就像是一盤雜果粹,把酸的、甜的、澀的、醉的滋味都攪拌在了一起,讓你說不準那是種什么樣的味道,但卻讓你迷上它的種種滋味.。
我看書從不挑,只要有我就看,因為我認為無論是什么種類的書,自有它值得讀的地方。看書時我總要聯想,喜歡把自己變入書中,即使不做主人公,也要親眼目睹,領悟文中人的情感,從中找尋處世之道,至少要享受一番.。這樣我時常會變成個多面人。
讀<<孫子兵法>>一類的書時,我總喜歡變成一個老謀深算的謀士,混入一片爾諛我詐的塵世之中,與書中人搗個天昏地暗。試想著與書中人一比高下,為局勢扭轉乾坤,最后往往是古人的做法較為周全,于是自己相形見絀,卻又喜歡倒轉時空,想考究考究古人是如何想出這如此妙計。雖說以我的智慧,無法想出些什么的,但我卻喜歡著種挑戰的滋味。
我也喜歡讀些感人的故事,自然而然地,自己會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常常坐在當事人的身邊,默默地守護,伴著主人公高興而高興,悲傷而悲傷,為他們的高尚人格或善良本性而感動得淚流滿面,仿佛自己已經變成了書中人的一個知心摯友,形影不離,相知相慰。
在讀一些學者的文章時,我又會變成了一個孜孜不倦的學生,細心聆聽著老師的每一句話和那諄諄的教誨,生怕丟失哪一句至理的話語,再把這些與自身的現實結合,取其精華,與自身校正。
“書中只有黃金屋”,在書海中,我找到了無窮的樂趣,,品嘗到了各種各樣讓人迷醉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