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餃子日記
過年吃餃子日記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那么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年吃餃子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年吃餃子日記1
新年嘛,一定要吃上餃子。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一早來到爺爺家。到家時,餃子已經做好了,看著那元寶似的餃子,忍不住吃了一個?!罢婧贸浴碑斘夷闷鹂曜?,準備又吃時,媽媽一把叫住我,問:“你知道吃餃子的傳說嗎?”
見我一愣,媽媽接著說了下去:“餃子源于我國有2600多年歷史。據說,餃子源自”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后撈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制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只嬌耳一碗湯服后周身血液上涌,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p>
這時爸爸走過來說:“我還知道另一個傳說: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p>
我想:是啊,一個餃子竟然吃出這么多文化,中國文化這么博大精深,我更應該要努力學習才是??!于是便打趣地說:“看來我要好好學習才是,不然我這后浪不就推不動前浪了?”爸爸聽我這話,一笑:“那我們也要努力啦,我可不想死在沙灘上!”“哈哈哈!”爽朗的笑聲不斷。
過年吃餃子日記2
大家日夜盼望的新年到了!新年嘛,一定要吃上餃子。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一早來到爺爺家。到家時,餃子已經做好了,看著那元寶似的餃子,忍不住吃了一個。真好吃當我拿起筷子,準備又吃時,媽媽一把叫住我,問:你知道吃餃子的傳說嗎?
見我一愣,媽媽接著說了下去:餃子源于我國有2600多年歷史。據說,餃子源自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后撈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制成祛寒嬌耳湯,然后每人每只嬌耳一碗湯服后周身血液上涌,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這時爸爸走過來說:我還知道另一個傳說: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我想:是啊,一個餃子竟然吃出這么多文化,中國文化這么博大精深,然后我更應該要努力學習才是??!于是便打趣地說:看來我要好好學習才是,不然我這后浪不就推不動前浪了?爸爸聽我這話,一笑:那我們也要努力啦,我可不想死在沙灘上!哈哈哈!爽朗的笑聲不斷。
過年吃餃子日記3
每當我看到人們過春節那喜洋洋的照片和節目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去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晚上,我們吃餃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個餃子時,只聽見“咯噔”一聲,第一個錢被爸爸吃著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這時,媽媽也學著爸爸的樣子說:“你猜這個餃子里有沒有東西?”我想:媽媽一向愛開玩笑。自信地說:“沒有!”結果第一塊糖又被媽媽吃著了?,F在就我還沒有吃著東西呢!我非常著急。
最后,我吃了20個餃子,只吃出了3塊糖,媽媽吃了25個餃子,吃了4個錢,2塊糖,爸爸吃了30個餃子,吃出了2個錢,1塊糖和3個棗,現在只剩下了10個餃子,我不甘心落后想:這10個餃子里肯定有3個棗,雖然,我已經吃的很飽了,但還是抵不住棗餃子的誘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兩個餃子,可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看了看一向爭強好勝的爸爸和媽媽,他們悠閑的吃著別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我不管那么多,又吃了5個餃子,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
我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已經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了?我看了看他們的“戰利品”沒有多呀?就在這時他們不約而同的來夾這3個餃子,我看了他們的動作,想:這最后的3個棗,一定就在這三個餃子里!我連忙拿起筷子夾起這三個餃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個棗也沒有。這時,爸爸笑著說:“廚房里還有一盤餃子沒煮?!蔽遗艿綇N房一看,果然還有一盤餃子沒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這3個棗就是不在這10個餃子里。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就會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干什么事都要考慮周到,不要盲目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