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高中周記范文集錦八篇
實用的高中周記范文集錦八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讓我們通過周記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吧。那么好的周記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周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周記 篇1
成功的人只改變方法,不改變目標;失敗的人只改變目標,不改變方法。
期中語文考試我的目標是八十五分以上,成績下來以后還是沒有進步,這是在意料之外,也是在情理之中。仔仔細細地回想這十多天對語文的復習,不管是態度上還是方法上總是有些紕漏的。
首先是態度。我一直認為語文沒有物理、數學那么重要,一直覺得自己的語文成績還行,所以在語文復習上花的時間就沒有別的科目那么多。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態度不好,成績自然也就不會好,所以今后我首先要做的是先端正學習語文的態度,從根本是解決問題。
其次是方法。前前后后翻了一下試卷,閱讀控制在了4分以內,在控制的范圍內,但也是基于這次閱讀較簡單,我認為閱讀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爭取做到議論文、說明文一分不扣,可是在課外文言文上扣了3分,覺得如果再細一些,也許會少扣幾分吧。最后是作文,我覺得作文寫得還沒有到最好。主要原因是一直認為作文會考家庭生活類的,然后就沒怎么準備其它的類型,上考場后將一篇以前準備的作文套了進去,感覺上不太流暢、精致,語言不是很到位,作文上可以再提高1分的,今后要加緊閱讀訓練和備考作文,文言文方面可以在課下多訓練訓練。
期中考試走了,期末考試還會遠嗎?希望在期末考試之前抓緊時間訓練,讓語文成績再高一個檔次。
寫后小記:語文成績不是太理想,仔細分析了之后,很有收獲,希望我能按照自己說的去做,再努力一點,期末有個好成績!
高中周記 篇2
以前,我總認為愛是紙上談兵,是不可取的,但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更觸動了我的心。
在一個陰雨綿綿的天氣,雨的母親悠閑的在天街散步,唉!這個天氣本該在家里睡半天的,但是我抵擋不住宿的誘惑,想去書店。
我坐在公交車上思索這那本書在哪兒,看到哪兒了,就在這時一個差不多七旬的老人臉上有許多皺紋,看著那滿滿的車廂,車子也比較顛,我本打算讓位,但我的腳堅決不肯,正當我猶豫不決時,一個儀態端莊胸前系著一天紅領巾的.小學生扶著老奶奶坐在自己的座位,此時,胸前那鮮紅的紅領巾更顯出一個小學生的品德,也讓我感到羞愧。
我頓時感到很懊悔,可真是“鍋中熟蟹披大紅”,我恨不得找個洞鉆進去,有時候一些小事情也無不透出那至真至誠的愛。
陳壽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愛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我站起來,把座位讓給那個小弟弟,他很有禮貌的說了聲謝謝,大家投來贊揚的目光。
我下車了,雖以隔許久,到還是記憶憂新。因為他給我了一個深可的啟示。
生活不能讓愛完美,但愛能讓生活更完美!
高中周記 篇3
好奇心
“你爸昨晚看一夜的足球。”一大早媽媽就神秘地對我說。
“咦,老爸是從來不對足球正眼相看,這回怎么??”正思忖著,看到爸爸拖著疲憊的身體“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樓。
“爸,昨晚的比賽怎么樣,精彩不?”我打趣地問道。
先是一愣,然后勉強地笑道:“還行,進好幾個球呢!”
“是哪兩個隊啊?最后哪個隊贏?”我追問道。
“好像是??”爸爸顯得有些尷尬。“不和你聊,我去上班。”說著急匆匆地出門。
這其中一定有什么玄機,我向媽媽打聽,她只是一味地苦笑。沒辦法,只好自己去捉摸,去“偵察”,誰叫我好奇心強呢!
那天晚上,爸媽一進房間,我便悄悄溜到門口,期待著答案的揭曉。
“你今晚就別去客廳看電視,好好睡一覺吧!你都幾天沒合眼。”媽媽嘮叨著,我顯得有些激動,已經進入正題,我暗暗想著,耳朵貼得更近。
“沒事,我到公司躺一會兒,等孩子高考過,我再好好睡一覺。”爸爸不慌不忙地說道。
“咦,這和我高考有什么關系啊?”我更加好奇,恨不得從門縫鉆進去,不行,要沉住氣,不得半途而廢。
很快,爸爸又開口:“你也知道我那鼾聲,連你都受不,更不要提孩子,雖然隔著一道墻,但肯定還是影響他的,這段時間他的睡眠一定要有保證啊!”
我震驚,所有的好奇全都消失,有的只是滿臉的淚水,的確,爸爸的鼾聲震耳欲聾,可我早已經習慣。正發著呆,聽到腳步聲,我慌忙沖進我的房間。
很快,電視被打開。依舊是吵鬧的吹呼聲,不過很快就歸于平靜,我擦干淚水,消失的好奇心又油然而生,我悄悄地推開房門,看見爸爸斜躺在沙發上,屋里彌漫著濃濃的咖啡味。
“你怎么還沒睡啊?”爸爸看到我,語氣中有責備,然而更多的是關心。
我沒有回答,只是盯著電視屏幕,依舊是足球賽,依舊是活蹦亂跳的身影,只是沒有聲音,屏幕下方顯示著音量:0。
“快去睡吧,現在已經很晚。”爸爸催促著我。
“您也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工作呢。”我抑制著眼中的淚水。
沒有好奇心,帶著滿心的感動,我挪動著腳步。
回頭看一眼屏幕,看著那無聲的畫面,我感受到爸爸給我無聲的愛!
高中周記 篇4
在青春的日記本里,誰沒有寫過傷痛,只是誰也不愿意拿來回憶,因為每一次的翻閱都會看到尚未痊愈的疤痕,它提醒著我們,那悲傷和痛苦。我們可以選擇原諒,但卻無法視而不見……
——題記
青春,是一本晦澀的日記,時間是它的載體,文字是它的主導,那紫色的薰衣草亦是它的真諦。我們總是在時間的漩渦里打轉,來來去去,看著它在指縫溜走。我們經歷了悲歡離合,淺嘗了酸甜苦辣,翻閱了喜怒哀樂,低唱著青春散場的筵席,最后只能抱著曾經隨筆的日記,拼命在腦海拼湊破碎的回憶,拼命在腦海尋找那些模糊的背影,自欺欺人的想著那些人、那些事都還不算曾經……
友誼,是白色的,它在我們最失落、最傷心、最無助的時候,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漸漸地我們開始全心全意地依靠著它。累了,痛了,倦了,困了,有人與我們一起扛。其實,真正的朋友,不是一輩子不吵架,而是吵了還能一輩子。但是,我們卻無法給予全身心的信任,總是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這份友誼,害怕有一天,這唯一的依賴也會消散。就這樣,無法感悟到友誼的真諦,一直小心翼翼,漸漸地我們累了,開始尋找最初的依靠,才發現,那份溫暖,早已在我們的無知中漸漸變冷……我們哭了,又是一個人蜷縮在角落里,埋頭哭泣,一次又一次。后來我們學會假裝堅強,學會故作瀟灑,學會用微笑掩藏自己的脆弱。抬頭看向藍天,不讓眼淚奪眶而出,強迫自己忽略心痛的感覺,任由心在流血。我們開始把自己封閉起來,收起真心,戴上面具,只是因為害怕再一次心痛,害怕再一次受傷……
或許戴上面具后會錯過,但至少不會太受傷,我們自欺欺人地想著……
我們終究是膽小的,害怕失去,害怕受傷,害怕分別。
時光流轉,青春散場,繁花落盡……
高中周記 篇5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每當我感到自己又懶惰了時,我都會想到《孟子》這一課里的警句,我不想死,只想生,這讓我時刻堤防著自己在生活中陷入安樂。
我們的青春是寶貴的,也是稍縱即逝的。在擁有青春的日子里,如果把青春都揮灑在安樂之中,那我們等到老了,又做些什么好呢?我以為現在就應該做我們現在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學習,比如奮斗,這樣我們才可以在老了之后安心養老。如果我們現在著急著去做老了也可以做的事情,那我們的現在又將丟往哪里呢?總得有人去做這些現在可以做的事情,也總得有人去做老了之后可以做的事情,現在的我,正年輕,那就要去學習,去奮斗。
這一周是我跟著我的哥哥姐姐一起去做田野調查的一周。本來身為大學生的他們是不想帶著我這個拖油瓶去的,但我的一個姐姐想到她也有像我這么大就開始做田野調查的同學,于是她極力推薦我一起來到了他們做田野調查的地方,讓我也感受一下,他們的調查工作。不去不知道,一去才知道,他們的田野調查跟我想象的“旅行”有著極大的區別,我雖然沒有實際進行調查,但在他們旁邊看著他們進行調查,我就知道做田野調查不是那么好玩的事情,我卻也在這充滿挑戰的調查中,開始了對他們的深入了解。
他們去哪兒,我就跟到哪兒,他們如果需要幫手時,我趕快頂上,雖然沒有像其他做田野調查的哥哥姐姐那樣厲害,但好歹我也短暫成為過田野調查的好助手吧!這次的經歷讓我更加覺出了青春的歲月,就應該去奮斗,去學習,去做那些對社會有用的事情,來幫助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從田野調查回來后,我把調查那幾天的行程以及工作,做了一個整理,這一整理讓我更加肯定自己的青春得花在哪里了!如果再把自己大好的青春放在懶惰、拖延中,那未來青春逝去時,我一定會感到無比后悔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得時刻謹記這句話,并努力踐行這句話,直到我的青春在自己奮斗中牢牢轉換成自己未來回想起來的寶藏。
如果再有機會跟著哥哥姐姐們去田野調查,我一定爭取主動當一個合格的調查者,為他們的調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中周記 篇6
春節前幾天,媽媽稱來幾斤肉,要爸爸晚上炸些肉丸,過年湊樣菜。晚上吃過飯,爸爸把鍋里剩下的飯,用八、九支筷子猛搗一氣。過了十來分鐘,飯團子變成飯渣子。他又將肉細心切成肉片,再跺成肉末。最后,把肉末、飯渣同放在一個臉盆里,洗凈手,大把大把超拌均勻。而后,放些生粉、味精、精鹽、醬油,切碎的姜、蔥,再打散五個雞蛋,把蛋汁也放進去,慢慢攪和。
拌到一定程度,爸爸倒了半鍋香油。幾分鐘一過,鍋內頓時沸騰起來,油星飛濺。爸爸右手從盆里抓了一把肉末,用力握一下,一個乒乓球般大的團兒便從拇指和食指的圈里冒出,跳入鍋里“洗澡”。
過了片刻,鍋內擠滿了肉丸。它們歡快地你撞我,我碰你,漸漸由灰白色變成金黃色;再炸幾分鐘,就可以用勺子舀上來,放進竹籃里瀝著,以后吃時再放鍋里熱一下。
此時此刻,我被香味誘惑,偷偷從籃內捏了一個肉丸,肉丸立刻爆裂開來。我趕緊虛張聲勢:“爸爸,這個肉丸壞了!”他一看,就皺著眉頭說:“把它炸透了,賞給你吃。”
“陰謀”得逞,我欣喜萬分。一會兒,爸爸把重炸的丸子撈給我吃。我小心地拈起放嘴里一咬,焦黃酥脆,香嫩無比。
炸了一個多小時,五百多個肉丸誕生了。籃子堆不下,又找來個大篩子盛放。看著小山似的圓滾滾的肉丸子,我咽了咽口水,想:明天我非得吃個痛快不可。
高中周記 篇7
以下是我在散步時所看到得,這些生活片段或許可以讓我們想起一些事……
這是一個小廣場,四周被高樓圍著,廣場中有幾件運動器材和一套石桌,晚飯后總有兩三個人會到這來鍛煉。一切都很寧靜。
這時,一對母子也來了。值得一提得是,他們是貓,一大一小,全身雪白但又帶有幾分土色,大得帶著小得悄聲無息地來到這個廣場上,轉悠幾圈后,在一個有太陽斑駁得空地上停了下來,大得橫躺著,小得則偎依在大得懷中——沒錯,她在喂奶。
貓母親或許是太累了吧,躺在地上閉著眼睛,但人世得險惡卻逼迫她得耳朵不時地左右擺動。小貓呢,或許太餓了吧,誰又知道她們這幾天是怎么過來得。只有被人遺棄得寵物才會自己出來覓食,也只有被人遺棄得寵物才有獨自在鋼筋混領土叢林中生存下來得智慧和勇氣……
每當有人從她們身旁經過時,貓母親就會發出警告:“喵…喵…”聲音很低,很疲勞得樣子,卻依舊沒有失去貓叫得柔和。當然,其中也有警示得成分。一位大學生經過發現了她們,故意嚇唬了一下,母子們便被迫躲進了草叢中,一切歸于平靜后才出來……
黑夜正在悄然臨近……
又過了不久,一輛出租車在一旁戛然而止,車上立馬下來一個30來歲得女人。一下車,立馬拿起手機:“喂?!爸!你們在哪?!我已經到了,怎么沒看見你們?!”高跟鞋所發出了得“噠!噠!噠!”得聲音似乎不怎么把那無力得祈求看在眼里。最后,那個女人帶著一家揚長而去,一家人團聚了,可還有一家“人”沒有團圓啊……就連“人”在哪也不知道……
當時間平息一切后,正在小憩得貓媽媽突然睜開眼驚恐地望著四周,又做噩夢了吧,上帝在休息時也不忘折磨這對母子。為了生存,一切都為了生存,今天結束了,明天呢?
后記:這是我初中得作文,文中全部是真實故事,我坐在那石凳上看了那對母子30多分鐘,那雙驚恐得雙眼盯著我(因為那時周圍只有我這個生物了)我便在無盡感慨和深深地自責中離開——我,對于她們來說也是一個威脅吧……我能做得,只能祈禱……或許一切都是自作多情。寫這隨筆時我曾“糾結”于該怎么寫,感想實在太多了。最終我決定采用“白描”即敘述完即了事,不多加太多評論。貌似這樣取得了一些出乎我意料得效果……
高中周記 篇8
天高云淡,一個晴朗的日子,學校組織我們爬山。聽到這個消息,大家一蹦三尺高!
我們說說笑笑,欣賞著路邊的風景,不知不覺到了山腳下。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大隊人馬歡呼著向山頂進發。
我和幾個同學在一起,一邊爬山一邊聊天。爬了一會兒,我就覺得有些口渴,“小博,你渴嗎?”我問身旁的伙伴,他點了點頭。于是,我們停住腳,拿出各自的水壺喝了幾口。然后擦了擦嘴,又繼續爬。
太陽開始散發它的熱力,高高地掛在天上的太陽公公,仿佛高高在上地俯視著我們,發出不屑的笑聲,預想我們即將被它打敗。我們再無心欣賞風景了。我能感到汗順著脖子流下來,腳步也開始變得沉重起來。再看身邊的同學,他們也在拿衣袖擦汗,還大口喘著氣。不知誰喊了一句,“真熱呀!歇會兒吧!”立刻受到大家的響應,同學們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有的相依偎著扇風。我大口大口地喝著水,幾口就把水壺喝了個底兒朝天。大家似乎都是口干舌燥得受不了了,不一會兒,十幾個人的水壺都告罄了。搖了搖自己的水壺,我正想向同學們要點水再澆一澆我那“干旱”的嗓子,卻發現他們也拿著空空的水壺在四處尋找“水源”。這時,不遠處漸漸走來一個人,是我們班李麗。因為她平時很少和同學講話,這次爬山也落了單。只見她一個人悶著頭慢慢向上爬,我心里嘀咕:為什么她不喝水,她不渴嗎?我心里的問號一個個往外冒……
休息一會兒,我們又向上進發。快到山頂了,大家累得紛紛坐在地上直喘粗氣。我環顧四周,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真想找點兒水喝。突然,李麗喊:“誰想喝水?”大家紛紛跑過去要水,李麗默默地把水分給了我們。一會兒,她的水瓶也空空的了。這時,我才明白,她不喝水是因為她想到最后爬到山頂時,把水分給大家啊!大家喝著水,說:“還好有她,這水真是及時呀!”我也覺得這水分外的甜。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但是每每想起,依然讓我很感動,仿佛口里還有那甜甜的礦泉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