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記高中范文錦集六篇
關于周記高中范文錦集六篇
時間一溜煙兒的走了,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了,我們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讓我們通過周記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周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周記高中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記高中 篇1
元宵節早已離我而去,但元宵節的那個故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那盞蘿卜燈我也保存起來了。
那天,我和爸爸特意買了幾個又粗又長的蘿卜,用水洗干凈,未等涼干,就迫不及待地制作起蘿卜燈來:用小刀把蘿卜切好、挖空,用鐵絲拴好系在一根筷子上,倒入食用油并放入一條棉線作燈芯。這 樣,一個青凌凌的蘿卜燈做成了。我得意洋洋地挑著蘿卜燈滿屋子里跑著玩,并央求媽媽為我點著。“那有大白天打燈的?先別急,等天黑了再點。”媽媽說著把燈奪了過去。
我盼啊盼啊,天總算盼黑了,我心花怒放地挑著蘿卜燈跑下樓去。
大街上,有的挑著動物電池燈,有的挑著布做的電子燈,有的挑著會唱歌的音樂燈……只有我的燈是個老古董,是個地地道道的手工燈,是爸媽小時候玩的那種手工燈。聽他們講,以前每家的孩子都很 多,生活很困難,沒錢買燈,孩子們就用蘿卜、白菜根自己制作他們心目中的元宵燈。元宵節的晚上,他們捧著自己心愛的元宵燈,擁上大街去展示,比比誰做的燈最漂亮。
今天,那種老式的煤油燈、蠟燭燈被多種多樣的電子燈、電池燈、音樂燈所代替,我這樣的蘿卜燈更是無影無蹤了。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幸福年代,更慶幸自己處于好奇玩了回蘿卜燈,并為爸媽找回兒時的記憶,使我也從中受到了教育。
啊,元宵節,快樂而難忘的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有賞花燈、舞龍、舞獅子、吃湯圓等習俗。這天,我跟著家人一起去下小溪看龍。我、爸爸、表嫂和哥哥姐姐來到了一個大市場,只見這 兒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的踮著腳,一副急不可待的樣子;有的象猴子偷桃似的,手搭涼棚,左顧右盼;有的談笑風生,好不熱鬧啊!龍還沒來,爸爸便跟我說:“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 ,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節,而它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是燈節……”說著,天空綻開了一朵朵“花”,給這灰暗的天空添加了幾分姿色。這“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綠 的、有藍的、有紫的,五顏六色,彌補了下雨的不足,美麗極了。
龍來了!龍頭如三層樓房那么高,五、六米那么寬,博得一陣陣歡呼。龍身一彎一彎的,每一彎都象一座橋似的,變幻著顏色。紅的、 黃的、藍的……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龍尾繞了幾個彎,在最后哪里掛上了幾串小燈,做工可精致了。這龍很長,有一百八十多節,一眼望不到頭,如同一條長廊。它很美,它要是人,只能用如花 似玉來形容。最有趣的要數團龍了。一會兒龍頭被圍,一會兒龍尾被困;一會兒排成兩豎,一會兒筆直一豎;一會兒團成圓圈,一會兒變成迷宮……真是喜過元宵喜看龍!
周記高中 篇2
晃晃悠悠、磕磕絆絆,我的初中時代已成成長路上一道走過的美麗風景。
當我走出考場的那一刻,看著熟悉的臉龐,或懊喪,或喜悅,或深沉,或平靜……
當我拿到高中通知書時,心里感嘆良久。最熟悉的同學就這樣各奔東西了,但我想這只是人生的另一個新的起點。
捧起一杯熱茶,眼神迷離地看向天邊,任由思緒飛向遠方,漫想我的高中生活……
高中是一個完美的地方,那里有親切和藹的教師,有團結友愛的同學。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會有許多可愛的同學,有一生中最好的閨蜜,大家在一齊瘋,一齊在最厭惡的教師背后說他的不是,這只但是是在發泄他的嚴厲;也許班里有幾個調皮鬼時常在教師上課時,提一些不知所云的問題,雖然打擾了教師的課,但也給枯燥的課堂帶來了一絲生氣;雖然我是寄宿生,要遠離溫暖的家,但是我會遇到最要好的室友,在我開心的時候會壞壞地“敲詐”我要好吃的,也會在我悲傷地時候,“惡狠狠”地抽出紙巾用力地在我臉上胡亂地擦幾把,也會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悄悄地拉我一把。
我想在高中時,我會加倍努力的學習,我會認真的完成學業,我會好好的與同學相處。
在家里,我是全家人的寶貝,可此刻我要學會獨立,以前我不會洗衣服,此刻我務必洗衣服;以前我不會好好的疊被子,此刻我會好好疊被子;以前我從來不會打掃衛生,此刻我務必學會打掃衛生。
這就是我想象中的高中生活,一次充滿辛酸、歡快、難忘的生活經歷。
是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的經歷,我想說“高中,我來了!”
思緒在裊裊地白霧中漸漸被拉了回來,但是我的心里的漫想還未結束,也期望它永遠不會結束。
周記高中 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按以前的習俗吃月餅,賞月,看中秋晚會,而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年,我,奶奶,表弟,小姨決定不回老家過節,因為這離老家有點兒遠,只能打個電話回去問候親人。在中秋節那天我們在新家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我們一邊津津有味的吃著飯,一邊看著中秋晚會,這次的中秋晚會真是讓我大吃一驚,舞臺上竟然有中國好聲音里面的學員。
突然我姑姑來了,然而更讓我大吃一驚的是,今天是她的生日。今年的中秋節怎么有這么多讓我意想不到的事呢!
吃完晚飯了,姑姑從她包里拿出了很多好吃的,都是我愛吃的。奶奶說:“今天是中秋節,是團圓之日,又是你姑姑的生日,雖然我們家人沒有團圓,但是熱鬧的氣氛要表現出來,不如去買個鞭炮放放吧!”我和表弟異口同聲的說:“好,慶祝慶祝嘛,這下就有了過節的氣氛。”
表弟這個小機靈鬼去把鞭炮買回來了。鞭炮那是一個“響”,把隔壁鄰居家呼呼大睡的嬰兒,吵得哇哇大哭。
過后,我去蛋糕店買了一個月餅式的蛋糕。
晚上,我們把月餅和一些零食都放在了陽臺上,圍在桌子旁,聽奶奶講著嫦娥奔月的故事,動人的故事讓我對月亮產生了無比的好奇,不知,月宮里的嫦娥,是否也在看著我們,想著重回人類世界?
吃著香甜的月餅,賞著醉人的圓月,想著誘人的傳說,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今年的中秋節比往年好,今天的月亮比往年更圓。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啊!
周記高中 篇4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歌使我明白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和友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為擺脫它,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生命的真諦。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從我們的心靈里的一種認同。
“感恩”是一種欽佩。這種欽佩應該是從我們血管里噴涌出的一種欽佩。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蕩世間一切塵埃。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從我們第一聲嘹亮的哭聲起,我們要感謝的人就一個一個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出現,我們要感謝為我們付出的所有過客。
我們要感謝父母一路走來的扶持,我們要感謝朋友一路陪伴我們走過風風雨雨,我們要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正因為我們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所以我們應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們所有人。不管是失去還是擁有……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還有精心培養我們的老師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你周圍所有的人,感恩傷害你的人,是他們,磨練你的意志。感恩鼓勵你的人,是他們,讓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識的人,是他們,照亮你前進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們,讓你豐衣足食。感恩幫助你的人,是他們,給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們,激發你的自尊。
學會感恩,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會讓我們的`心胸更加寬廣,會讓我們心無旁騖地享受生活!
周記高中 篇5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和媽媽座在蘿卜戶外的大巴車上。媽媽說:“今天我們要爬昆俞山山脈的三瓣石,山峰海拔540米,在山頂有三塊大石頭,我們要從中間穿越而過。”聽媽媽說完我心理很是期待,那應是很刺激的場景。
經過一小時三十分鐘時,我們來到昆俞山的山腳下,下了車我碰到一位和我一樣大的學生,我們成為了好伙伴。因為長的胖,登山的步伐不快,但我的伙伴愿意等我一起走。天空突然飄起了細細的雨絲,但是雨水沒有阻止我們前進的腳步,我們互相幫助,你拉我一把,我拉你一把。踩倒雜草與阻止我們前行的樹枝。我的手都被劃破了,但我也沒喊疼。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終于到達了山頂。看到了那三塊巨石交叉疊放在一起,中間只留下兩個人寬的可以通過的洞口,我們的領隊叔叔先登了上去,然后把后面的隊員一個一個的拉了上來,接著再從洞口穿過。等所有隊員都通過后也到了中午,大家找了一個平地,席地而座,開始吃我們從家里帶來的美食。
吃完午飯大家休息了一會,開始下山。我一看,這不是我們上山的路,而是我們又一次的探險之路。帶路的叔叔用砍刀砍斷樹枝與藤蔓,開闊道路為我們通行,中間和后面都有保護我們的叔叔們。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終于下山了。
我和我的好伙伴抱在一起,慶祝我們的勝利。坐在回家的大客車上,我不禁在想,不管有什么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團結堅持不懈,就可以戰勝一切。
周記高中 篇6
感謝他們給了我生命,感謝他們一直陪伴我。如果有人問我,親情是什么?我會肯定的說:親情是爸爸媽媽對我的愛,親情是來自于彼此的付出。小時候的我,從剛剛會咿咿呀呀的說話時,就認定了他們是我一生中最依賴的,是陪伴我成長最重要的角色。因為有了他們,我的童年是彩色的美好的。記得被爸爸第一次帶進了學校,我知道那標志著我的學習生涯正式開始。那時的我因為年齡小,冬天的棉衣棉褲還不會穿。每天清晨必定是被爸爸那溫柔的話語叫醒,就好像定的準時鬧鐘一樣:“可可,起床了,快點兒,媽媽已經把飯做好了,再不起床就要遲到了。”“嗯。哦。好。”我睡眼惺忪地說。緊接著摟著被子呼呼大睡。“快點啊,六點二十分了。”聽到這話,眼睛猛地睜開,一下子躍起,等待著老爸一層一層地往我身上套。
這樣的日子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直到有一天,直到有一天陳爸爸沒來為我穿衣之前,就把衣服穿好了。這時候便會得到老爸一聲夸獎。“呦呵,可以嘛,自己可以獨立了。然后露出欣慰的笑容。媽媽的角色在家是一位廚師,一位專門為我扎馬尾的發型師。早晨吃過可口的飯菜后,老老實實的坐在小板凳上等待著媽媽魔法師般的手掌為我扎起高高的馬尾。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松懈管理,成績一直不理想。
初中時的我,終于明白要努力了,在老爸的一暑假工作思想下我扭轉里學習態度。開學時,第一次被迫離開了家,過上了住宿生活。雖然一星期回一家,可還是覺得每天很想念他們。慢慢的我熟悉了初中生活,漸漸的離開了他們的庇護。我開始更加獨立,更加堅強,但也變得叛逆起來。開始覺得他們說的都是錯的,開始頂嘴。學會一聲不吭的摔門而走。記得臨近中考,突然喉嚨發炎,狀態一直不好,爸爸得知這件事二話沒說趕到學校,見到老爸,心里的壓力隨著淚水一下子釋放了出來。現在我只記得老爸當時說了一句話:“閨女,沒關系的,這一點小困難怕什么,有我在你后方做堅強的后盾。"是啊,親情就是這樣,在你最需要它的時候悄無聲息的出現,給你做最強大的精神支柱。有親情的地方,有愛的地方永遠是我們逼瘋的港灣。
小時候的我總以為他們是萬能的,現在卻無意間發現他們的頭發上多了另一種色彩,才知道爸爸媽媽他們也會老。我已決定把親情當做我最堅強的后盾,促使我努力奮斗。媽媽多了幾句嘮叨,爸爸多了幾句叮囑,而我也學會了聆聽。因為只有他們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著對我們最無限的愛。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奮斗,換取他們欣慰的笑容。
親情是什么?它讓我們知道什么是幸福,它讓我們有了奮斗的理由,它讓我們在黑暗中不在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