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了解對方很少的句子
【第1句】: 形容人少的句子
形容人少的詩句:曹操《篙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悲青坂》“山雪河冰野蕭瑟 ,青是烽煙白是骨”、題西林壁: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馀鐘磬音。
錢鐘書在《談藝錄》的序言中說,想到杜甫那句「我生無根蒂,配爾亦茫茫」,每為感愴。杜甫初建草堂之時,曾借了四株小松栽于堂前。后來屢經離亂,攜妻子回到成都,雖春草滿空堂,四棵松樹卻相鄰而立,用杜甫的話說,即便是死后送終作棺木也足夠了。
而錢鐘書生前與杜甫有過一般的經歷,四海飄零,于烽煙中著書,如《赴鄂道中》寫道:「路滑霜濃喚起前,老來離緒尚纏綿。別般滋味分明是,舊夢勾回二十年」,何嘗不也是生無根蒂之人?杜甫有四松為師為友,錢鐘書有楊絳為妻為友,時代離亂,即使是這樣有學識品格的人,到底也免不了有茫茫無著落之感。
白居易的詩,簡單平常的句子。但是現在年關將近,在我這個游子眼中看來,這樣的詩觸動的記憶和情緒未免太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小時候在鄉下,深夜寂寥無人的場景,我小時候是這樣的。那時候家家戶戶的燈火,全都是昏黃而微弱。
【第2句】: 形容知己少的語句
交友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唐·李賀)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幾人?(唐·白居易)
[唐]賈島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席間詠琴客
[唐]崔玨
七條弦上五音寒,
此藝知音自古難.
唯有河南房次律,
始終憐得董庭蘭.
旅中懷孫路
[唐]貫休
暮塵微雨收,蟬急楚鄉秋.
一片月出海,幾家人上樓.
砌香殘果落,汀草宿煙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頭.
知音者誠希
[唐]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長安書懷呈知己
[唐]項斯
江湖歸不易,京邑計長貧.
獨夜有知己,論心無故人.
一燈愁里夢,九陌病中春.
為問清平日,無門致出身.
鐘子期必得之. 終身不復鼓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伯牙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 魯迅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