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合集9篇
【推薦】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1
大家好,我是變色玻璃,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嗎?不知道了吧,那就由我來告訴你吧。
你們可能有過這樣的'感覺:因裝上了普通玻璃而由于陽光太強烈刺得你睜不開眼睛;或因為玻璃透光而讓別人看見了自己的隱私。
現在好了,變色玻璃來了,包你一切困難都煙消云散。但是,可能有人會說,這樣我們做作業時,會不會看不見陽光呢?當然不會!我能對陽光起反射作用,建筑物裝上這種玻璃,從室內看室外很清楚,而從室外看室內卻什么也看不見。我還會隨著陽光的強弱而改變顏色的深淺,調節室內的光線,因此,我有一個好聽的小名——自動窗簾。
由于廠家生產數量有限,需求者眾多,請快快搶購吧!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2
在我家的附近有一個很大的公園,公園里的景色一年四季各不相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冬天的公園吧!
今年冬天比往年要熱。于是,比較耐寒的茶梅就在公園的一個僻靜之處悄悄地開花了。花朵紅得像火一樣,非常引人注意。一朵花有五、六片花瓣,團團圍住中間淡黃色的花蕊,就像眾星捧月似的。
與此同時,一種與茶梅相似的花也含苞待放了。那就是茶花。茶花的花苞又大又硬,現在還是綠色的,嬌嫩的花朵層層地被花托包裹住。而有的花苞已經被花蕾頂破了,露出可愛的粉紅色,好似羞澀的小姑娘,又像調皮的小女孩和我們捉迷藏。
說到公園里含苞的花朵,就不能不提到迎春花。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但在冬天就已經孕育了小小的、尖尖的花苞。花苞比螞蟻還小,很難被發現。這些花苞兒生機勃勃的,似乎只等一陣春風,就會全部綻開笑臉。
我們這里的公園里最美麗的.要數梅花了。梅和松、竹被譽為“歲寒三友”,又和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確實有它獨特之處。公園里的梅花是漂亮的金黃色,從遠處望去,像是許多蝴蝶停在樹上,又像無數繁星點綴枝頭,不經意間,一縷淡淡的清香鉆進你的鼻腔,會讓你心曠神怡。
今年的冬天沒有白雪皚皚,卻如春天般溫暖美麗,這不是冬天里的春天嗎?我愛你,溫暖的冬天!我期待你,美麗的春天!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3
大家好,我是大樹,我們的作用很多,我們就說說吧!
我們可以吸入二氧化碳,呼出空氣,如果沒有我們,人類不可能存活;我們還可以凈化空氣,有廢煙我可以消滅;我們還可以擋住災難,比如:沙塵暴等。
我們種類很多,有樟樹、松樹、楓樹等。但是,由于人類的`砍伐,我們急劇減少,有的被做成門、梯子、桌子、椅子,我們大聲呼喊:“救救我們!不要再殺我們了,再說,殺了我你也好不到那里去。”
保護自己,保護家園,保護地球!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4
關于中年級階段的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作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剛剛從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接觸到寫一篇完整的作文,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高的階梯,如何安全順利的度過這個階梯,對中年級的語文老師來說也是一個難題。
選擇蘇教版四年級上學期第四單元習作四來教學,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蘇教版里唯一的一次片段作文教學。而片段作文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也是我覺得中年級作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中年級的學生,從直觀的看圖寫話,到中年級靠自己平時生活積累來寫文章有很大的不同,低年級只要求把圖說清楚,而上了中年級,不僅要把事情說清楚,還要通順,甚至有文采。這對他們來說有相當大的困難,而作文片段教學是一個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先由老師指導、引導學生寫好一個片段,從細節,從段落整體出發,先把一個片段寫好,然后再引導學生把寫好的片段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結構整合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一個腳印,從小到大,完成作文。
所以,在我面對中年級階段唯一一篇片段作文的時候,我先從引導學生的興趣開始,講解分析象聲詞,并且給一些象聲詞作為學生們的生活積累(因為在第一次試教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們在這方面的積累是很少的),然后利用視頻或者音像資料將學生們引入情境,再出示例文,接著讓他們自己練筆,到最后的點評。整個過程的設置難度不到,但是整體高度和我們平時教學中的高度一樣,甚至出現了很多比平時寫的要好的文章,不僅達到了最初的設想,還高出了最初的設想。仔細想來,最終原因在于,課程的設置為步步上升,就像心理學家做的那個實驗一樣。給猴子的香蕉掛的太高,它跳起來兩次都沒有夠到,它就不會再跳,而當香蕉放在它跳跳就能夠到的地方,他因為經常跳躍,于是跳躍能力就越來越高。
通過對本習作的教學,讓我領悟到了片段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能因為考試的時候考的是整篇作文就忽略片段作文的教學,而應該從片段作文抓起,一點一點學習和進步,從而學會寫完成的作文。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5
今天,陽光燦爛,微風習習,非常適合劃船。我和爸爸來到后湖公園劃船。我們選擇了一輛比較小的手劃船。我很興奮,三步并作兩步地跳上了船,開始了劃船的歷程。
湖面很平靜,越往北越窄。我拿起槳,緊緊地把住,迅速地劃了起來。由于我和爸爸沒有協調一致,所以船在湖面直打轉,后來才知道左邊的人劃船就往右轉,右邊的人劃船就往左轉。我們知道了劃船的竅門,就協調有致的往湖中心劃去。
“看,那里有幾只鴨仔正在游泳呢!”我禁不住的大聲喊起來。我們加緊劃了過去,那些鴨子的身子是黑白相間的',嘴巴是棕色的,它們看見了我們這些不速之客,有的鉆進水底,忽然又從遠處蹦了出來;有的使出它們的絕技--蜻蜓點水,扇動著翅膀,把腳露出水面,用腳趾頭站在水面上,快速的跑向遠方,使平靜的水面微微泛起幾道波紋,真是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時間在快樂中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劃船規定的時間到了,我們劃向岸邊上了岸,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我真喜歡劃船呀!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6
在某個城市的郊外,住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苗族老奶奶,老奶奶的子女都到遠方的縣城工作了,很少回家。
老奶奶只好和她的老伴相依為命,但不幸的是老奶奶的老伴前段時間也去世了。只剩下老奶奶一個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著。 一個叫小紅的漢族小姑娘是老奶奶的鄰居。小紅每次看見老奶奶拐著拐杖作家務活的辛苦樣子時,都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同情之心。她決定去幫助老奶奶做家務活。有一天,小紅看見老奶奶,一只手拐著拐杖,另一只手拿著洗衣服的棒子,艱難的在洗衣服。小紅跑到老奶奶的面前,親熱的對老奶奶說:“奶奶,讓我來幫您洗吧,您到一旁歇歇吧!”
老奶奶一聽連忙把手搖了搖說:“小紅,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來。”但小紅堅定的說:“不要緊的,我長大了嗎,幫您作家務活是應該的嗎。”老奶奶聽了,沒辦法,只好讓小紅做。于是小紅又是搓,又是打,一件件臟兮兮的衣服,被小紅洗過像是剛買來一樣干凈。小紅干完了活,剛準備走。卻被老奶奶抱住了,老奶奶那張熱乎乎的臉緊貼著小紅,嘴里還說:“小紅你真棒!”小紅害羞的說:“沒什么,沒什么。” 從此,小紅經常在生活上幫助老奶奶。雖然小紅和老奶奶不是親人,但她們的愛卻比親人還深。故事發生在十一年前的一天。那天,北風呼嘯,隆冬來臨,一個姓周的苗族老人的隔壁搬來一家三口(父親、母親、女兒),故事就發生在苗族老人和新鄰居小女孩的身上。 苗族老人七十歲,樣子十分和藹可親,滿臉的皺紋顯得更加和善。漢族小女孩一歲,她的家并不寬裕,母親體弱多病,全家的生活就靠腿腳不便的父親打工來維持,因此她們家經常有了上頓沒了下頓,餓得小女孩整天“哇哇”亂哭。
苗族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來救濟她們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不覺中,那個小女孩已長成十二歲的小姑娘了,那個孤寡老人也漸漸體弱多病,感到力不從心,生活都不能自理。小姑娘看到此情此景,心里默默想:周奶奶腿腳不便,身體又不好,我應該幫幫她呀!何況她以前還幫助過我們家呢!于是,小姑娘就經常抽空去幫周奶奶干活。有一天,烈日當空,小姑娘趁周奶奶外出時,到河邊去洗衣服了,她邊洗邊擦臉,那烏黑的`頭發上閃著亮晶晶的水珠,紅潤的臉像一個紅蘋果。過了一會,天空漸漸黑了下來,小姑娘拿著洗好的衣服回去,看見周奶奶正坐在家門口等她,面帶著微笑,一把將小姑娘摟進自己的懷抱中,說:“謝謝你,小姑娘,這段時間多虧你們照顧。”“不,您老了,這些事就由我來幫您吧,再說我們是這么多年的鄰居,何必那么客氣呢!”小姑娘說。
雖然她們并非親人,但比親人更親。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像漢族小姑娘、苗族老奶奶這樣的人,她們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這使我深深體會到:人間處處是真情,給予他人不需要理由,幫助他人更是十分快樂的一件事。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7
1. 主題嚴肅思想高尚進取心較強。
2. 中心不夠明確立意不夠清晰。
3. 主題含混晦澀文意渺茫含糊寫作目的不清。
4. 雖有中心主題但表達不夠充分有力言而不實空而無力。
5. 主題不夠嚴肅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6. 情節波折性較強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7. 情節變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8. 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9. 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10. 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11. 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12. 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13. 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14. 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15.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6.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雖然選擇了生活中具有一定敘寫價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徹挖掘不深事件潛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體現。
17. 選材平淡無奇過于老舊粗俗簡單幼稚不具新意難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時代性真實性。
18. 未能通過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運用還不夠嫻熟。
19. 對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畫只是選取了某一狹窄的題材片面地顯現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20.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8
畫畫要用筆墨。可是有一種美術作品,不用水彩,不用筆墨,照樣能制作出精美的圖畫來呢。是什么呢?你猜對啦,那就是剪紙。靈巧的剪刀,薄薄的紙片,想象力讓你手里的圖像插上翅膀,不一會兒,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就誕生在手中了。
美術老師曾教過我們剪紙。只見他站在講臺上,迅速地將面前的那張紙折疊起來。剪子在我和同學們面前飛閃……不一會兒,老師像魔術師一樣把剪好的東西放在手掌里,兩手一合:“你們猜,是什么?”
“花?”
“猴子?”
……
美術老師哈哈大笑了起來,那笑聲里分明透著些許得意。他喊了聲:“一、二、三!”松開手,展開一層層紙張,“哇!”全班同學沸騰起來。原來,他剪出來的是一群小朋友在手牽手啊。老師手里的一排小人,露著微笑,牽著小手,栩栩如生,好像飛著向我們奔來似的。
就這樣,我也迷上了剪紙。我想剪一條魚。我將紙對折,在對折的右邊畫上半條魚,再在魚身上畫上半個花紋。你們肯定會問,為什么只畫半個而不是全部呢?別著急,讓我來告訴你,因為紙是對折的,一剪子下去,實際拉開就是一整張啦。揭曉了這個答案,我繼續做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一步,必須要剪得精,剪得巧,不出一點錯誤。如果剪破一點點,就會出現破洞,那可就前功盡棄啦。于是,我認認真真地剪完了半條魚。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層層拉開我的.杰作……我興高采烈地拿著我的作品給媽媽看。媽媽說:“喲,中午正缺一條魚呢,來,給我紅燒吧!”
漸漸地,我還學會了剪南瓜、剪銅錢……剪紙這門活,好多地方都用得上呢。結婚用的喜字,過年貼的窗花……這是中華文化中一門傳統手藝,可謂是方寸之間天地大啊!
我很喜歡剪紙,它很有趣,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
四年級上冊語文作文 篇9
媽媽從同事那兒帶回來幾條魚,放在在餐邊柜上一個圓形的魚缸里面養著。一條魚全身都是黑色的,長著白色的斑紋;有兩條小魚是灰色的;還有兩條魚全身都是好看的粉紅色。
我很喜歡這些可愛的`小魚。每天早晨,和它們打個招呼;每天晚上,和它們到個晚安。以至于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出神地望著它們。
可是有一天早晨,我邊吃飯,邊往小魚兒那望去,突然,我驚訝地發現,魚兒們長大了,尤其是那條黑色的魚兒變得非常大,幾乎沾滿了魚缸的三分之一。我奇怪地想:“這個條魚怎么長得這么快,變得這么大?”可是當我從魚缸上面看這條魚的時候,它們又變得和原來一樣小。
這個發現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我決心要一探究竟。
我立刻上網搜索,終于找到了答案。
圓形的魚缸可以近似看成凸透鏡,就是放大鏡效果了。圓形的魚缸和水形成了“凸透鏡”,魚游過時,相當于在一倍焦距以內,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u<f時,成立放大的虛像),人眼看到的是放大后的虛像。此外,平面觀察時看著舒服;圓形的、弧形的看久了眼睛會累的。
哦,原來是這樣的呀。
我急忙找來爸爸媽媽,把事情講給爸媽聽。媽媽瞪大了眼睛:“是嗎?我以前還沒發現這一點兒呢。”爸爸也連連稱贊我會觀察、會思考。
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只要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一定會把“?”變成“!”。